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是我们一直很骄傲的东西,但是还有一样同样伟大的发明被严重低估了,这就是瓷器。
中国的瓷器是在西晋前后发明的,大约在公元四百年前后。
而欧洲人发明瓷器晚了一千多年,一直到17世纪末才由德意志地区萨克森公国的国王奥古斯都二世,想到用炼金术来造出瓷器。1706年,奥古斯都二世抓住了两个炼金术士,其中有一个叫做伯特格尔(Johann Friedrich Böttger,1682 - 1719),命令他研制瓷器,因为当时瓷器的售价昂贵,被称为“白色的黄金”。
伯特格尔从被国王带到城堡到制造出欧洲的第一件瓷器花了4年时间,在这四年时间里,他做了3万次实验,不仅记录了全部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而且把每一次实验之间的细小差异全都记录下来。
而这些记录也造就了近代欧洲瓷器的兴起,到了现在很多名贵瓷器不是出现在中国,而是在欧洲、日本。
这里有个大的区别,中国的工匠造瓷器,靠的是口口相传的经验和传承。而欧洲人造瓷器,是通过不断的实验、记录、整理,形成了可继承的造瓷体系。
一个体系的构建,特别是知识体系,就像瓷器体系的传承和建设一样,也有着很多类似难点。
-1-不愿于记录和整理经验
就像瓷器的故事,我们甚少有留下来的经验记录和数据,每次都是新的摸索和实践,自然很难建立起可迭代的知识体系。
放在大的方面,有时代和环境的限制。但是放在个人头上,自身想建立的知识体系总是建不起来,先决条件是我们有没有把经验进行记录和整理。
工作经验,专业经验,学习经验,遇到一样记录整理一样,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才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缺少适用的分类法则
有一个数据,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量相当于174份报纸。而今天一份报纸的信息量比17世纪一个普通英国人一生经历都要丰富。
这么多的信息量丰富了知识体系的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的信息湮灭,毕竟我们不是硬盘,能保存记录所看到的一切。如果不加思索的把这些东西都一股脑的收藏起来,想必什么也不会得到,时间久了,更会忘了曾经还知道这些。
所以我们在获取知识体系的同时,一定要建立好适用的分类法则,用于整理、消化知识,将其变成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通常建议采用主题和标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类,借助搜索,随时找到需要的东西。
-3-不进行更新换代
知识也像大树一样有生命,也需要新陈代谢、吐故纳新。
17世纪牛顿建立经典力学时,当时的人们惊喜若狂,都认为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到了20世纪量子力学的出现,经典力学的大厦被打破更新了,今天的我们,发展和变化速度快,但知识的更新速度会更快,不抱着接纳的态度吸收新的知识,更新已有体系,那我们抱着的永远是旧的东西,永远只能在过去。
说句题外话,把薛定谔的猫的解释再读十遍,我看到还是迷糊,智商不够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