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她相处了二十年,眼看着她的生活一天天变了样子——题记

我和她认识了二十年。
二十年前,她还很年轻,大学刚毕业。那时候的她面目清秀,身姿窈窕,有一份让人羡慕的稳定的工作——这样的女孩自然追求者不在少数。清高孤傲的她拒绝了众多仰慕者的追求,不是嫌这个长得不帅,就是嫌那个家世不好,要么就是觉得两个人没有感觉——用她的话讲,找一个要一辈子生活的人,不精挑细选怎么行。于是日子就在她的精挑细选中如流沙一般消逝,一不小心就奔到了三十岁。三十岁的她似乎一下子失去了精挑细选的资格,在父母的催促与亲友的异样眼光中,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放低身段,跟一个比她小一岁的同事结了婚。
男人的脾气不大好,新婚不久,她上班来脸上就带了伤,眼角唇角都是青紫。我们猜想以她的脾气这日子约略过不下去了,毕竟是那么傲气的人,怎受得了这般的委屈。可是,等到淤青散去,却不见她吵嚷,日子竟平静如水。
但这样的事情好像成了生活的常态,在她的伤痕显隐之间,我们每次都猜想必是要散了,可是她竟沉默着,将这日子一天天地过下去,没多久,生了一个八斤重的大胖小子。
作了母亲的她,似乎看起来没有那么精致了。本来就有些自来卷的头发,先前还要讲究地弄出各种发型,而现在大多时候用黑橡皮筋一扎就来上班了。衣服不再两天一换,讲究成套搭配,一件外套常常穿一周且皱皱巴巴的,上面偶尔有孩子吐得奶渍,有时也隐约可见黄色的痕迹……婚前那个讲究得不得了的小女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忙乱到忽略了自己,直奔中年甚至老年的家庭妇女。
果然是岁月匆匆催人老,不知不覺間孩子一天天长大,一眨眼就奔了中年。有段时间,为孩子上学方便,她就住在我们单位。一天午饭时间,就听"咣"的一声,吓了在楼上正吃午饭的所有人一跳。我赶忙奔出去,见楼下扔了一口锅,饭也洒了一地。互相询问之后才知道,是三楼的她,跟丈夫吵了架,一气之下将锅扔下了楼。
自此往后,吵架的声音常常从三楼传出来,楼下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碎片,似乎隐忍了十数年的怒气在一夜间爆发。那破碎的镜子让我常想象她在对镜梳妆时,是突然怎样的怒火中烧,那碗的破片也常让我想象她正在咽一口饭时,又是突然怎样的怨气腾腾,还有那顺手扔下的衣架,毛巾,脸盆,筷子。。。。。生活的愤怒一下子显得无处不在。
偶尔,我们会看到从三楼一路疾行直接奔出大门或者是下到楼下拣东西的丈夫,更多时候看到的,是那个指着丈夫的背影大声咒骂的她。
十几年积攒的怨气似乎一下子找到出囗。
偶尔闲聊,她竟一改十数年的沉默,主动和我们说起了她的婚姻,说那男人是如何的粗暴,如何的懒惰,而自己又是如何的忍辱负重。"就这,他还在外面有女人。"她愤愤地说,"要不是孩子,我早离了!"她的眉里眼里都是愤怒与怨恨,甚至于在提到那男人名字的时候,牙齿上仿佛都注满了恨意。我们偶尔也附和着数落一下自家男人的不是,但大多时候我们只有倾听与沉默的份,毕竟,婚姻这东西,旁观者未必清,当局者未必迷。
可是,慢慢地发现,她这种因着婚姻而产生的愤怒,竟然如同癌细胞一样,开始全方位的扩散。
路上遇见,跟她打招呼,她总是板着一张脸,开始视而不见,连点头微笑都变得吝啬。
工作要合作,分配任务时,她开始推拖:"不要给我安排,我不会。"说完转身就走,从来不在意身后的人尴尬成狗。
填写调查问卷,表册发给她,"这种事不要找我,我嫌烦。"拿起问卷就朝发放问卷的人一扔,让发问卷的人不知所措……
甚至于跟人说话也开启了冰雪模式。三言两语,常常怼得对方无言以对。同事群里只要领导发个信息,她必以尖刻的语言评价二三。甚至有一次,一个年轻的男同事问我,她到底怎么了,是更年期么?
这答案我不知道。终于有一天,当她又一次在我们跟前控诉丈夫的不是,指责领导的不公的时候,我就忍不住问她:"婚姻不痛快,那你干嘛不离婚?工作不顺心,那你干嘛不辞职?″
她先是一愣,接着,就恶狠狠地说:"我干嘛离婚?我干嘛辞职?我干嘛让他们自在?想都别想,我不好过,谁都不要好过!"
我们都沉默了,没人接她这句话。难道她不知道,让别人不好过的代价,是她也不好过?难道她不明白,生活就像回声,你发出什么声音,它就会还你什么声音?
我不知道是什么把一个女人变成了怨妇,但是我想这不应该是她当初设想的生活的样子吧。就象年轻时候她的愿望,也想好好找一个人幸福到老。固然到最后,她的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让她只能用埋怨与仇视来弥补——可是如果怨恨与愤怒占据了一个人的心灵,那爱与幸福又应该栖居何地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