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重点是运用结构思考力来提升思考和表达。
现代社会结构思考力的重要性。
结构思考力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我们思考(解决问题、决策)和表达(写作,口头表达,沟通,辅导)等方面都有一个基本的思路。
结构思考力继承了金字塔原理的精华部分,其实无论是表达还是思考,脑子里都应该要有个框架,结构思考力就是在我们思考时候帮助我们搭建一个思考的框架。这种思维方式指导自己做到思考与清晰,表达有力。
高效管理者应当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性技能、人际性技能和概念性技能。结构思考力就是概念性技能中比较关键的技能,教会你如何的思考,去搭建一个思考的框架。在你面对工作任务或者难题时,帮助你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深度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制定行动方案,并采取恰当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率开展。
原来以为报告写好是文笔问题,PPT做不好是技巧问题。真正的原因在于分析问题的逻辑结构不清晰,而结构思考力正是帮助你搭建一个逻辑的思考结构。
结构思考力是一种先总后分的思考与表达方式,强调先框架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结论后原因、先重要后次要,这有别于中国传统的先分后总。而且在中国传统“重知识、轻思维”的教育体系下,必然会造成很多人面临问题时思绪混乱。
小时候写作文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的几种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其中前两种结构就是结构思考力的一种运用。
结构化接收信息。
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事实与观点。事实包括一些理论数据,观点包括推论中的理由和结论。
第二步,找到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画出金字塔结构的三级图。结论、理由、事实。事实支持理由,理由支持结论。
第三步,一句话概括出所有的内容,做到说明白。
何谓观点,简单理解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看法是区别于事实存在的,它是在事实的基础上产生的,观点就是对某件事实的看法。
确认哪个观点是结论?可以寻找结论的指示词:因此、由此可知、因此可以断定、显示出、告诉我们、所以、表明、由此得出、我要说的重点是、证明、问题的实质是等这些词语后面表达的可能就是结论。也可以就某个原因多问问自己“所以呢?”,这个技巧可以帮助你快速的找到你想要表达出的结论来。
确认哪个观点是理由?可以寻找理由的提示词:由于、因为这个事实、因为这个原因、鉴于、有以下材料支持、因为证据是、调研显示、第一第二第三等等,理由往往经常存在这些提示词的后面。我们也可以就已知的结论问一问“为什么呢?”,凡事多问为什么,可以帮助我们层层递进的分析问题。经典5Q法,五连问,深度剖析原因。
确认信息中的事实,找事实的技巧跟找理由的技巧类似,因为事实是用来支持理由的,就如同理由是用来支持结论的一样。
结构思考力的四个基本特点
结构思考力的四个基本特点及金字塔原理中的四个基本原则: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
结论先行是自上而下的一个过程,而自上而下的方式主要用于表达。自上而下的表达方式首先从结论开始,然后阐述理由,最后再阐述支撑理由的事实和依据。这种表达方式在说服对方的效果很好。
结论先行让表达更有说服力。在先听到结论时,人们会很自然的将后续的一句和前面的结论做一个连接,并更容易认可你的结论。如果你一开始表达了很多的细节,对方会用自己的思考尝试着总结出他的结论观点,这个时候如果他总结的观点与你未来要表达的结论不一致,那么你想要说服他就会有很大的难度。
以上统下的意思就是说你的理由要支持的结论。在说出你的结论后,下面的一个或多个内容就要作为理由支持你的结论。下面的内容要符合你的主题,不能偏离题意或超出界限。
在金字塔结构当中,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都是在帮助我们对结构中的各类要点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归纳,让结构中的内容和条理显得更清晰。它们适用于结构思考力的横向结构当中。这在文章下面会讲到。
运用结构思考力的四个基本特点构建金字塔结构,结构思考力的三步走。
一、基于目标定主题。(结论先行)
1、设定场景。提前设定表达的场景:表达的时间,地点,人物,你是谁,对方是谁,才能组织你的内容,而且这个场景越具体越好。因为即使同样的目标,在不同的场景下,你的内容可能都不同。
2、确定目标。目标是希望对方有哪些行为,比如跟老板谈涨薪。你的目标可能是老板听完后马上去给你加薪20%。
3、确定结论。就是你最终想要表达的主题,也就是你整个表达过程中的中心思想。目标不同,主题也不相同。
李忠秋老师举了个例子,讲他做了三次演讲,尽管都是讲结构思考力,但每次的目标不一样,所以主题也不一样。一场是希望大家听完以后都能够愿意销售结构思考力的课程,所以主题是“想赚钱容易吗?多买结构思考力”;第二场的目标是希望他们听完以后掌握结构思考力的理念和基本方法,所以主题是“结构思考力让思考更清晰,表达更有力”。第三场是希望他们听完以后觉得课程特别好,马上引进企业中去,所以主题是“结构思考力——高效绩的全员必修课”。
二、纵向结构分层次。(以上统下)
自上而下的表达,自下而上的思考。
