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退10年以前,焦虑这个词似乎多用在:孩子升学,父母焦虑;找不到对象,父母焦虑;看病难,焦虑;或许还有企业家为了事业而焦虑,但绝非像这几年一样,几乎人人焦虑,天天焦虑。焦虑一词的频繁程度,已经赶上了天天见的大宝。
我的闺蜜们大多数也都是整天焦虑着。
闺蜜小庆,30岁了,还没有结婚对象。天天焦虑,最近说头发都开始狂掉了。
闺蜜小英,已经是凑成一个好字,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可是为了带孩子,不得不暂时离开职场。每次聚会的时候,一脸对未来能否再重返职场的担忧。
闺蜜小秀,家在内蒙,只身来北京上学工作打拼10多年。只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靠自己的努力,能在北京买一套小房子,有自己的栖身之地。然而日益飙升的房价,让她想买房的愿望彻底破灭了。今年年初,她告诉我,她太累了,也太失望了,她觉得这10多年什么也没有留下。在多年焦虑之后,她决定回老家。虽然在北京月薪上万,回家可能只能挣不到5千块,但至少她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家了。
闺蜜小薇,已婚,房、车都齐备了。在一家效益很不错的国企已经做到了部门小领导。按理说应该不焦虑了吧?但她却是我们中间最焦虑的,天天跟我微信:今天给我推荐"得到" APP,说一起学吧,不学压力大;明天让我听“逻辑思维”,说一天也不能落;后天又说要想去读个EMBA,要不失去竞争力了。每天连吃饭看了一集电视剧都内疚,觉得浪费了时间,简直是压力山大。
每次聚会,我安慰完这个,那个又开始诉苦。现在的聚会绝大多数是开场欢喜,中场比惨,后场想逃。对于我这个从来就吃得香睡得饱想得少的人来说,真是不太能理解。
直到去年,我们公司新上任了一位铁腕领导。她要说往东,但凡有人站出来说一句:您再考虑考虑吧,东边路途艰险呀!那这人离卷铺盖走人也就不远了。由于公司战略的转换,公司所有人的工作都加重了很多,新领导还格外地严厉和刻薄,老员工们都苦不堪言,私下里讨论的焦点都是如何能把这位铁腕领导赶下台。而让我们非常意外的是,本以为最不能吃苦的90后员工们,却迅速调转想法,很快顶了上去。他们加班没怨言,工作积极性高,思想富有弹性,还经常有超出我们的新思路新想法,深受新领导的赏识。
而平心而论,我也必须要承认他们的优秀。由于工作量大,人手紧缺,我经常要为公司招在校的实习生。现在实习生往往多是95后了。有一次,我们招了个来临时帮忙的大三学生,当时正赶上同事电脑坏了,而IT又不在。新来第一天的小女生,三下五除二就给修好了。当时我非常惊讶,因为在我的刻板印象中女孩大多不擅长IT,而她的专业也与IT无关。后来她告诉我,她很小的时候就参加过编程大赛,对IT的东西有所了解。当时我心想,这何止是有所了解呀,简直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90后的崛起带给我们很大的压力,他们不但有我们当年初入职场时的激情和活力,他们还有比我们更广泛的见识以及自带的互联网属性。他们是如此地适应这个互联网时代的节奏,完全不用刻意学习和调整。如果说这些还不足以让我感到焦虑,那么下面这个事情,真是压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今年三月份,我为了挽留一位要被开除的老员工,顶撞了铁腕领导。当时我内心也有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冲动,我心想,凭我也有多年HR工作经验了,把简历挂在网上,应该也会有不少猎头来找吧。到时候谁还留住这伺候你!结果,等了一个星期,乏人问津!我带着失望、无奈、担心和焦虑继续灰溜溜的在公司上班,顶撞领导时的底气全无!
那段时间,我突然开始出现睡到半夜三点多会醒,有时右眼下面的眼轮匝肌跳个不停的各种症状。这是从来没有在我身上出现过的情况。
我知道我也开始焦虑了。
我在焦虑什么呢?是担心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了沙滩上?担心我们要被90后取代?知识大爆炸的负面效应?还是,我开始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了?
这种焦虑迫使我不得不开始认真思考。
我发现我的焦虑是一种对自己和对社会环境综合评估后,深深感到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在极速下降后的自卑导致的!
我问自己:你多久没有看过书了?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写文章了?曾经说过的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承诺呢?从何时起,看书被追剧所替代?曾经想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呢?从何时起,已改成平平淡淡才是真?曾经怀揣的各种梦想呢?从何时起,早已丢到了脑后,过着温水煮青蛙一样的日子。
我们从小都学习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可是长大后,依然是绝大多数变成了那个我们都曾经嘲笑过的兔子。人生的赛道不是在高考后就结束了,人生的赛道就是人的一生。
是这次的焦虑,让我找回了我自己。心理学老师告诉我们,适度的焦虑会激发你的斗志。确实如此,我有一种被逼到绝境,必须要反击的感觉。
我又重拾看书的爱好,开始踏踏实实地弥补我这些年落下的知识;我报了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开始学习心理学;我开始重新做我的职业规划,我开始锻炼思考力,我又开始写文章了......
我发现当我行动起来,我的心态就发生了翻天覆地地改变,我迅速恢复了积极阳光的心态。当知识不断填充进来,整个人都充实了,内心渐渐踏实下来。而焦虑则被思考和知识的输入挤压得越来越没有空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消失殆尽了。
具体来说,我的办法是以周和日分别为单位,采用管理学里的PDCA戴明环法来计划和检视自己的成长。PDCA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djust(纠正)的缩写。
首先我会以周为单位,来制定本周的学习、工作等计划。比如:本周我计划看一本知识管理方面的书,写3篇文章,每天学习英语一小时,仔细学习一章心理学知识并做脑图。
然后,我把周计划细化到每一天。早上起来先做当天的计划,晚上睡觉前做检查,并且写反思日记。
最后周日,再检查一周是否完成了周计划,收获有哪些,不足有哪些,以及如何改进。
自从施行这套方法以来,我发现我做事更有章法,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尤其是每天的反思日记,让我在学习的同时也加入了很多思考,学习不只是为了消除内心的焦虑,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其实,人最怕的并不是焦虑,而是没有压力。
记得在我刚进入职场时,我身边有位大姐,我们都尊称她为娟姐,她是较早进入外企的一批人。那时的她,举手投足都带有我们在职场电视剧里看到的那种外企白领的范儿,精致、小资还带着点微微的傲气。但是她对工作早已失去了耐心和兴趣。每次来了新人,她都会把自己的工作多分些给新人去做,工作上能偷懒就偷懒,完全在职场上混起了日子。当时与我一同进公司的同事,经常在背后讨论娟姐。也有人幻想着,等在公司工龄长了,我们也可以像娟姐一样舒服,一样指使新人去多做事。
可好景不长,现在公司面临的都不仅是行业内的竞争。有的行业从朝阳到夕阳,也几乎是几年之间的事情。现在再见到娟姐,她已经没有了昔日的潇洒。据说公司裁员,她早就没有小助理了。凡事必须亲力亲为,工作量比以前多了好几倍。如果跟老板抱怨工作多,老板很乐意她主动提辞职,再招个年轻能干且薪酬低的人来替代。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到娟姐的岁数,才开始懂得焦虑。而现在开始行动,一切都还来得及。
我想说:不要怕,用焦虑唤醒你的小宇宙!你会看到一个无比强大的自己!
昨天的焦虑,今天的行动,将成就明天更加优秀的你!
25-35
http://www.jianshu.com/p/870c50a273c8?utm_medium=index-banner&utm_source=deskto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