对于这本书阅读,我也略有耳闻,但仅是皮毛而已,但对于如何读,如何指导学生,读后怎样检测,仍是一无所知,带着心中的疑问。我来到了全国中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汇集了很多关于阅读教学的大咖。吴琳老师带来的导读课,看似普通话其实却蕴藏着深厚的阅读功底。
吴林老师从选书如何读,读后怎样做都一一详细讲解,特别是阅读方法,摒弃了传统的写读书笔记,而是换成了列图、制作人物卡片、画故事地图等各种新型的方法,这些方法灵活,吸引学生,而且贴近生活。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吴林老师真正的把语文和生活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之前我认为阅读就是看一本儿书,看完后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或者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现在我明白了,阅读并不是读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有方法,要有思考。整本儿书阅读不是放任逐流,而是要有引导,要有策略,阅读不仅是接收信息的行为,也是一种极其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活动。一个优秀的阅读者能够有意识的在阅读中使用一些策略,从而与文本进行互动,更深刻地去理解文本的内涵。
吴琳老师说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就是老师或家长也成为一个爱阅读的人。正如米勒老师说的,一个爱阅读的老师,必定会有一群爱阅读的孩子。很多孩子并不是不爱书,而是缺一位帮助他们开启阅读之门的人。之前的我总是散养着孩子读书,对于他们所读的书是一无所知,久而久之。孩子们就懒散了,因为他们知道老师不会读他们的书,检测时随便说几句就会过关。而吴林老师和米勒老师总会认真的去阅读每一本儿儿童读物,然后把他们推荐给孩子,这样的推荐更有说服力,更能吸引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