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为:写故事的温软,文责自负】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也是一位才女,她可以说是文坛上不可多得的人物。
她的笔下,写出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她也有很多称号,更有多重身份。
从作家变成杰出的学者, 她获得了超多“第一”的称号: 北大的第一个女研究生, 北大讲坛上的第一位女教师, 中国第一位女性一级教授。
她虽裹小脚,可她的思想并未受到束缚。她为自己争取了机会,走进学堂,再迈向巴黎大学。在此期间,她不仅收获了学业,更收获了爱情。
她的名字叫冯沅君。
冯沅君的父亲是进士出身,担任过知县。她五岁时,在茅厕偷听兄长们学习古诗,竟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
这件事很快被传开了,小小年纪的她就赢得了“才女”的美名。但是,在冯沅君八岁时,她的父亲离世,母亲带着她和两个哥哥返回了原籍。
冯沅君的母亲曾是一位女子小学校长,即便重视教育,母亲依旧重男轻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母亲为兄妹三人请了家学后,两个哥哥相继前大城市求学,唯独冯沅君留在家中,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每当哥哥们假期回家时,他们会向她讲述在外碰到的趣事,这使冯沅君对上学读书充满了向往。
当她得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国文专修科招生的消息时,她找到母亲表达想法,还表示愿意拿出自己的嫁妆支付学费,出嫁时不拿家里一分钱。
面对冯沅君下定了决心,母亲答应了她的请求,而冯沅君更是凭借扎实的基础通过了考试,成为中国第一批女大学生。
五四运动期间,当北京女高师的校长反对学生参与爱国运动时,她毫不犹豫地搬起石头砸碎锁链,并受15所女校爱国学生的委托,起草了致徐世昌总统书和游行请愿上书。
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专攻中国古典文学。三年后,她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为北大国学系唯一的女研究生。
此后,冯沅君不仅改编剧本,自导自演话剧,积极参与学生运动罢免校长,还频繁发表文章,她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多数为爱情故事,主要探讨自由恋爱与封建包办婚姻的冲突。
冯沅君的代表作之一《卷葹》,以她本人的视角,构建出多个主题的人物世界。故事女性视角出发,细腻的描写当时女性反抗封建婚姻,追走自由恋爱的反抗精神和亲情与爱情的矛盾心理。
她的笔锋大胆,内心戏描绘得有声有色,连鲁迅都对她的作品赞不绝口,还亲自为她的书撰写广告词。
与此同时,冯沅君的另一半也出现了,此人正是清华才子陆侃如。
说起两人相识,温软觉得很有趣。陆侃如每晚都会去图书馆,但他想借的书总被一个女生提前借走。
他出于好奇打听得知,这个女生正是文坛翘楚冯沅君。两人相识后迅速坠入爱河,相约见面,相谈甚欢。
很快,两人就一同北海泛舟、登长城、爬香山。后来,两人共同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国公学大学部任教,是同事也是恋人,可以说更是无话不谈。
这种感情让人羡慕不已,而共同语言是感情保鲜的关键。
冯沅君和陆侃如一起研究诗词、元曲等学术问题,将感情融入到了互相欣赏的学术研究中。
鲁迅说:“曾经因苦恼而鸣叫的夜莺,如今在幸福中沉默了。”
冯沅君结婚后,感情稳定,婚姻美满。她和丈夫开始研究学术,很快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知名黄金搭档。他们合作撰写了《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等书。
1947年,陆侃如和冯沅君来到山东大学中文系授课,大受学生好评,1953年,陆、冯夫妇被评为一级教授,而当时山东大学一级教授只有3人。
婚后,他们夫妻俩生活简朴,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极为丰富,他们没有子女,专注于学术研究。
冯沅君说,“我虽是一介寒儒,且无后嗣,但希望能为国家民族留下些什么。我愿意节俭生活,存下一些钱,在身后捐给国家作为学术奖金,以奖励后人。”
他们不仅将数十年的积蓄以及珍贵的藏书全都捐给了山东大学,还设立了“冯沅君文学奖学金”,为后人所敬仰。
看到这里,温软不得不被两位前辈的事迹感动,可以说,两人携手同行,做着同样的事,是伴侣也是知己。
即便过得困苦,有知冷知热的人相伴,也能苦中带乐。
《亲密关系》一书中说:“亲密关系最重要不是外貌,不是面包,不是忠诚与否,不是付出,而是分享。”
而这,就是爱情长期保鲜的真相。
没有人长久生活在滚烫,浪漫的关系中,日子终究会平淡,再轰轰烈烈的爱情,也有沉寂的一天。
愿我们都能遇上自己的幸福。
以上,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