自上而下疑问回答是一种想象对话技术。设想一个主题给到大家之后,大家会关心什么,然后反过来回答大家这个疑问,继续想新的答案会引发哪些新的疑问,然后再回答新的疑问。
通过疑问回答做分解,可以达到两个目的。第一,表达会非常吸引人,因为说的内容都是对方关心的问题;第二,表达一定非常有说服力,因为对方关心的问题已经被一个一个解答过。
怎么做呢?第一步,设想问题,从对方角度出发。想一想在已经确定完主题的基础上,看对方会关注什么问题,对方关注的问题无非是why what how。第二步,回答问题,根据对方关注的why what how,给出理由和解释。
你的回答必须是结论。答案是结论才符合“结论先行”和“以上统下”这两条标准的要求。结论先行,即每个答案的本身就是一个结论,也只有结论才有可能回答上面设想的疑问,才能引发下一个层级新的问题;以上统下,下面的每一个都是回答上面问题的答案,每个问题回答本身都需要是结论,才能更有说服力。
自下而上,概括总结做聚合。面对零散的信息,我们通常无法清晰的理解和传递含义,所以我们需要结构化的,理清这些信息。结构化接收信息。第一步收集信息,第二步分类归组,第三步概括总结。无论是分类规则,还是概括总结,都是,需要,找出共性,找到共同点。
三、横向结构选顺序。(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在金字塔结构的横向结构中,有两种方式。清晰的罗列要点叫做归纳,有针对性的说服叫做演绎。归纳分类顺序是将一组具有共同特点的思想归类分组并概括出结论,而演绎逻辑顺序则是对演绎过程的把握。
1.演绎逻辑顺序
横向结构中的演绎三段论。大前提是“你适合嫁给什么样的人”,小前提是“我就是这样的人”,结论是“你嫁给我吧”。
把演绎论证应用到金字塔结构当中。论证包括前提和结论。前提又包括各种事实观点理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是横向画出来的,而这上面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最下面这个论证过程的自下而上的概括总结。
演绎论证的另外一种形式。识别现象、原因、解决方案的演绎结构,分别对应what why how,这种形式暗含了2w1h的技巧。
2.归纳分类顺序
归纳分类能够让你要点更清晰。归纳结构共有三种子顺序,同一个任务可以按照时间、结构和重要性的不同来进行分类。
时间顺序应该是三种子顺序中最容易被理解的,在日常工作中用的也比较多。你的日程表,项目执行的甘特图,解决问题六步骤,达到目标的三个阶段,绩效改进的四个环节等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划分的。
重要性顺序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点的内容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比如说你提出了某一个类型的三个方案,这三个方案具有相同的特性,但重要程度有所不同。
结构顺序是指将一个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这个整体既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概念,或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
符合MECE原则的矩阵分析结构思考力中的黄金法则,MECE原则。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MECE原则也可以作用作矩阵分析。举个例子,大家应该知道一个著名的时间管理矩阵:重要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也不紧急,重要不紧急。这个著名的矩阵就符合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另外,结构思考力的四个基本特点之一归类分组也应当符合MECE原则。
要学会两种顺序选其一。演绎论证作为横向结构中一种主要的方式,也有其利弊和适用情况。第一个利是证明结论的必要性。比如通过大前提以无可争议的说法来陈述情况,小提示对情况的评论意见,结论是情况所代表的含义及评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可以得出一个必然的结果。第二个利是对有拒绝心里的听众极为有效,比如对方不认同我这个观点,你用演绎的方法证明会很有说服力。
有利也有弊,第一个弊是如果听众对前提有异议,整个论证就失去效果。第二个弊是如果听众在听到结论之前,要记忆大量的信息,那负担就大了。所以演绎论证比较适合用于信息量少的横向结构当中。
归纳分类的方式,当对方关注解决方案时更适用,它便于人们记住要点。例如,总结出方案中包含的1、2、3这三个方面,三个方面中的所有要点都会很清晰。而且如果一点被否定,其余要点仍具有说服力。比如你跟女孩说我有、有钱、有房,你嫁给我,对方说我不喜欢有钱的,但是有车有房还是能帮你说服她的。最后,归纳分类的方式对于注重具体措施的听众极为有效,分12345几步就可以了。
结构思考力在PPT上的应用结构思考力在PPT上的应用
每页PPT都可以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符合结构思考力的四个基本特点。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运用结论先行的原则,将每页PPT的标题确定为一个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另外简化你的文字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将PPT中的文字内容区分出层次,搭建出基本框架。运用横向结构归类分组的标准,将PPT中的内容要点做好分类,并且要符合MECE的原则。运用横向结构中逻辑递进的标准,让PPT中的表达更有逻辑顺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