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现在的中年危机,是从25岁开始的
我有个大学本科期间的好朋友,他叫Caber,明年就步入25岁,现在在纽约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系读研究生,这个暑假回北京在一家咨询公司实习顺便休个假。
这次见面,我发现他人变得更帅了,但明显比以前更忧心忡忡。
吃饭的时候他严肃地跟我说:“研究生是马上要毕业了,但找不到工作即将面临失业,这次回北京也是来看看就业形势,现在年轻人不容易啊。”
当时我听完愣了一下,因为Caber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当时,他去美国留学的时候可是拿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全额奖学金,大学期间兴趣广泛,高礼研究院(高瓴资本旗下)、模拟联合国、辩论队都曾留下过他精彩的痕迹。
更厉害的是,他还是一位北京人。是的,你没看错,软硬件如此突出的他,还有北京的户口和房产。
没想到这么优秀的人也会感到担忧。
但是,我知道他的忧虑并不是在矫情或是装逼,他的迷茫也更不是因为金钱,而是现在这个社会确实对25岁的年轻人太过现实和残酷——焦虑都是被逼出来的。
尊严、工资、房产、家庭、理想、未来,这些已经悄无声息地压在了双肩上,让25岁的年轻人们喘不过气来。
于是,原本属于三四十岁的中年危机,在时代的剧烈变革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下,郑重宣判提前到来。
因此,25岁的人,很焦虑,但是没有退路。
02 打开一扇门,它的名字叫社会
25岁是一个尴尬的年龄,虽然年轻有干劲,但是没钱没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被迫打开了社会这扇大门,
在学校还在读研的学生们焦虑地发现,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了,光靠名校光环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刚步入社会的职场新人们迷茫地发现,努力睁开双眼也看不到属于自己的未来,社会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现实和残酷。
于是,25岁的人选择尽量不去面对迷茫的未来,但是生活偏偏要揭开自己的面具,恣意地露出面具底下更真实的样子。
年轻人们发现,每次交完房租,好不容易达到五位数的银行卡余额又重新变回了四位数;每次回家过春节,发现岁月又无情地在父母的额头上刻下了几道新疤痕。
社会的真实让25岁的年轻人们不再像以前潇洒自如,时光的快速奔跑则让父母走路的步伐变得越来越慢。
一切都是那么真实,一切又都在对比中。
25岁的李叫兽出任了百度最年轻副总裁,致力于营销科学化;25岁的郎朗受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的邀请演奏《女王钢琴协奏曲》,开始成为世界一流的钢琴家;25岁的扎克伯格创办的Facebook迎来正规的现金流并拥有3亿用户,改变着人类的互联网社交方式。
这些人在25岁的时候就已经取得了绝大多数人用尽一生也达不到的成就,而这与当下25岁的自己相对比感受到了鲜明的反差。
即便不跟名人对比,身边有太多比自己更加努力的人们。
25岁的创业者们,在点亮中关村的灯火通明;25岁的明星们,早已实现财富自由;25岁的自媒体从业者们,在网上刷爆着一篇又一篇的10W+
人们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然而,这个社会本质上就是对比的世界,无论你愿不愿意,或是主动,或是被动,都在被赤裸裸地对比着。
如此纯真,又如此残酷。
所以,25岁的年轻人们带着不甘心,走着一个人的夜路。
03 谁也不想焦虑,只是看不到希望
25岁的中年危机,是因为对现实和未来的无力感。
我有个朋友叫田田,现在在三线城市银行上班。她跟我说现在的工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切都很安稳,但一眼就能望到自己20年后的样子,想想都有点可怕。
但是,她也不敢轻易放弃现在这份体面的工作,毕竟要养活自己,而且在她们这样的地级市辞了这个工作,再想找个不错的Offer太难了。
前段时间,她突然兴致勃勃地跟我问在北京有没有听说过“叫个鸭子”的烤鸭连锁店,因为听说这家马上可以开始申请联盟加锁,自己想试一试,就不知道前景如何。
毕竟我在北京待了较长时间,于是我也跟她实话实说:“叫个鸭子”名字是听说过,但是我还真没有吃过。我的个人建议是,想进驻餐饮业还是要谨慎一点,毕竟不是那么好做的。
她说“谢谢,明白了”,但明显能感觉得出来她的失落。毕竟,看到一个能打破现状的机会和希望,但被现实和理性无情地给浇灭了。我知道她还会努力去尝试其他机会,但至少现在还是迷茫。
所谓人生的危机,是从你第一天上班起,就能看到你最后一天上班的样子。但更无奈的是,你无法改变现状,任凭被命运的洪流不断冲刷。
这不只是地级市和小县城年轻人们的危机,如果把这个危机放到一线城市,那会更加残酷。
1个月房租顶半个月工资,1套得体的职场西装顶半个月工资,说得夸张一点,工资无非就是房租加西装。那吃什么,吃土呗,哎,想想就心酸。
年轻人们之所以还在这么残酷的一线城市吃土奋斗,是因为这里有全中国最多的机会。但即便如此,在阶层固化越来越严重的中国社会,一线城市的机会也只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罢了,年轻时期真正通过自己努力实现财务自由的能有几个?
