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有位从中学到现在一直都在保持联系的朋友。她哪里都好,就是有个嘴碎的毛病。无数次我都忍住了想绝交的冲动,让她从我的微信里消失。
这位朋友在一家三甲医院里工作,与我年龄相仿24岁左右。因为住的比较近,时不时会约出来吃顿饭,看场电影。
有天,像往常一样我们约在附近的商场吃饭。我背着一个费了好大劲才买到的书包去赴约。
刚见面,她上来就一句:“你背这什么破包呀,旧了吧唧的。”
我说:“这可是我费了我死劲淘到的一个限量版,我超喜欢这牌子。”
她回:“这破包什么玩意儿呀,白给我都不要。”
本来应该挺开心的一个周六,我的情绪就这样被“白给我都不要”这六个字当场引爆。
我毫不客气的回她说:“喜欢不喜欢的能憋着吗…..我用的着你喜欢?”
她还特别讨厌我的狗,曾不止一次的在我秀狗的微博下面评论:“这狗可真丑呀。看着就不是什么好品种。”
尽管她的评论每次都让我恼怒,我却从没有回复过她。我总怕在回复她的时候,忍不住给顺手拉黑,我可不想成为她口里的“小心眼”。
她确实也是“心够大”,从来就没顾及过言论边界这回事儿,觉得我跟你熟,就可以玩命嘴碎。
二、
另一类嘴碎的熟人,就是平时根本没交流的“亲戚”,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也变成了令人发怵的对象。
快到过年,同事们闲聊天都在抱怨,又要回老家被各种亲戚指点人生,再配一张生无可恋脸。
有些人为了逃避,借工作太累为由,飞到几千公里外的随便什么国一个人搞自闭,财力稍差些的,不惜留在工作地加班。
幸运儿只占极少数,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还是难逃被亲戚们点拨的命运。
在这些亲戚里,不知道有多少长辈,手攥着血缘关系,就开始肆无忌惮的指责“我的人生”。
有些出发点是关心的,也就是告诉我别纹身、别抽烟、别熬夜之类的。
怕就是怕那些“酸”的,嫉妒你比她们儿女要强。
“去什么世界五百强,找个银行、公务员之类的多好,轻松稳定。”
“上了好几年班,去国外读什么书,再读就读傻了,还得花家里那么多钱。”
"压力那么大有什么用,赶紧给你妈生个大胖小子多好。"
起初,我还试着解释一下:
“我不是觉得公务员、银行有什么不好,我只是更喜欢有改变的工作。“
“读书会让人更有智慧。我有奖学金,花不了多少钱的。”
“我不婚不孕。”
后来,在一个饭桌上。
“你这双鞋多少钱?”
“看你又去国外了,这得花多少钱呀?”
“鞋钱都快赶上我一个月工资了,你得学着点儿攒钱呀。“
“少出去玩,你看你爸妈都舍不得花那么多钱出去玩呢,”
我感觉被数落的莫名其妙,让我特别不爽。
事后,我跟我妈抱怨:”这鞋虽然贵,但我一双鞋会穿好几年的,而且这价格对我也没什么压力。再有,你们不出去玩的原因又不是舍不得钱,只是你们不喜欢去呀。对于我喜欢的东西,我又承担的起它的价格,凭啥还要像个罪人似的被数落。”
我妈说:“你们的差别是赚到的钱不一样,导致消费观不同。谁都知道贵的东西要比便宜的好。听听就得了。”
是的,听听就得了。
但就因为这些议论,让我觉得那场聚餐的氛围十分差劲。
三、
审视我们的周围,嘴碎的熟人屡见不鲜。这些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以“我”舒服不舒服、合算不合算为判断点。
他们认为,若没有沾到便宜,觉得不划算、自己不爽,就是别人的问题。然后将这些怨气发泄到嘴上,极尽排挤和挖苦,要不尖利如针,要不强硬似铁,从不顾忌自己的言辞对别人造成的冲击。
打着“熟人”的幌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对别人的瞎JB指挥评论,寻找似有若无的存在感。
不可否认,每天与这些没有“边界感”的嘴碎熟人相处起来,实在让人恼火。
我们要远离的,并不是他们的人性,而是他们的思考方式:用愚蠢的方式证明自己很正确,难道不荒唐么?
上大学那会儿,我觉得高情商特别重要。一个情商高的人,在任何场合都能够照顾到别人的情绪,让整个场子都能保持优雅平和的氛围。
但事实上,情商高的人都未必能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人生短短数年,每天要扮演一个高情商去拥抱所有人,怕是挺累的。
情商应该是相互的,你给予我善意的同时,我才能回报给你真诚。
我理解处于中国体制内的绝大多数人,无法做到让自己的交往环境保持较高的纯度。大多数人能够接触的人,需要接触的人,并不是想要接触,值得接触的人。
但这不代表面对“嘴碎者”就要一味退让,无下限的忍让只会他们得寸进尺。
你退让,他们就会认为你可以被侵犯。
你反击,他们就认为你是不正当攻击。
当一个人故意释放恶意的时候,这件事情本身就应该得到制止,就应该反击回去。
这就好像一个流氓拿着刀子逼你就范,你一拳打过去,这只是你的正当防备。即使你因此被误解判刑,你也应该清楚,这样做是没错的。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个赞再走。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威尔。
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