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北方血统的我生活在南方快30年了,还是喜欢吃北方的面食。
吃米好还是吃面好?北方人和南方人发生了争吵。
其实米和面的营养成分总体相差不大,但吃米饭时往往营养摄入更均衡。
因为稻米和小麦均是典型的碳水化合物,对比各种营养成分的数值和种类的话,后者的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含量略高,是单项比赛中妥妥的冠军,但要是团队比赛,稻米则更胜一筹。
小麦是全谷物,保留了相对完整的谷粒结构,但大米在碾磨加工过程中,把糠麸舍弃掉了,而这些部位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
大米和小麦从中医滋补角度而言区别并不是很大,主要都是起到一个滋养脾胃的作用。
但是作为五谷,两者在我们日常饮食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米饭配合一定量的蔬菜、蛋白质往往就是营养均衡的一餐。
但面食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单独“扛起一餐”,什么油泼面、包子、馅饼、炒面、汤面等,虽然里面也有部分蔬菜和蛋白质,却常常只是为了色彩搭配、口感丰富之用,这些配菜在份量上更是远小于面食份量。
米饭适合更多人,选择米饭更易控制碳水摄入量,也更不易过敏。
喜欢吃面的人,相比于喜欢吃米的人,胖的风险更高,尤其对男性而言。
“100g生米和100g的生面粉热量几乎一样,但做成主食后,因为大米更能吸水膨胀,所以做熟了之后,热量密度更低,100g的蒸米饭热量仅为同等质量面条和馒头的一半。
在饮食方式上,米饭不仅更注重膳食搭配,而且除了炒饭、发糕一类,常常我们吃时比较纯粹,糖油盐摄入更可控。
但对于面食来说,让你欲罢不能的大多添加了较多的糖油盐,比如炒面、肉包、煎饼。
小麦中的麸质蛋白主要分为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前者黏,后者弹,在发酵后能够增加面点的弹性和韧劲。
对大多数人来说,麸质是很普通的蛋白质,进入身体后就可以被分解为身体所需的氨基酸。
有一小部分人在摄入麸质后会引发过敏反应,称为麸质过敏,具体又可分乳糜泻,非乳糜泻的麸质敏感和小麦过敏。
这类过敏临床表现多样,包括消化不良、腹胀、慢性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甚至是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
大米过敏是非常罕见的,从这个角度而言,选择大米作为主食的风险更低。
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吃米还是吃面从来就不是一个单选题。
“不同的食物会提供机体不同的营养素,选择多种多样的食物,合理搭配,才是健康饮食的基础。
我们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坚持每天一餐米饭,一餐面食吃。
但是每次都吃得太饱了,先生已经很多次建议吃少点吃少点。
可被撑大了的胃还是没办法改变。
后期会慢慢减少,力争做到科学饮食和养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