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中医养生
经典医案:胃脘痛(1)

经典医案:胃脘痛(1)

作者: 古典悠梦 | 来源:发表于2017-07-03 16:24 被阅读0次

患者王某,男、43岁、未婚、务农。于2017年6月10日来我院中医科就诊

患者诉:反复胃脘部疼痛不适12年,腹部疼痛不适,喜温喜按,腹胀,纳差,大便稀搪。乏力、腰酸、遇寒或见风加重,患者诉饭后半小时容易腹泻,曾去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给予胃镜、肠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结肠炎,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疗效欠佳,今来我院就诊。无头痛头晕,无恶寒发热,无汗,无恶心呕吐,神志清,精神可,纳眠可,大便稀搪,小便正常,夜间小便次数较多。

中医望闻问切诊:患者神识清,精神可,表情正常,面色略暗红,双目有神,形体强壮,五官端正,无口糜、口疮,全身毛发浓密润泽,全身皮肤色泽红润,无斑疹,语声正常,气息均匀,无咳嗽,无呕吐,未闻及异常气味。舌质暗淡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弦细。

辅助检查:T36.5℃、P60次/分、R17次/分、Bp106/69mmHg

2017年4月1日:1、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3.77^10 9  2、 左眼视力4.6 

 3、胸部透视未见明显异常(xx医院体检中心)

2017年4月17日:1、凝血四项:正常  2、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不齐②ST-T改变

3、胃镜肠镜示:1、浅表性胃炎2、结肠炎(xx第一人民医院)

中医辨证分析:患者胃脘部疼痛不适,腹部疼痛(上腹部、下腹部),遇寒加重,此痛不会剧烈,绵绵作痛,提示患者寒邪在里,乏力纳差,提示患者脾胃虚弱,饭后半小时即泻,大便稀,不成形。提示脾虚夹湿,寒湿困脾,脾胃虚弱。腰酸提示肾气虚。此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寒型,病位在脾胃及下腹部。刘老师给予中药方剂,黄芪六君子汤加减

此方在健脾和胃的基础上,加入羌、独活,防风等理气健脾祛风燥湿,白芍益气养血柔肝止痛(中医有不荣则痛之说),加入吴茱萸(温下焦之寒)、补骨脂,诃子,五味子,补肾温阳、涩肠止泻,葛根同为升阳止泻,生姜大枣做药引。同时在我院中医科给予针刺、艾灸等。

相关文章

  • 经典医案:胃脘痛(1)

    患者王某,男、43岁、未婚、务农。于2017年6月10日来我院中医科就诊 患者诉:反复胃脘部疼痛不适12年,腹部疼...

  • 经典医案:胃脘痛(2)

    2017年6月17日 二诊 患者诉胃脘部疼痛不适较前减轻,乏力症状改善,不思饮食症状好转,患者胸闷明显,饭后加重...

  • 随笔(一九一)

    医案学习 一、 重要内容 重症胃脘痛 胃脘隐痛、吋呕吐、纳少、手足冷、喜温喜按、常蜷腿躬腰、钡剂透视均未见器质性病...

  • 胃脘痛1例

    下午收到一条微信 曾经在我科转科的研究生,前天吃火锅,一直胃痛,恶心,发力,腹泻不明显。昨天下班前跑到办公室说想要...

  • 胃脘痛

    丹砂檀香蒲灵研, 元胡香附三七粉。 枳术金曲莱菔子, 归芎佛手胃痛安。 仅供参考

  • 随笔(一九二)

    医案学习 一、 重点内容 胃脘痛 中医辩证:脾阴虚证。 胃肠道钡剂造影:全部结肠炎症。 治宜:养阴益脾、润肠降浊 ...

  • 2022.4.14天河徐和堂精进玉衡

    一、郭炯分享胃病辨证 1.寒滞胃脘证 病因 因寒邪直中胃腑,或因过食生冷寒凉所致。 临床表现 胃脘冷痛,痛势较剧,...

  • 2018-07-12脾胃阳虚与阴虚

    胃阳虚证,是指阳气不足,胃失温煦,以胃脘冷痛,畏冷肢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又名胃虚寒证。胃脘冷痛,绵绵不已,时发...

  • 胃脘痛针灸治疗,只需3分钟,疼痛消失

    胃脘痛又叫胃痛,是指以肚脐以上,剑突心口以下部位的上腹部疼痛。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胃痉挛、胃炎、胃及十二指...

  • 脾胃病辨证治疗经验阐述

    胃脘疼痛的基本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胃痛的病变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胃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医案:胃脘痛(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oa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