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了李开复的《向死而生》,书里面详细的记载了他从刚知道自己换上淋巴癌到后来开始积极的与死亡对抗,将近一年多的时间重获健康同时也明白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东西。
看这本书的时候,读到一些伤感的地方不止一次的拿起袖子抹了抹眼角的眼泪。
我记得有一个场景,李开复当得知自己时日不多时开始立遗嘱,我无法想象他当时的交代后事的心情。但必定是一边深陷在生命即将走到绝境的悲哀里,一边又极度理智而冷静地仔细思索身后事该怎么安排。
书里写到:“才写到第二份,就已重誊了几十次,真是痛苦不堪……”
还有在病痛中,他不止一次的祈求上苍再给他一次机会。
“我开始一次又一次的跟神明讨价还价,不断的上帝、菩萨、诸神祈求:拜托再给我一次机会,只要让这场病赶快过去,我一定痛改前非,尽力弥补…….”
褪去李开复身上的光环,此时此刻的他只是一个呼吸之间就会顿失所有的病人。
向死而生之后,他终于明白健康和家人才是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
我没生过什么大病,或许是因为还年轻身体比较健康的关系。但生命中确实有那么几次感觉自己离死亡很近。
去年去云南旅游,我特别害怕骑马,平地上面都不敢,更别说走在那种羊肠小道上,记得当时走茶马古道的时候,我不敢往下看,因为下面全是悬崖,路很泥泞。我每时每刻都在祈祷:马儿,你可千万别失足跌下去啊。
那个时候我真的感觉死亡离自己很近,每分每秒都伴随在自己左右,我听不进去后面同伴的任何欢声笑语,欣赏不了周围的景色,眼睛只看着下方,祈求我的马每一步都踩实。
我相信我的心脏当时一定是跳的剧烈的,当越往上走的时候我就越骂自己:为什么来骑马。
最可笑的是我的身子在马背上歪的,但是我都不敢动,就怕我一动会影响到马。
那一次确实是我生命中感觉离死亡最近的时候,每分每秒都在煎熬中度过。
但通过这一次的经历之后,我开始明白人要懂得在死亡中回溯人生。比如:我确实害怕骑马,那么我便不要再去骑马,不要把自己置身在“死亡”当中,也许对有些人来说骑马是一件很刺激很开心的事,但是对于我来说不是,是一件我很害怕去做的事。
当时我为了逞一时之勇做出的决定也为此付出了代价,那便是在那一个半小时过程中,时刻感受到死亡的存在,身体一直紧绷者,紧张、懊恼、后悔…….各种情绪交织着。
从李开复的书里,我明白了几个道理。
1.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当中的最后一天
只有这样,你才能去做生命当中最重要的那些事情,你才能活在当下。只有这样你才能去创造一些难忘的时刻,而不是去计较那些让自己不开心的人或者事。做最真实的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要懂得思考多少时间留给工作,多少时间留给家人,还有多少时间留给朋友。
2.健康,对自己的承诺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时间多半在病床上,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做任何事的基础。看完了李开复的重生之路,终于在这一刻更加重视健康的重要性。
3.家人,教你懂爱
回想自己,很多一些正确的人生观都是家里人在我从小的时候就开始帮我慢慢树立起来的。
一些美好的记忆也是我不管任何时候都能回想起来的。最开心的时候也是和家里人待在一起的时候,在他们那里,你不需要伪装,你可以永远都是个孩子。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修一下自己的死亡学分。因为只有那样你才会懂得感激,“不再对每一天习以为常”,或视为理所当然!而因为出于真心的感激,我们才能更懂得珍惜与我们相遇的人,珍惜友情,尤其珍惜家人无私的爱。生命当中那些习以为常的情谊,往往是生命的空气和水,看似平常却无比重要,再也不会去忽视。
生命的无常让我们学会分辨有限的时光里孰轻孰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