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的封面是《创作我的创作》。个人把它理解为,我可以随意创作我的作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说我自己想说的话,写我自己想写的文字。
然而,在这大千世界里,我们真的能够完全的做自己,而丝毫不去顾及他人的感受吗?此生,生而为人,从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注定了不是一个体,而是社会的一个部分。
在我看来,我们可以有个人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但前提我们必须也是社会群体里的一份子。因此,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所说的每一句,都应该有起码的社会责任。
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也是对社会群体的一份尊重。我们可以不去做善事,但留给他人一份尊重,也是一份功德心。
我总是会在写完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之后,反复思考着要不要推送到公共平台。总是会考虑,自己推送的【闲言碎语】会不会给他人带来困扰。哪怕是有人因为我文中的某一句个人观点,而对号入座,从而受到伤害,这都不是我所希望的。这大概也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发朋友圈的原因之一吧!渐渐的学会了沉默,学会带着面具面对每一个人,却忘了那个最初的自己!
曾经经常会有朋友说我的文字,表达的太过于多愁善感。致那以后,我每次写的文章,如果是过分抒发内在情感的文字,我都不会轻易推送到公共平台。尽管很多时候会觉得,多愁善感的文字,才是离我自己的内心最近,也最为真实。总觉得,唯有指尖的那点温度,才能感知自己当下那份最灼热的内在之声。
不发表并不是在意评论,而是不想给他人带去负面信息。人都有崩溃的时候,谁都会有,但是却没有人会为你的坏情绪负责。
我曾在日记中写过:作业是老师布置的,而功课是自己给自己留的。没有人会为你的人生做功课,更没有人会为你的生命交作业。所有的路要自己走,所有的苦要自己忍。
在红尘喧嚣之中,真正能够做到,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的人,很少!
在生命的旅程走到中途的阶段,谁又会没有一点沧桑可言。即便生活有时会给到我们扎心尖儿的疼,但我们依然需要极力的微笑。这是给社会的一份尊重,是给亲人的一份心安,也是给自己生命的一份回礼。
我很庆幸也很幸运,有了一对相当乐观的儿女。儿子在小学时期,老师曾说过,要求同学像他学习,因为他的“没心没肺”可以治愈很多不开心。他经常跟我说,即使在上学的路上,偶尔会有一些非常糟糕的不愉快,但只要经过学校的那条“时光长廊”,就会把刚刚不愉快的事,忘的一干二净,带给同学们的,就会是一张阳光灿烂的笑脸。我觉得,这就是对社会群体的一份尊重。因为你没有把坏情绪带给老师和同学,你就是一个善良的人。
做真实的自己,固然非常重要。做一个有社会公德心的人,更为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