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到年根底下越要掰着指头算日子,因为春节是华夏子孙最重要的节日,每个人都对过大年充满了不同的期待。老人惦着儿孙满堂来磕头,年才有味;孩子觉得能穿身新衣服,顺利讨到压岁钱才算过年。而我作为一个喜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记忆中最浓郁的年味就是食物的味道。中国那么大,各地过节的风俗不尽相同,但终归离不开一桌丰富的年夜饭。
过去,老兰州人往往从腊月就开始带着采办年货准备年夜饭了。因为要准备的东西很多,首先便是零嘴。大家在年夜饭前凑一堆总不能“干等吃饭”,是不?干果蜜饯自然不能少,不仅小碟子小盏子都得装满了,还得把桌子铺严了。所幸兰州是瓜果之乡,这类小零食种类实在多,随便去选选也能凑够一桌子。旧时大户人家的排场我不晓得,但是现在普通人家最少也得准备七八样才像话。标准的配置通常是干果四种,蜜饯四种。四干果中必须得有正林牌的大板瓜子,要半湿的那种最受欢迎,其次是干炒的南瓜子、奶油的夏威夷果和香甜的巴旦木。四蜜饯首推的就是甘草杏,用甘草浸过的甜杏子酸甜可人,入口生津,其次多半是红彤彤的圣女果干、绿莹莹的葡萄干和黄澄澄的金橘干。其余水果、糖果,香烟等也要提前买好。
舌尖上的年味—老兰州的记忆其次就是准备年食,这不光是准备年夜饭一顿饭,而是要准备到出正月十五的所有主食。于是从腊月二十八一直到年三十,你会发现家家户户的厨房都飘出炸油饼子、油果子以及蒸花卷馒头的香味。我奶奶每年到这个时候都能做出一脸盆油饼子,一脸盆油果子和满满一水缸馒头花卷!真是没有一丝夸大,真正是一缸!我依稀记得小时候去取花卷的时候,个子太小都够不到缸沿。奶奶不仅数量做的多,而且还做的细。油饼子必须要划齐三道口,两道绝对不行;油果子肯定要放蜂蜜,扭出来必须浅色深色对半开;花卷也要做三种,放苦豆子的,放姜黄的和原味的;就连最普通的小馒头也要一个一个占着红曲点上一个红点才算好。如果你劝她别这么麻烦,她立刻会说:“还没有让你做花馍馍哩。”
舌尖上的年味—老兰州的记忆除了面食,要提前准备的还有肉类。在南方买肉通常是一条两条,一斤两斤的买,而在北方你去年货市场买肉一定要豪爽,张口不说要半扇子肉以上的,我劝你还是别开口了。西北人爱吃肉也会吃肉,买回来的牛羊猪各有所用。牛肉连骨全部下锅煮汤,秘制的调料不仅可以去除牛肉汤的膻气,还可以让牛肉更加酥烂。煮好的牛腱子肉往往就是年夜饭的头一道凉菜。羊肉要取后腿肉剁馅,这是为大年初一的羊肉饺子准备。猪肉则首取五花肉,一定要带皮,配上王致和的玫瑰腐乳,做成兰州人尤其爱吃的“糟肉”,那一碗真是油光红亮,咸鲜味美。通常各家一做就是五六海碗,人口多的做十几碗也不稀奇。除了“糟肉”,还有大蹄髈去骨做的“扣肘子”,三黄鸡做的“麻辣鸡”等等,这些提前做好用海碗装起来的肉食,兰州人统一叫它们“扣碗子“。一来这样的加工方式可以使肉类在二次加工时更入味软烂,二来是方便各家招待过年期间来拜年的亲朋好友做下酒菜。因为北方拜年讲究进门喝酒,只要来拜年,不论白天晚上,进门总要小酌两杯,这个时候肯定要酒有菜,扣碗子只要上锅一热,十分钟就可以上桌了,非常方便。因此打开各家的冰箱,你会发现过年的时候里面摆的满满当当都是各类扣碗子。
舌尖上的年味—老兰州的记忆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正式的年夜饭开桌。除了提前做好的年食,新鲜的鸡鸭鱼肉,蔬菜肉蛋都轮番上阵。但是无论你酒菜吃的多饱,最后一定要吃一口臊子面。这是象征长寿,象征幸福绵长的臊子面。和陕西的岐山臊子面不同,兰州的臊子面已经融合了当地的口味,不突出酸辣,彰显的是咸鲜。首先臊子由猪肉、香菇、胡萝卜、豆腐、黄花、木耳、土豆切丁而成,翻炒后加肉汤打底,最后撒上绿油油的菠菜,可以说是色香味俱佳!这里的面条用的不是久负盛名的兰州拉面,而是要用手擀的面条,用大刀切的又细又长,再裹上一层薄薄的棒子面,出锅后口感异常顺滑。能让我想起家乡味道的面条,一是牛肉面,二就是这口臊子面了。
舌尖上的年味—老兰州的记忆吃过了年夜大餐,还有初一的饺子,初二的拉面,初五的搅团,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的元宵,整个年才算过去。这期间,你可能会一直浸淫在各种美味当中很难自拔。其实现在这些美味平日里也都能吃到,但是在过年的时候,伴着浓浓的年味吃,绝对是另一个味道。人说“过年期间胖三斤”,确是如此,因为有爱有美食,不胖真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