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游日录
乙亥春二月起 丙戌春三月止
(射洪下学人杨甲仁愧庵自验,赤城叶光宇心田 男兴先恒如 昌先道生重梓,侄茎先仙根 发先节之同校)
太极之妙,吾无闻之,盖无人言之也。孔子之言,言其迹耳;庖犧之画,画其象耳。而其所以然则至密也,然而平常也。悟得透,认得真,连太极也不必言。悟性曰:“言得,闻得,便不是太极妙处。”
造化人身,自然阖辟。阖而辟,辟而阖,无动静可分;阖即辟,辟即阖,无机缄可寻。夫子是就变化屈伸处指点。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皆太极之“易”、太极之“简”也;“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皆太极“知”之、太极“成”之也。
康熙三十四年夏四月,至吏部过堂,会各省诸同人于大堂上。甲仁曰:“人生百年只同一息,一息若不真,百年成醉梦。甲仁,蜀人也,今应中书之文来游京师,与诸君会,借此良辰以通消息。诸君须大拓胸襟,高着眼界。吾人顶天立地,谁是我‘悠久无疆’者?何处真见得‘大行不加,穷居不损’?若果见得,则隐不徒隐、显不徒显,尧舜君民分内事耳!以此燮理一身,即以此燮理九有,参赞神猷,辅相皇极,功业皆德业也。中书岂异人任哉?否则勿论不得,即得亦负疚良多耳。”诸同人唯唯,问予:“平日所师友者何人?”甲仁曰:“予不肖四十年前得亲炙洧[wěi]川丽虚刘夫子,三十年来又得闻耻庵杨子、中孚李子,曾见其书焉。今不远数千里而来,愿以其夙所体验者而参正之,此仁游京师意也。”诸同人唯唯。
夏五月,会行人罗子西溪。西溪,南充人,以孝廉尹孝丰,有实政,升行人。直质耿介,十载不还,今予假归。西溪学于少海任子之门,少海游姚江之门。是日接讲未竟,他日游果城再就正焉。
夏六月,会部郎高惕庵。惕庵,赵子客庵门人,予别三十年矣。惕庵曰:“吾三十年前有志,今因循于世事中。”仁曰:“正在世事中见实地工夫。”与论丽虚刘子,惕庵不胜仰止。又与论刘子《青嫁》诗,仁止记得一句,曰:“国体有关非爱身。”吾尝告人,皆以为咏出塞后;惕庵沉思,亦以为出塞后。甲仁曰:“若然,夫人而能之矣。惟其在未出之前而有关国体,终其身不以色显,是则昭君之显德也。刘子此言真足以为法矣,非至德恶能及此!”
自古尤物无不炫耀以求售,有绝色而不露,非潜德之贤女不能。刘夫子之诗真足以发明妃➊幽德之光。
➊明妃,王昭君。
不赂延寿,不以色显,是明妃之爱身也。然明妃非为一己之私也,为国体也。故刘子曰:“国体有关非爱身。”明妃真欲以诚、正、修、齐之化格君心,故宁穷约终身也。“汉岭云横,岂非命哉”,此等阐幽之句,信非至人不能道。惜予记之不全,然此一言已足千古矣。(又过六年庚辰,乃得其全诗)
为惕庵高子和鹅湖韵以志区区
三十年前已佩钦,得披元窍证初心。
光风布濩中和域,性宇超升混沌岑。
勋业从身占贴实,功修历此验浮沉。
穷神知化家常事,觌体传宗直在今。
乙亥秋八月,高子来札云:“阔别多年,今始得会,连因俗冗未尽请益之怀,怏悒何如!日来偶暇即披读鸿编,受教不浅。后聚有期,当图合并也。忽闻脂车临发,良深黯然。伏冀先生为道自爱,以光儒绪。贱体初愈,未能出郊攀别云云。”
夏六月,会太史樊悔斋。悔斋青年入翰苑,恬淡直朴,有赤子不凋气象。连证数日,参论不倦。
初会悔斋,悔斋曰:“某远游阅历名山大川,胸襟何等开扩!”甲仁曰:“名山大川怎能扩人胸襟?还是我扩名山大川底胸襟!吾人开眼,宇宙方能开眼,这把柄只在自己。处处都如此体验,是脚踏实地底事,要人识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