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简书·城记云南省
记云南之行3(香格里拉篇)

记云南之行3(香格里拉篇)

作者: 静水觉 | 来源:发表于2018-07-11 10:18 被阅读6次

    行程:长江第一湾——虎跳峡——伊拉草原(纳帕海)——龟山寺——独克宗古城(藏民家访)——噶丹松赞林寺——普达措公园

        “扎西德勒!”

    踏上香格里拉这片土地,便再离不开这句话。香格里拉属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扎西德勒”在藏语中原意为吉祥如意,后引申为你好、欢迎、谢谢、再见、祝福等等许多含义,能覆盖日常生活的众多场景。(另“扎西”在当地还有代表“男人”的含义,游客称呼男性司机、导游、服务员等等都可统称扎西,女性则称卓玛。)

    “香格里拉”一词最早出现于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类似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因问世于一战与二战间,被战乱年代的人们所向往,香格里拉便因其乌托邦式的美好而被称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小说中所描述的“香格里拉”其实有其原型,詹姆斯·希尔顿是参照了曾到过中国川滇藏地区的探险家洛克的照片和日记,因此后来称如今的香格里拉正如小说中描绘的环境一样实不足为奇。如今的香格里拉实际上是2002年迪庆中甸县政府为长远的地区发展战略向中央申请更名的,从而大大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但无论如何,即使没有诸多表面文章,这片土地依然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香格里拉海拔3000余米,属高海拔地区,可谓名副其实的接近天堂,且绝大多数人也不至于发生高反。因其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南段北端,“三江并流”之腹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兼具雪山、峡谷、草原、湖泊、森林等天然景观,同时还拥有多民族风情,是旅游的绝佳选择。当然,并非所有人都会推荐,仁者见仁,对于更乐于感受大自然气息的我而言,相对丽江古城,我更愿意选择这里。

    走的是旅游业已开发成熟的经典路线,自丽江北上,一路可见气势恢宏的虎跳峡,远处高山入云、近处牛马成群的伊拉草原,虽有四个钟的车程颠簸,停停走走也并不算累,不过基本是盘山路,尤其是雨季,不熟悉路况的外地司机意外时有发生,自驾还需小心。

    金沙江三股水,即所谓的“三江并流”,是指澜沧江、怒江、金沙江三条大江自青藏高原发源后奔流至此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景观,其中长江第一湾即上图是指金沙江在丽江至香格里拉间,罕见地出现100多度的大拐弯。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虽是最佳观景台,也不过见到这大拐角的一小段,连个角都感受不到。

    在网上搜了张俯瞰角度的美图感受一下。

    虎跳峡,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以其山高谷深、雄伟险峻闻名于世,金沙江奔流至此,忽被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阻挡,水势骤急,被称为长江第一大峡谷。因这里雨季明显,最佳观赏时间应为七八月,此处落差不大,水流也稍缓。

    此处落差大,水流湍急,在最佳观景台上拍摄,耳边江水轰鸣,如若七八月份来,想必十分壮观。图中的巨石便是虎跳石,传说丽江统治者骑虎至此,虎纵身一跃跳落石上,而人却落入江中,因此此石被传为虎跳石,此峡谷也因此得名虎跳峡。

    离开虎跳峡,继续前往香格里拉,途经彝族村庄,雾稍散去,看起来村庄不大,远远望去,感觉正如世外桃源一般。天气不好,若晴朗的话,沿途还能观赏到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此时两座大山全在雾中了。

    伊拉草原,虽不及内蒙古大草原般的一望无际,但沿途盘山看山,突然置身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上,也是兴奋不已。刚下过雨,天空依然阴云密布,压得很低,仿佛伸手便能摸到天了。

    紧挨着伊拉草原的纳帕海,因属湿地,没有走到边上,手机拍出来只隐约可见,纳帕海同虎跳峡一样,也是季节性的,待到夏末秋初,雨水频降时,纳帕海水面扩大,可达上千公顷。

    一边还是阴云密布,转身另一边却晴朗得很。伊拉草原上可骑马射箭,按不同线路收费,有当地司机讲价的,骑马中等价格为150元/人,不比拉市海的弯窄山路,马儿在草原上走得稳当,小跑起来更有趣,因出过事故,马夫都不同意游客策马奔腾,不过即使肯,想必我暂时也是不敢的。