在这种环境下,25岁的年轻人到底是不是中年危机?在这种世界里,25岁的年轻人怎么可能不焦虑?
谁也不想焦虑,只是看不到希望。
04 在命运的黑夜中,撕开一条裂缝
中年危机,是一种命运的黑夜,但是25岁的年轻人们永远不会妥协。
时代的快速发展让中年危机提前到来,但这同时也让25岁的90后们激发了战斗的欲望。
凌晨两点沉浸在中关村灯火通明的创业者,地铁里戴着耳机学习英语的外企员工,星巴克里狂码字改计划书的年轻策划者,都在向25岁中年危机郑重宣告——我要战斗。
为此,25岁的年轻人们在为自己的未来悄悄布局。
有些人,放弃在小县城稳定而体面的公务员工作,来到北上广不断地虐自己,以便得到更好的成长。
有些人,每天下班后都利用晚上的3个小时认真打磨着自己的一项核心技能,或是英语,或是写作,或是演讲。
有些人,厚着脸皮不断跟高人们请教,愿意拿出自己工资的一半,通过请行业精英们的吃饭以获得更高阶的认知。
这些25岁的年轻人们非常明白,现在的辛苦是为了未来的尊严。
他们要化危机为转机。
他们也同样明白,25岁的自己只是暂时处于危机当中。毕竟每个人的路都有所不同,有些人年少成名,有些人大器晚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25岁的时候还未公开发表过任何一篇小说;当红影视明星吴秀波,25岁的时候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铁路文工团话剧团的表演人员;中国首富马云,25岁的时候刚大学毕业还只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一名普通的英语老师。
所以,作为25岁的年轻人,一切皆有可能。
生活是残酷的,它给了我们展现了太多真相;世界是温柔的,它为我们的奋斗提供了和平的环境。
这使得我们,跟世界和解,与生活战斗。
迈入25岁的世界,发现头顶上方黑云压境,我们站在这里感受着黑暗世界中的危机四伏。但是,不甘心的我们在不断地练习飞翔,10米、100米、1000米......每一天都在飞得更高。
有一天终于摸到了黑云,在那里,我们用自己的利爪狠狠撕出了一条裂缝。顺着裂缝,阳光终于照射进来。
阳光洒在我们的身上,是我们奋斗过的最好证明。
或许,在与生活的战斗中会被无数次击倒,但我们必然还会重新站起来。
如果折了翅膀,我们还会奔跑;如果断了条腿,我们还会拄着拐杖前行;如果双腿尽失,我们还会选择爬行。
你永远杀不死一个25岁的人。
25岁的人,低头能看到自己前进的脚步,抬头却看到高处的天花板,在狭窄的空间里砥砺前行。
25岁的人,左手握着理想的种子,右手抓着锋利的匕首,与残酷的生活勇敢战斗。
25岁的人,背后是深渊,前方是战场,面对没有退路的世界邪魅一笑。
年轻人,在很早的时候,就看到了生活的全部真相,他们只是在用余生,收回目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