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和场景决定了产品的定位和交付方式,产品的不同定位和交付方式,决定了企业的业务流程。
做产品的人都听过这个例子:用户想买一个电钻,是因为用户想要在墙上打一个孔,所以用户的需求是墙上的一个孔,而不是一个电钻。电钻只是解决用户问题的一个方案,也可能是最容易想到的方案。继续深入思考:用户为什么想要一个墙上的孔?因为想要把全家福挂在墙上,阖家欢乐,其乐融融。那么用户更深层的需求是一种阖家欢乐的氛围。这个案例常常用来激励产品经理要深入思考,深挖用户的需求。但是仅仅从需求一个角度来分析,很容易脱离实际的场景,变成空想和自嗨。
思考产品定位时要明确产品是解决哪个需求层次的问题?具体落地的场景是怎么样的?业务的闭环应该如何做才能最大化产品的交付效率,最大化产品的商业价值?
回到前面的例子,如果产品的定位是打孔工具。产品核心关键就是成为最好用的打孔工具。整个组织的关键任务是如何生产出最好用的电钻?如何把电钻卖出去?该铺什么样的渠道?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控制销售成本等等。企业只有将产品定位,用户问题,交付场景,高效地统一到业务闭环当中,才能真正创造出属于企业的商业价值。
试想,如果产品定位的是上门打孔服务。那企业的关键任务就是:如何能够更快速的给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如何推广能够触达更广阔的C端用户?如何让用户更便捷的下单及支付?上门提供服务的人员如何招募等问题。
同样的需求点,不同的产品定位方式,决定了企业运营层面的差异。产品定位不能独立于用户需求,不能独立于用户场景,更不能独立于公司的业务流程来思考。满足更深层次的用户需求,组织需要组织的资源也不同。
以最近大火的茑屋书店为例,如果茑屋书店的定位依然是解决用户买书、看书的需求,是不可能做到今天这样的规模。茑屋的定位是创造“另一种生活方式”,书籍是承载起定位的精神内核的关键产品。整个茑屋的从设计,到选书,到装饰,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围绕一个全新的、不同与日常的生活空间而展开的。所以,茑屋于其说是书店,倒不如说是一个生活空间。
所以,做产品一定要有全局思考,将产品设计放在业务流程的闭环和组织承接能力这两个基础上思考。抓住产品的关键点切入,要保证产品核心交付的完整,真正解决用户在某个特定场景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