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是我过的最纠结的年份,那时候的自己整日充满焦虑,因直接上司无可用之人,我一个人兼任三个岗位,当时自己所有的时间全部用于工作,无暇顾及其他,但是人际关系紧张,当时无法有效排解,又没有合适的人去倾诉,为了逃避这些事情,自己又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工作上,去刻意的压制焦虑,但最终的效果是自己内分泌失调,皮肤偏差,脾气变差,工作贡献被全盘否定,也就是如今所说的看看这个你的努力只是看起来很忙碌,而我就是那个真的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的人。
那时候的自己固执,主观,钻牛角尖儿,最关键的是不读书,不充电,不进步,不学习,忙忙碌碌重复一些机械的工作,自己却没有获得成长与进步,如今想来并没有被努力的自己而感动,而是为没有提升与成长的自己可惜,大把的黄金时间被自己荒废了。
之所以能回忆起这段旧的往事,是因为这两天接受培训,听了两个词,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学则不固、知难行易。
学则不固,意思有两种一是不学习,内容就不会固化,二是学习了人就不会固执,就会打开视野解放思想,接受新的事物。在现如今这个新时代,发展是日新月异,我们每个人想要让自己思想上跟得上时代的要求,能力上跟得上时代的需求,就始终要让自己保持这种学则不固的状态。
知难行易是孙中山的观点,他与咱们如今所说的知易行难,恰好是相反的意思。我们都说行动是最难的,坚持是最难的,但是如今很多人过了30岁,过了40岁学习的可能性就很少了,大家都选择了舒适的过日子,去安逸的生活,在这个时候想让他去接触新的事物,去了解新的近况是比较困难的。
那时候又没有学习,所以自己非常偏执,非常固执,封闭的自己也关闭了,自己去获得知识的大门。
毛泽东同志很早就说过,领导干部一定要学理论,他一直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其实就现如今而言,我们学习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获得思维的能力,现在都讲五项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
领导力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去修炼的领导力不仅是领导他人,更多的是要去领导自己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领导不好,他又怎么能领导好其他人呢?说到底管理的本质就是领导力,所谓管理就是用他人的努力来实现目标管理永远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合适的答案。
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管是强势的,理是柔性的,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关心他人的感受,不要把通知当做沟通,人与人是不同的,一定要差异化对待,工作中尤其管理中不要在乎对方是什么样的性格,而是要去平衡的看待对方的性格,做到这些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资源,既能实现对过程的管控,又能实现对结果的把握也能够整合资源,通过激励他人持续努力实现我们最终的目标。
说到这里呀,我们就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角色定位,要达到角色三位即角色定位、角色入位、角色换位。
人们要去做一个事情往往是心动影响行动,而我们一旦要去行动去执行一个任务,我们就要做到有结果的行动。譬如现在我们在一个日更写作群,我们为什么要去写作呢?是因为看到别人有没励志的文字吗?抑或是想练就自己一支笔的能力,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目的,但是想想我们当初的初心,不也就是因为这份心动,从而让我们下定了行动的决心吗?
不论我们最初的初心是什么?一旦当我们想去退缩,想去懈怠,想去放弃的时候,去重新的问一问自己,当初我的心动是因为什么原因,在执行和学习的过程中记住学则不固知难行易。
愿我们都能够练就自己的一支笔,书写我们的快乐,书写我们的悲愤,书写我们的成长,书写王的历练,书写我们的人生,书写我们的生命。在书写的过程中用文字交朋友,用写作赢人生,日更写作的人是幸福的人,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记录自己人生的感动轨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