    龟山寺上的经幡。进入藏区,经幡便是一道特殊的风景,这些五色方型布块上,写满了藏语,画着藏八宝和鸟兽等图案,并非装饰,而是佛教、苯教信徒用于祈福,经幡对于藏民有着神圣的意义,虽风吹日晒,即使旧了也不能随意更换,而要在藏历新年后择一吉日进行隆重的更换仪式,换下的经幡会被信徒哄抢,抢到最顶端的金顶,则代表最幸运。

    龟山寺位于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内,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甚是震撼,围上一圈至少得有20几个人,合力才得以转起来,人们通过转经祈福,转上单数圈为吉利。

    龟山寺上俯瞰独克宗古城,这座古城有着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是进入藏区的第一站,也是至今保存得最完好的藏民聚居古城。

    香格里拉两日游的经典路线里,旅行团必包含了藏民家访(土司盛宴),吃着酥油饼、喝着酥油茶和青稞酒,看藏民歌舞表演。藏民许是太热情了,30几度的青稞酒一壶接一壶,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高歌欢舞,喧闹至极。习惯于汉传佛教的清净斋戒,对于藏传佛教信徒表现出来的这种张扬豪放有着些许不适,事实上,这都是香格里拉旅游业发展起来后形成的商业模式,藏民家只有主人——一名70多岁的奶奶是真正的藏民,从她对着活佛像跪拜时的神情姿态,能感受得出这才是真正的信徒,而舞台上表演三拜九叩、表演藏舞的,都是来自各个不同的族,并非真正的藏民。当然,实际上,藏传佛教本身也与汉传佛教有较大的区别,虽同属北传佛教(大乘佛教),因以前藏区地理环境限制,饮食主要以肉为主,吃素反而是一种奢侈,因而藏传佛教信徒并不戒肉,莫要说平民百姓,即是僧人也一样,不过在某些特殊的日子,则会有严格的规定,届时吃肉、吃热食都是不被允许的。

    篝火晚会几乎是藏民家访的标配,为表演者献上哈达,走出屋外,火焰已烧得正盛,所有素不相识的人围着篝火,手牵手唱歌跳舞,气氛瞬间达到高潮,虽然人群节奏混乱,却都乐在其中。

    第二天清晨,前往噶丹松赞林寺,本计划前一天下午前往,载我们的扎西称,当地办丧事一般都会在下午到松赞林寺,为图吉利,建议延缓至隔天,清晨朝圣也是当地的传统。松赞林寺有小布达拉宫之称,说不到西藏,到香格里拉亦能感受浓浓藏风,果不其然,在香格里拉,家家户户信仰藏传佛教,还有专门的佛教学校,传说中肉身可化为舍利子的活佛,便是通过佛教学校考试考上的,听起来似乎与传统的高考制度无甚差别,然玄妙传奇的舍利子,至今却依然无法用科学进行解释,这让他们多了一层神秘色彩。活佛离世后,无论是否能化为舍利子,都会被供在松赞林寺里,可以说,这里当之无愧是香格里拉最神圣的地方。

    清晨的朝圣路,安静而庄重。松赞林寺原未对游客开放,僧人全由当地人自愿供养,据说,当地将供养视为极其吉利的事,都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献出来,寺内所有诸如玛瑙、蜜蜡等都由当地人捐献,绝对是真品。后来,旅游业发展起来,松赞林寺对游客开放,政府开始给寺里拨款,僧人改由政府供养。此时尚未到开放时间,售票处甚至还没有人,松赞林寺一片寂静,未见游客,只有前来朝圣的信徒安静礼佛。载我们的扎西也是当地一名信徒,因团中其他人无意同往,我们便起了个大早,同扎西前往,这天他还带上老婆孩子,买了一条草鱼到寺里放生。寺庙都是建在高处(前面的龟山寺也是建在独克宗古城的制高点),因香格里拉本为高原,长长的台阶爬起来也是蛮累的。

