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医生的除夕之夜:感恩与追责

作者: 鹿溪Lucy | 来源:发表于2024-02-23 02:06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1

“叮呤呤…”下午六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声突然响起,打破了除夕夜的宁静。

这是魏蓝回国以后的第一个除夕,因为父亲已去逝多年,母亲在美国定居,而她被儿时的伙伴韩星河邀请在家里吃团圆饭。

诺大的别墅,只有他们两个人。韩父韩母去了爷爷奶奶家,保姆也放假回家,星河亲自下厨,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期待与魏蓝共同迎接2024年的到来。

“谁的电话?”星河很纳闷,在S市,魏蓝已无亲无故,谁会在这除夕夜给她打电话呢?

“一定是医院打来的,有急诊。”魏蓝猜测着,迅速接起电话,果然是值班医师小林打来的。

“魏医生,急诊收治了一个急性脑梗的病人,可能需要紧急手术治疗。请问你在哪里?能尽快赶来吗?”

“好的,我半小时内赶回医院,你们先完善相关检查,做好术前评估。”魏蓝果断地回应,挂断电话后拿起外套。

“我送你。”星河立刻起身。星河家虽然离医院不到半小时车程,但这是个别墅区,考虑到公共交通不方便,他决定亲自送魏蓝去医院。

魏蓝抱歉地看着一桌子菜,星河笑了笑:“没关系,等你忙完了,我们回头再吃。”

途中,魏蓝了解到病人的情况:一位81岁的老年女性,中午两点睡午觉后,下午五点准备吃晚饭时,被发现躺在床上无法应答,家人急忙呼叫120送到医院。在急诊已经完善了头CT及核磁共振检查,明确为急性脑梗塞,血栓堵住了通向生命中枢的一根主要血管,如果不立即做介入取栓把血管开通,患者将会有生命危险。

更重要的是,患者年龄较大,整个血管状态比较差,血管的走向就象山道十八弯,迂回曲折,导管伸进去非常困难。

魏蓝师从美国神经介入大师Achim,一位中规中矩的严谨的德矞美国人,虽然美国的病人量没有中国多,但她接受了德国人严格到刻板的手术规范化培训,一招一式,既娴熟又稳准,因而回国不久,就被医院委以重任,成为神经介入小组的主要骨干。面对如此复杂的病例,她深知责任重大。

星河将车停在医院门口,问道:“什么时候来接你?”

魏蓝果断地回复:“等我电话。”

2

她迅速进入导管室,助手王恒正在紧张地做手术前的各种准备。魏蓝快速洗手消毒,戴上手套,穿上铅衣,投入到紧张的手术中。

患者的血管状况极差,迂回曲折,给手术带来极大的困难,王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尝试多次,仍无法将导管送入梗死区域。

王恒看到魏蓝,如释重负,让出主位。他告诉魏蓝,家属经济状况很困难,所以只能用便宜的国产导管,质地较硬,不敢用力推进,担心穿破血管。

魏蓝接手后,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成功将导丝送入血管,顺利通过了迂曲部分,准确到达血栓处。

王恒佩服的赞叹道:“妙手啊!”他们很快吸出了一大片红色栓子,经过多次抽吸,血栓被清除了,患者的血管终于开通了。

这时魏蓝已经满头大汗,她脱下笨重的铅衣,稍作整理后来到家属区,向正在焦急等待的家属介绍了手术情况,告诉他们手术很顺利,但生命应无大碍,患者是否遗留后遗症,还需继续观察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家属们感激涕零,医生在大年三十晚上救活了他们的母亲,让他们感动得无以为报。

魏蓝换上外套,走出医院,这时已经晚上十点钟了,街道两旁的红灯笼与灯光交相辉映,沿街的店铺都提前关了门,五彩斑斓的窗花和春联贴在门上,散发出温馨而详和的节日气氛。

街道上的人已经很少了,还有三两个夜行者也步履匆匆往家赶。魏蓝拿出手机准备打电话给星河时,这时她的电话铃声恰巧响起。

“魏医生,骨科有个术后患者突然中风了,可能需要急诊手术,能不能去看看?”

