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作者: 简书小林 | 来源:发表于2023-08-10 11:02 被阅读0次

看见是一种感觉,用心感,用心觉,觉字下面一个见,就是觉见。

启用觉,自性本明主即在。妙不可言。能量随即转动。日常得几例:

昨天上午与同事聊天,谈到一次招生会上我妈妈发言,非常强势和咄咄逼人,由此可理解我的轴和僵硬从何而来,有时会关闭自己。我听到这些内容时反应很紧张,想找原因解释,又想找理由安慰自己(丁亮老师说如果一个朋友交了十年,从来没有指出你的缺点,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然后我试着看着这些紧张的升起,试着和这些紧张在一起。过后还时不时想起这个情境,再和这样的紧张反应待一会。你会发现,除了有个紧张的我,还有个能看到我在紧张的“我”在,这个“我”的看见,能让我把一直化不掉的能量慢慢化开,看到它过去。我一次次的想起,能感到这个紧张的能量越来越弱,在觉见的自明下,这个意念引起的身体能量的反应在转化,是为体证到了。

昨天下午去水库游泳,游了大概一公里。脚趾抽筋了,身上带了跟屁虫,并不十分担心害怕。我试着和抽筋的感觉在一起,我放松了,抽筋慢慢过去了。如果没有跟屁虫,我一定心慌意乱,身心紧张,溺水就会发生。如果身心放松,我也并没有借助跟屁虫休息,抽筋就过去了。放松让能量更快转化。

今早听丁亮老师网课经典导读同学分享。林娟说借助李清照的《声声慢》走进和觉察自己的愁,再走出来的时候就不愁了,化了,因为它是空的。我突然醒悟,喔,一些东西会化开,原来是因为它是空性的,又想起杨硕成老师的课,这些东西是没有自性的,有成住坏空的过程。这算是一点悟空了。

人要长大,要敢把自己放出去体证,给能量流转的机会。头脑总是二分,就总是给自设限,也是设陷。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痛了就承认自己痛了,不要骗自己。痛的地方,正是自己可以长大的地方。人生一遭就是来地球学习的,人有缺点很正常,就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相信自明的“我”,正向正念直面痛点,把心打开就是件开心的事。我们的心就是光明心。

罗革凼记

湖光山色夏意浓,

水波荡漾不知愁。

嘻笑怒骂皆得趣,

轻风拂面心也柔。

相关文章

  • 看见《看见》

    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看见》就像远方的一个老朋友一样,过段时间,就...

  • 看见?看见!

    喜欢柴静是从高二那年,看过一篇关于她的传记,从夜色温柔那个“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开始,直到非典,到《看见》,到“穹...

  • 看见《看见》

    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看这么多遍。我说,也不知道为...

  • 《看见》看见

    这又是一本搁在书架上两年的“老窑”。之前也好几次的翻开过,但就是读不下去。只读了一段开头,迄今为止我都十分喜欢这段...

  • 看见《看见》

    粗读《看见》,深思于关心人的新闻,感动于跳动着的活着,恐惧于真实的万钧之力,惋惜于灰头土脸的山西,沉默于边缘和创伤...

  • 看见《看见》

    总喜欢围围巾,齐肩短发,大眼睛盯着你忽闪忽闪,似乎是在诉说着什么,声音很沉静,没有什么...

  • 看见《看见》

    或许柴静的《看见》大家几乎都听过,但是我不清楚是不是所有人都看过,而我也是在一直对自己说:要找时间看一下这本书。但...

  • 看见《看见》

    上个月,在某公众号上看到刘心武将《金瓶梅》和《红楼梦》一块提起,说《红楼梦》对《金瓶梅》有所借鉴,还说《金瓶梅》的...

  • 看见《看见》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来自于一位敢于报道真相的记者、主持人,也是《看见》的作者——柴静。《看见》...

  • 看见《看见》

    断断续续,终于把柴静的《看见》看完了。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社会上的百态人生和柴静的心路历程。如同一面镜子,在看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xz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