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有梦想吗?”
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几乎失去了使用场景,除了那些只想和你谈梦想开空头支票的老板,基本上不会有人这么问了。
这本是很认真严肃的一句话,如今经由各大综艺节目的炒作渲染,其喜感程度已经能和“你幸福吗”这一年度金句媲美。
曾经周星驰电影里的那一句“做人如果没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打动了无数年轻人,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开始戏谑自己的梦想就是当一条咸鱼。
梦想在如今似乎真的成为了稀缺品,所以当有人放弃稳定的工作去追梦这样的新闻出来,都会引起一阵讨论的热潮,大概是因为他们勇敢地去做了很多人想做却又没做的事情。
在月亮和六便士的亘古选择里,他们毅然选择了头上的月亮。
1919年,一位英国小说家毛姆以画家高更为原型,写下了一个伟大的故事。自此,在谈论梦想和现实的话题里,似乎都绕不开这本书。
在一百年后的今天,这部叫《月亮与六便士》的传世名著仍然占据着豆瓣图书好评榜的前列。
“月亮”一词也成为了崇高理想的代名词,“六便士”这种最小面额的硬币则代表了世俗的现实生活。
要月亮,还是六便士?这本书的男主角斯特里克兰德给出了一个极端的答案。
为了实现自己的绘画梦想,斯特里克兰德放弃了一份稳定的证券经纪人的工作,放弃了优渥的物质生活,甚至是抛妻弃子,只身一人带着一百来英镑前往巴黎学习绘画,穿着破烂的衣服,住在窄小肮脏的阁楼里,后来又奔赴南太平洋一个叫塔希提的小岛,把生命中剩下的时间都投入到画画当中。
图/高更自画像
他过得穷困潦倒,直到他死后,他的作品才终于被世人发现。所幸的是,他根本不在意世俗眼光里的成功,他把画画看作是自己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他必须得画画,他形容这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就像是“一个人掉进了水里,他游泳的本事是好是坏不重要,要紧的是,他得从水里出来,不然就会被淹死。”
他本可以庸碌平常地度过这一生,但在遍地都是六便士的大街上,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个月亮抓住了他。
人们总是在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时举棋不定。保罗·高更,前半生都在寻找自我。其间的冒险和波折,稳定工作和自我的抗衡,也是一场人生的修行。
1887年,法国西北部的布塔列尼,是高更艺术生涯的转折点。他慢慢在心中理想的艺术殿堂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从这个时候开始,受到原始艺术的影响,他逐渐摆脱了印象派的画风,毫无束缚地用画笔展现出对原始与野性的追求。1891年,为了追求更纯粹的原始,39岁的高更踏上了塔希提岛(大溪地),与土著一起,像原始人一样生活、创作。但也正是这段时间,他产出了很多著名的代表作。他的每一个选择,成就了一个更加不凡的艺术家,成就了一个与梵高、塞尚齐名的“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
就像《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一段话:“尽管他是在看着我,我却能透过他的眼神看出那个藏在他身体里的奇异的灵魂。饱受折磨的它正在热烈地追求着一个我无法说清楚的事物。”
高更的疯狂与伟大,正在于对自我的不懈追求。他最经典的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是他临死之前的创作,也是他甚至无数人人生的追寻和概括。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这些问题看似寻常,但我们迷茫、焦虑、无所适从,都是因为无法从这些问题中找到答案。但无论是安稳生活还是冒险旅程,无论是月亮还是六便士,人能知道自己想干嘛,这个人就成功一半了。
但理想和现实,并非是硬币的两个对立面。月亮和六便士,是可以兼得的。
事实上,很多人都在用“六便士”供养心中的“月亮”,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向生活低头。我们不一定非要选择那条最崎岖不堪破釜沉舟的路,抛弃一切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会成为你实现梦想的阻碍,反而是你更好实现梦想的底气和保障。
著名小说家卡夫卡白天在保险公司上班,到了晚上则在家专心写作;博尔赫斯除了是一名伟大的诗人,同时还是阿根廷国家图书馆的馆长;经典名著《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还曾做过意大利一座小城的领事。
图/卡夫卡
《辞职高手》里谈到,“辞去工作不能快速启动一个梦想”,“当你保留你的工作的时候,所有的机会成为了盈余的主张,而不是亏损的弥补。你只需要选择那些最适合你的梦想的机会。”
当你弯腰拾起地上的六便士,抬起头,你还是可以看到那轮皎洁的月亮,它从未因你曾低下头而失色。
愿你在现实的围城里,仍能坚守心中那份不灭的理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