魏蓝没有片刻犹豫,立刻赶到住院部十楼骨科病房进行会诊。

患者康福是一位67岁的老年男性,因左膝盖疼痛,刚进行了膝关节置换手术第三天,下午两点时,他突然不能言语,且右侧肢体不能活动。

魏蓝询问骨科的管床医生李明“头部CT做了吗?”。

李明一直在旁边陪同,回答道:“做了,CT未见异常,已经排除了脑出血。”

魏蓝点了点头。中风在医学上又被称为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两者的症状和体征相似,因此需要做头CT检查以进行鉴别。

魏蓝又转向患者儿子康涛,他大约三十多岁,身材削瘦,看起来精明能干,一副不好惹的样子。

“请问,你父亲以前患过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吗?有没有中风过吗?”魏蓝问道。

3

康涛显得有些不耐烦,他父亲突然中风,他希望医生尽快治疗,而不是反复询问。

李明为了缓解紧张气氛,接过话头说:“我们已经了解过了,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但平时都服药控制。他没有糖尿病和冠心病。不过,他曾经患过三次脑梗,最后一次在三个月前。”

康涛在旁边催促着:“医生,快点治疗吧,我爸爸都不能说话不能动了。”

魏蓝刚从国外回国不久,但对于这种情况已经司空见惯,家属往往对医生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病情能立即好转,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然而,医生首先需要充分了解病情,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与评估。

魏蓝继续查看病人,只见患者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不振,他接受手术的左腿肿胀得厉害,已经开始蔓延到臀部了。

李明解释道:“这是手术后的正常反应,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这些血肿会自行吸收。”

魏蓝作出初步判断,对李明说道:“先给他抽血急查血常规和血型,然后迅速安排头部的核磁共振。”

李明马上开出医嘱,护士迅速抽血送检,随后魏蓝和王明陪同患者前往放射科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途中,魏蓝对康涛详细解释了病情:“根据你父亲的情况,初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我们需要通过核磁共振进一步确定梗死的具体位置、大小以及脑部血管的状况,特别是是否有大动脉的闭塞,这样我们才能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康涛面带疑惑:“治疗方案现在还不能确定吗?刚刚骨科医生说,可以做介入手术治疗。”

魏蓝耐心的解答道:“急性脑梗死在发病六小时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但考虑到你父亲刚经历过大手术,这是静脉溶栓的禁忌症。”

李明也显得有些焦急:“那取栓呢?不能做吗?”

魏蓝冷静地看着李明,回答道:“只有在大血管发生急性闭塞的情况下,介入取栓的方法才适用。所以,我们现在急需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明确是否有大血管闭塞。”

听到这里,李明不再说话,他和康涛一样感到焦虑,如果不能及时缓解患者的病情,他担心康涛会不断找他麻烦。

4

康涛是家中的独子,他在步行街经营着一家门面。如果父亲因瘫痪而失去自理能力,他不仅要面对生活的巨大压力,还要照顾父亲,这无疑会给他带来沉重的负担。

更让他感到不解和愤怒的是,他父亲只是因为膝关节疼痛来到医院,却意外失去行走能力。他不相信骨科医生所说属于正常的并发症,反而怀疑是医生处理不当所致。

此时,他的情绪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随时都可能失控。

尽管魏蓝表现得沉着自信,康涛仍然对她的话将信将疑,他觉得医生都缺乏医德,只会推卸责任。

然而,他默默的记下了魏蓝说出的每一句话,打算事后咨询更多的专业人士来验证她的说法。

没过多久,患者的核磁共振结果便出炉了,明确显示未急性脑梗死,其特征更倾向于由低灌注引起供血不足导致的脑分水岭区梗死,而非大血管闭塞所引发。

血管核磁共振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患者并未出现大血管闭塞,但是四条主要的大血管均有严重的狭窄。

这时骨科病房的护士打来电话:“检验科报了危急值,血常规结果提示患者有重度贫血。”

考虑到患者入院时的血常规是正常的,这说明手术后失血过多。结合患者本身的脑动脉重度狭窄,导致了脑血流灌注不足,进而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引发了脑梗死。

