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你摆筵席的时候,总要邀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那你就有福了。
耶稣行义的故事
耶稣又对邀请他的人说:“你设午餐或晚宴,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戚或富裕的邻舍,恐怕他们又回请你,你就得了报答。你摆筵席的时候,总要邀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那你就有福了。”(《路加福音》14:12—13)
耶稣以他道成肉身的样式在穷人中“行走”。他与那些被社会遗弃的人一起生活、吃饭、结交(太9:13)。他让贫困寡妇的儿子死而复活(路7:11—16),也向那个被社会遗弃的不道德妇人显出极大的尊敬(路7:36以下)。的确,耶稣在公共场合与妇女说话。这是任何一个有社会地位的男子都不会做的事,但耶稣拒绝当时普遍的性别歧视(约4:27)。
耶稣也拒绝顺从当时文化中的种族主义。在他最著名的比喻中,他将一个人们憎恶的撒玛利亚人刻画成故事的主角(路10:26),他宣称上帝对外邦人的爱和对犹太人的爱是一样的(以撒勒法的寡妇和叙利亚国的乃缦为例),从而引起了一场骚乱(路4:25—27)。耶稣还特别关注小孩子,尽管他的门徒认为这些小孩不配占用耶稣的时间(路18:15)。
耶稣在事工中还接触到很多麻风病人。他们不仅患病,而且濒临死亡,他们是被社会所遗弃的人。耶稣不仅满足他们身体得医治的需要,也伸手触摸他们,这可能是他们多年来唯一一次与别人接触(可1:41;路5:13)。
他们中没有缺乏
《使徒行传》一书让我们最全面地看到早期基督徒如何在一起生活。最早的描述出现在《使徒行传》2:42—47。圣灵在《使徒行传》2:38被赐下,带来的结果是koinonia,这是一个被人们所熟知的希腊文单词,通常被翻译成“团契”。但是,这个词的意思也在44—45节得以解开:“所有信的人都在一起,凡物公用,并且变卖产业和财物,按照各人的需要分给他们。”
根据《使徒行传》2:41,最初归信的有三千人,这意思肯定不是说他们形成了一个公社,并且实际上住在一起。后来在《使徒行传》4章我们得知,那些在财力和财产上富足的信徒都卖掉产业,奉献给了使徒们,然后由使徒将财物分给社区中的穷人(徒4:34—37)。因着这种彻底的慷慨行为,他们中间没有一个有缺乏的,因为凡有田产房屋的都卖了,把得到的钱拿来,放在使徒脚前,照着各人的需要来分配。(徒4:34—35)
这句话的意义比它看上去的意思更重要。要记得,在一段重要的旧约经文《申命记》15章,上帝宣告说,如果他的子民遵守他们应当行的,他们中间就不会存在永久性的贫困。“在你中间必没有穷人”(申15:4)。
这是旧约律法中“社会公义”的高潮,它表达出上帝对弱者的爱,以及他希望看到贫困被铲除的热切愿望。所以,《使徒行传》4:34是直接引用了《申命记》15:4,这一点非常重要。“路加在刻画圣灵所带领的社区形成之初时,选择直接引用旧约(申15:4)的话,这不是偶然的做法。”
在《申命记》中,信徒被呼召要向有需要的人伸出双手,供应他们所需要的,直到他们可以自立为止。新约也呼召基督徒做同样的事(约一3:16—17;参申15:7—8)。
《使徒行传》让我们更多看到早期教会中的爱和正义。正如在旧约中,一批特殊的负责人被分别出来帮助有需要的人(祭司和利未人),新约也是如此,一些人被分别出来施行同样的工作。耶路撒冷的教会开始了一项名为“每日服事”(daily diakonia)的事工(徒6:1)。教会每日分发食物和其他资源给贫困的寡妇,她们受到教会完全的资助。这一事工增长很快,直到变得太庞大、太复杂,以致长老们难于管理,所以他们就分别出另外一个新的群体来带领这事工。
在保罗书信中,这些带领人被称为“执事”(腓1:1;提前3:8—13)。希腊文diakonia一词,在新约中的意思是“谦卑服务于实际需要”,而“服事性的事工”是早期教会社区生活的一个关键部分。
基督徒肯定要关怀信徒社区内弟兄姊妹的物质需要,但与此同时,他们是否有义务去看顾他们穷困的邻舍,就是世上的穷人呢?的确,旧约的社会立法主要是要求犹太人关怀信徒社区内那些有需要的人。
而且,新约中大多数慷慨的例子,也都是讲到关怀教会内部的穷人,如支持寡妇(徒6:1—7;提前5:3—16)。就连耶稣讲的绵羊和山羊的比喻,在涉及看顾他人时,指的也是被耶稣称为“弟兄中最小的”人,可能就是指贫困的信徒。很多这样的例子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们首先要负责的是自己的家庭和与家人的关系(提前5:8),其次我们要看顾信仰群体里的其他成员(加6:10)。
但是,《圣经》很明确地提出,基督徒实际的爱和他们慷慨的正义,不能只局限在那些像我们一样信主的人内部。
保罗在《加拉太书》6:10提出一种平衡的做法:“我们一有机会,就应该对众人行善。对信徒更要这样。”要帮助“众人”不是一样可选择的事,而是一条命令。我们不需要看新约就能明白这一点。希伯来先知为之辩护的四类群体中,一类人就是外来移民。
虽然居住在以色列的外邦人可以皈依犹太教,然而,给他们提供居所、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这些并不以他们的归信为条件。这显明以色列人的正义和怜悯不局限于他们自己信仰群体内部。
但是,关于何为爱自己的邻舍,耶稣讲论中最著名、最有力量的,则是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路10:25—37)。那一段重要信息,值得我们用另外一章的篇幅来讨论。
本文图片来源:CC0
内容选编自:《慷慨的正义》
《慷慨的正义》是美国的提摩太·凯勒所著的书籍,由上海三联于2015年5月出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