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阳明说,知行须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的时,只说一个知字,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字,自有知在。行之精察明觉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
何以古人,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字?只因为这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一个知方才行的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的悬空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的真。
知行,不论怎么说,都是二者不可或缺的。知而不行,行而不知,都是有问题的。二者可以成螺旋上升的状态而存在,反复促进,而不能说哪个能先达极致。于一般人而言,知一点行一点,行一点再只一点,不断前行就好。不空谈,亦不蛮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