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9588/a8e3a1febcee94a7.jpg)
柳园,位于今天的永济市区,创建于本世纪之初。柳园虽新,却文化植入厚重,是一个以柳宗元文化为内涵的主题公园。
络绎不绝的柳园游客中,不乏为大门的楹联驻足仰望沉思者。今就从柳园的楹联说起。
河东古吾土一语情钟桑梓
先生称晋人千秋敬仰唐贤
上联的"河东古吾土",语出柳宗元《送独孤申叔侍亲往河东序》文。"河东,古吾土也。家事迁徙,莫能就绪,闻其间有大河条山,气盖关左,文士往往仿佯临望,坐得胜慨焉。吾固翘翘褰裳,奋怀旧都,日以滋甚"。
也就是说,当时柳先生还未回过河东祖籍。只听说那里有黄河和中条山,气势雄壮,位居潼关以东地区之首,文人学士登临观游,争往留连,莫不盛赞那里的壮丽风光,而我也常常翘首以望,怀念故土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强烈。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9588/267123933c88588e.jpg)
纵观柳宗元一生,可谓仕途早进,中途坎坷,半世沉沦。21岁即中进士,26岁跻身国家高层集团,可惜之后的情形急转直下,一贬又贬,一迁再迁,先是永州,再是柳州,一波三折。先扬后抑的仕途对他来说,毕竟可哀,终至客死他乡。
最感滑稽的史事是,只因他姓柳,便被再遣柳州受罚,遂获"柳柳州"的民间称谓。幽默的只是历史,现实的残酷境遇无法消减他的怀乡之情,一句"河东,古吾土也",饱含着正他对故乡的眷顾与思念之情。
下联"先生称晋人",是化用柳文《晋问》中的"先生,晋人也"之句。《晋问》为一问对体散赋,是柳宗元以他的朋友吴武陵问晋国的情况,再由柳先生对答述说。包括山河形胜,风土人情,物产资源,政治历史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一篇气势宏阔,辞语华丽的美文。倘使柳先生对晋地人文地理物产劳作了解的不够深刻,是决然写不出这样够句章的。文中所说的晋地,即为古河东郡,淋漓尽致的文词,所表达的晋情结,当也是河东情结了。
"先生,晋人也"一语,也可以说是柳先生借吴子之口亮明自己的身份。他以晋人自诩,由此"柳河东"之谓也就再无悬疑了。“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在峰头望故乡”。如此一往情深,怎能不使河东人民"千秋"感念呢!况且“永贞革新”的核心人物和"唐宋散文八大家"之说,早已定论了柳公的"唐贤"地位。
联首上下皆语出柳先生的文章句,借典之妙妙不可言。尤其突出柳公一生不能释怀的故土情结。确为楹联之上乘。
品咂至此,也该有请撰写此联的作者登场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9588/882026ce7114e858.jpg)
祁世坤,永济人,1941年生,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多年来专注柳宗元研究,为中国柳宗元研究会理事,会刊《柳宗元研究》编委。
著有《走近柳宗元》《柳宗元文化研读》,主编永济优秀历史文化研究丛书的《大唐河东柳宗元》卷等。
当年在受聘柳园创建之初的文化顾问期间,他投入满腔的热情与精力,精心布设只为彰显柳园的文化内涵。也终于挽留住了这位唐贤、乡党、柳河东、河东先生的文化与思想之魂魄。
祁老师说,这副楹联的撰写,还另有藏头"河东先生"的一层意在。柳宗元自称"河东柳宗元",而河东先生,见于他的挚友刘禹锡为他整理的遗著《河东先生集》一书。随之"河东先生",也就成了人们对柳宗元的又一亲切称谓。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9588/10cf0b8e78f2c5ca.jpg)
今春,有幸拜识祁老师,領教他对柳宗元文化博大精深的研究。那日,精神矍铄的祁老师随同我们一行畅游柳园,亲身感受纪念馆、家风馆、柳子湖、子厚桥、芙蓉岛、思柳亭等景观。而他滔滔讲述下的"怀柳情",无不感染着大家,同时也感受到祁老师誓将毕生献给柳宗元文化事业的一片痴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9588/77878690cc03699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