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南京也正式宣布出梅,高温季就要到来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一个时期,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这异常炎热的酷暑里,如不注意合理调节,人特别易生烦忧。
然而,古人没有风扇、空调等辅助降温设备,他们是如何排除烦忧、安然度夏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边读读古诗,边破解古人的消暑秘籍。
《夏日闲放》
【唐】 白居易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这首诗是白居易大暑所作,短短80个字,生动表现出诗人暑天里悠然自得的一种心境。
大暑酷热,诗人大门不出,也谢绝来访。安静的屋内挂着纱帘,隔出一片静谧,小院的地刚刚扫过,干净整洁。
“褰裳”即撩起衣裳,“岸帻”即推起头巾,很有画面感的词句,表示自己很洒脱不羁,闲适又恣意。
这让我想起以前在徐州看到的“伏羊节”。男人光着膀子,女人穿着吊带衫,在没有空调的馆子里大快朵颐地吃羊肉汤的情形。就是如此洒脱,说伏天里这样吃羊肉出一身汗水,能将体内的毒给逼出来。扯远了,回正题。
在清凉的竹席上歇歇觉,午餐时来一两道小菜,夏衣也只几件蕉纱。既然已经能自给自足,多余的财物就是劳心费神了。
诗句最后一行里的箪瓢,典故名,出自《论语注疏·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箪瓢,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亦借指饮食;回,指颜回。
意思是若是同颜回相比,自己只怕还太富贵舒适了。
《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宋人曾几,则崇尚在大暑天自找阴凉。
天气火热,毒辣的太阳何时能落下,清风也无处可寻。
这时捧卷书,看看瓜果在凉水中沉浮,能带来丝丝清凉。最好在哪里呢?就是下句所讲的兰若、茅茨。
这里的兰若,在佛教中指的是森林,引申为寂静之处,茅茨指的是茅屋,就是说在周围一片寂静的茅屋深处。
诗人在等待着炎炎夏日过去,苦恼着没有清凉的“清风”,只好在家中读读书、睡午觉,再吃点浸过水的凉瓜。
《登殊亭作》
【唐 】元结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
唐人元结更浪漫潇洒,总想着大暑到了,秋天也就不远了。
虽处大暑之中,但在高高的亭子里用心体察,便会嗅到秋天的气息。几个人再把盏一番,如此甚好!
看到了吧,古人在大暑天里,有人悠然自在,简约却不简单地度夏;有人蜗居深屋,读书吃瓜消解暑意;还有人凭轩静息,心向凉秋小酒怡情……
总觉得古诗词的魅力,妙就妙在,读之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往往只言片语,便道破了多少人一直想说却说不出的心境,直达内心引发共鸣,亦令我们回味无穷。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