基于以上判断,魏蓝认为患者无需进行介入手术治疗,而应接受输液,输血等保守治疗及康复治疗。

魏蓝把自己的判断打电话向科主任钱塘做了详细汇报。钱塘是市内享有盛名的大主任,以严苛著称,如果哪位医生出现低级错误或不认真写病历,他会毫不留情的批评或臭骂一顿。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当医生,别总想着追求显赫的成就和出人头地,只要你们保证一辈子不犯重大医疗事故,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钱主任沉稳地说:“我同意你的判断,但听说这个病人后台很大,刚刚院长给我打过电话了,希望我们谨慎处理。你要耐心、细致,抽丝剥茧的向患者解释清楚。”

5

魏蓝再次和康涛解释,患者目前的情况,不适合手术。康涛绝望的怒吼道:“不适合手术?那就是没希望吗?他就很难恢复了,不是吗?”

他愤怒的望向魏蓝:“你有什么权利宣告他的死刑?你们没有办法,你们算什么医生?你们面对我父亲现在的样子,能够问心无愧吗?”

魏蓝迎着他的目光,认真地说:“我只能代表自己,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他的眼光黯淡下来:“我父亲只有六十七岁,一生辛苦操劳,还没享过我的福。为什么会成这样?我真后悔让他来这里做手术。”

李明深信魏蓝的判断。自从魏蓝加入医院以来,他听到过很多关于她的传闻。

当初,神经介入科引进一位留学美国的美女博士,在医院的单身狗中引起了轰动,许多人对她心生憧憬,跃跃欲试。然而,尽管这位女博士容貌出众,却是个不苟言笑的冷美人,对任何人保持着疏离和冷淡的态度。这种态度,让许多热情的心望而却步,知难而退。

但在对待病人方面,魏蓝却极具耐心,周到而细致。特别是她的介入手术,稳准狠,堪称一绝,即使是神经内科骄傲自信的神刀手王恒,也对她赞不绝口,甘拜下风。

李明感到有些后怕,按照魏蓝的分析,即使康福的骨科手术做得再漂亮,手术后的处理可能也存在一些瑕疵,而康涛一定会紧紧揪住不放。

他赶紧打电话向骨科主任黄海汇报。黄海不久前刚提拔为骨科主任,还在试用阶段,他不希望在这个关键时期,科室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即使有纠纷的苗头,也要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黄海考虑了一下,打电话给钱塘主任:“钱主任,我们骨科有个病人做了膝关节置换术后,突然发生了脑梗死,家属要求介入手术治疗。如果你们科医生做不了的话,能不能去外院邀请一位专家过来?”

钱主任不动声色地回复:“我刚刚已经听了魏医生的汇报,她认为现在的情况不适合手术。她的业务能力在我们科首屈一指,如果你们坚持认为需要手术,并相信其它医院有能力处理,那请你们直接将病人转诊。”

黄主任被说得哑口无言。目前最重要的是尽快抢救病人,如果因为转诊而耽误了抢救时机,那他黄海就算长几个脑袋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6

魏蓝刚刚把患者转诊到神经内科,准备进行保守治疗。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是钱主任打来的。

他语气严肃地说:“魏蓝,刚刚接到领导电话,说患者有位家属是市电台的记者,已经投诉到院长那里,他们要求我们不计任何代价抢救患者,如果医院有任何过失,他们一定会追究到底。”

魏蓝听后,自信的回应:“主任,请放心,我们的处理方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钱主任似乎有些迟疑:“魏蓝啊,你还年轻,有些事情可能还不太清楚。根据目前的情况,骨科的处理方式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医院希望我们能顾全大局,为患者做一次手术,就算我们尽力了,也能给家属一个交代。”

魏蓝感到有些疑惑:“主任,那我们应该做什么手术呢?取栓吗?可患者的情况并不适合这种手术呀。”

钱主任无奈地笑了笑:“实话告诉你吧,这是领导的意思。他们担心那位记者会借题发挥,乱写乱报道,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

魏蓝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坚定地说:“主任,我明白您的意思。但作为一名医生,我不能违背医疗原则,也不能违背手术适应症。如果手术后患者出现意外,那我们的责任更大了。这种手术,我真的不能做!”

