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也会从自己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事物,这样一来,每个人都会看到不同的事物现象。对每个个体而言,尽管他们会以不同的模式、不同的理解方式和不同的清晰程度认知共同的意识对象,但在实际感知、实际记忆等领域仍然不尽相同。
所以我们经常把别人周围世界和自己的周围世界看作同一个世界,因此很多时候就会出现认知不对称性,因为是我们看到的世界的方式不同而已。
很多人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喜欢争论谁对谁错,其实无所谓对与错,关键是我们的隐含假设是谁对了,谁就有理由不用改变了,但往往错了的一方未必会改变。
事实是谁痛苦、谁先改变,这是德国心理学家马海灵格在《谁在我家》专著中提出的黄金法则。
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别人拿结果,但是人与人之间往往有着认知偏差。如何让彼此不同的个体都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呢?
第一,一定要共同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正如西方经常会用一只船队来比喻一个组织,只有大家都有共同的目的地,团队成员才能齐心协力。
第二,一定要有背靠背的信任。一个船队一起乘风破浪前行,彼此托付的是生命安全。如果团队成员都心怀鬼胎,想着如何独自占有藏宝图,那么是无法到达终点的。
第三,一定要信息透明。每个个体的理解和认知都有所不同,一定要全信息呈现,才能让每个成员快速决策。当然学习混沌的思维模型,可以帮助组织实现认知同频,找到组织认同的语言和决策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