    正中大殿之外,殿内供着诸多高大的漆金佛像,不允许游客拍照。藏传佛教的寺庙建筑顶部正中,都会有双鹿向法轮的装饰,寓意吉祥如意和坚强执着,佛教中有许多与鹿相关的典故,这里不一一展开。除了法轮,其它图案为胜利幢、吉祥结等藏八宝图案。殿内此时已有僧人往来,所谓入乡随俗,有别于汉传佛教耳熟能详的“南无阿弥陀佛”,在藏区,礼佛时则改念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咩(mēi)吽( hōng)”。

    松赞林寺大门,礼佛参观下来,还不到八点半,已经有稀稀疏疏的游客在等待售票处营业了。

    松赞林寺下的玛尼堆,其实不用到松赞林寺,在香格里拉,只要稍广阔的地方便可见到类似的石头堆,称玛尼堆,也称十万经石堆。这是源于苯教的灵石崇拜,藏族信众相信万物有灵,有生命和灵性的石堆,能把人们的祈祷声传递给神灵,保佑人们平安吉祥,因此,信众路过玛尼堆都要往上面添加石块,并默诵祈祷词,据说绕玛尼堆绕单数圈,信众的愿望便能实现。玛尼堆已经像是一种标志,屹立在香格里拉的各个角落,也不再是单一的古老的石堆,而是有多种崭新的形象,但其寓意不会因此改变。

    回归香格里拉的自然风光,海拔3625米的普达措公园是到香格里拉必去的地方,因垂直气候影响,这里集草原、山地、高原湖泊、森林、湿地、地质等景观于一体,牦牛、黑山羊、黑猪遍地,杜鹃花、酥油花、格桑花漫山。在这里柳树不再是尖叶垂柳,而是圆叶的高山柳,没有了随风摇曳的轻盈,竟认不出那是柳树;在这里树枝都长满“胡子”,它们是长松萝,只有在空气纯净的地方才能生长。如此之大的普达措公园恐怕逛上一整天都不够,不过近几年为保护生态环境,关闭了多个景点,只留下属都湖一个景点,如此半天即可走完,虽然最初遗憾未能逛遍,但走遍属都湖,却已是大大的满足。

    牦牛与鲜花,简直就是云南的代名词,这种世界上除人类外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可谓全身都是宝,藏民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普达措公园里的牦牛都是放养的,虽有野性,但并不随意攻击游客,绕着属都湖,几乎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即是不在,草地上的粪便也在提醒着人们,再狭窄的路,它们也来过,这是它们的地盘。

    一路还能遇到很多松鼠,有些还大大方方跑到栈道上来。

    这是藏民的晒草架,用于晾晒青稞的梗,是为冬天牛马准备的食物。

    虽然已经错过了最美的杜鹃花海,但普达措里依然少不了花的身影,若要看花,还是四月份来的好。这里的花品种实在太多太多,普达措里随行讲解的卓玛称,在这里,格桑花并不单指某种花,只要在山上叫不出名字的花,都可统称格桑花。

    长“胡子”的树枝,这些丝状的浅灰绿色植物是长松萝,当地人称为“树胡子”,是滇金丝猴最喜爱的食物。它们是地衣植物,能分泌地衣酸,将岩石表面腐蚀为土壤进行生长,因对空气质量要求极高,因此也被称为天然的空气监测器。

    地上是倒下的腐朽树干,抬头是高耸的苍天大树,一片原始森林,竟就在眼前。

    那边才是森林,不过几步,一片宽阔的湖泊赫然出现,若是天晴,属都湖想必很美。

    从属都湖下到公园入口,是弯曲的山路,车辆经过一片绿地,恰拍到一棵开得正盛的白海棠,树下一头牦牛低头吃草,远处是被绿树掩盖的高山,模糊的镜头下,仿佛一幅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云南之行3(香格里拉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zt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