钱主任听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叹了口气:“小魏,我能理解你的立场。但你要作好思想准备,可能会面临各种审查和质疑。”

魏蓝坚定地回应道:“主任,谢谢您的理解,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医疗原则,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当魏蓝离开医院时,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四处鞭炮声震耳欲聋,天空中的烟花如同盛开的花朵,五彩斑斓,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魏蓝情不自禁地双手合十,祈祷新的一年能带来和平、健康和幸福。

星辰的车停在医院门口,他从车里走出来,笑着对魏蓝说:“你还信这个呀!”

魏蓝睁开眼睛,认真地说:“我只是想沾沾喜气。”

星辰问道:“怎么了?今晚有什么不顺利的事吗?先上车,外面冷。”说完,他温柔地将魏蓝拉进车里。一股暖气扑面而来,魏蓝顿时感觉到车内空调的温暖。

魏蓝脱下外套,沉思片刻,然后说:“今晚,我既感到顺利,又有些不顺利。”

7

接着,她把今晚遇到的两个病人的情况详细地向星辰描述,特别是钱主任那句“可能面临各种审查和质疑”让她感到担忧:“我反复想过,我真的没做错什么,他们会怎么对待我呢?”

星辰轻轻握住她的手,安慰道:“别担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记得你当初选择学医的初衷。”

魏蓝点点头,眼神坚定地说:“是的,我选择当医生,就是为了治愈像我爸爸一样生病的病人。”

魏蓝的爸爸从小就命运多舛。四岁时,他的爷爷因肺结核离世,奶奶含辛茹苦地将他养大。然而,由于奶奶忙于劳作,忽略了对孩子身体的照顾,导致他从小身体就很虚弱。

    十几岁那年,他不幸染上伤寒,高烧不退。奶奶虽然心疼,却无钱为他看病,只能默默流泪。幸运的是,一生未婚、吃斋念佛的二爷爷及时将他送到医院,才保住一条性命,但从此落下怕冷的病根,即使在夏天也需要盖被子。

后来,魏蓝的父亲因工作繁忙,经常熬夜写材料,身体每况愈下,经常无缘无故地晕倒。终于有一次,他晕倒后再也没有醒过来……

星辰紧紧握住魏蓝的左手,鼓励她道:“那就对了,开心起来,我们一起迎接新年。”

是啊,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希望和起点。魏蓝和星辰一起,在烟花的绽放中,决定放下过去的困扰,满怀希望地迎接新年的到来。他们相信,只要坚持初心,坚定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本文系胡乱编造的故事,参与书香澜梦主题征文第16期活动

相关文章

  • 生命有价

    追责与赔偿同等重要。法律追责,能压制膨胀的野心,戒除对后果的无视与推卸,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应得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 追责

    一个村里有人死了,办酒请了一条龙,结果出现食物中毒,明珠作为分管食药监的领导,竟然要被追责,明珠没弄明白一件事情:...

  • 追责

    这是一件简单而又复杂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子的:关于一本画册需要硬壳封面线装装订,我们公司做不出来需要外发问成本。 老...

  • 追责

    一中年男子在住宅小区通道上自己倒车不小心,撞到人行道上堆放的石块,车受损了,要求店主赔偿,店主认为没有责任,两人发...

  • 老板追责

    黄老师走的当天下午五点,老板又开会了。 每次接到开会通知,我总是行动比较快,很少落在后边。 来到小会议室,只有老板...

  • 追责吗?

    疫情当下,人性确实有点扭曲,这几天可能是世卫组织大会,又一次中国成为了焦点,跳在台前的是澳洲,躲在幕后的是老美,追...

  • 深圳街拍 一

    版权所有,追责自负!

  • 感恩、担责与悟道

    一 感恩人生的小确幸 约三、四十年前,毕业于某大学中文系,并有个绿颜色塑料封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士证。说实话,一...

  • 反追责文化 - DevOps

    "DevOps 最关键(重要)的一环是建立文化,Devops 的反模式——追责文化"。 不追责(罪责),而主动担责...

  • 慈母思维的人是如何思考审计追责的?

    001背景介绍 最近部门几次开会都在讨论关于《审计追责办法》修订的问题。关于审计追责的范围,我和同事展开了激烈的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女医生的除夕之夜:感恩与追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gg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