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中国屏风上》: 50. 报应

《在中国屏风上》: 50. 报应

作者: 秋沼芰荷 | 来源:发表于2022-08-23 20:59 被阅读0次
背景

《在中国屏风上》是毛姆为数不多的游记之一,也是一本让我一见钟情的作品。毛姆以独特的视角,从一本游记出发,带我们重新认识二十世纪初的旧中国许多的人和事。

音频选自喜马拉雅,虽然朗诵者咬字不是很标准,但款款道来,别有一番感觉,是非常独特优雅的朗读。


50.报应

他穿得虽算不上阔气,却也十分体面。

他头上戴顶黑色丝绒小圆帽,脚穿黑色缎子鞋,他的长袍是用嘉定产的淡绿色的花缎子做的,外面罩了一件黑色短褂。

他是一个老人,留着中国式的长长的连鬓白胡子;他慈眉善目,一张国字脸已爬满皱纹,大大的角质眼镜后,露出和蔼的目光。

他像是古画中圣人的形象,独坐在一座雄伟的高山脚下的一片竹林中,沉思着亘古不变的天道。

但现在他的脸上显出焦虑万分的神态,温和的眼中也流露出不满,这是因为他正手忙脚乱地做一件特别的事情(对于他这样外观的人来说):牵一头小黑猪从灌满水的稻田间的一条路上通过。

这头小黑猪不是躲来躲去,就是四处乱窜,反正不按老先生的想法向前走。他使劲拉着绳子,但小猪崽尖声叫着不肯动弹,不管他对它和颜悦色也好,大声呵斥也好,这头小猪横竖蹲在那里,怨恨的眼睛盯住他。

这时我想,在唐朝,这位老先生或许是个哲学家,就像其他哲学家一样,他歪曲事实,使它们屈从自己臆想的理论;而现在,不知多少次轮回之后,他正为曾经触犯天条、肆意玩弄事实而遭到报应呢。

读后感

一位貌似可以成为古代先贤的哲人模样的老人,却被手上牵着的一头不听话的小猪搞得焦头烂额。

他在田野上牵着小猪赶路的尴尬情景被毛姆描述得惟妙惟肖。

一个小小的景象便被毛姆写成了一篇几百字的小文,还充满了想象和趣味,画面感油然而生。



相关文章

  • 《在中国屏风上》: 50. 报应

    背景 《在中国屏风上》是毛姆为数不多的游记之一,也是一本让我一见钟情的作品。毛姆以独特的视角,从一本游记出发,带我...

  • 在中国的屏风上

    读书时第一次在学校图书馆翻到了毛姆的一本中国游记的小册子《在中国的屏风上》,当时被文字迷得不行。后来买了新版的这本...

  • 读《在中国屏风上》

    毛姆,不但和许多作者一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时他也被称为“最会讲故事的人”。 作者用《在中国屏风上》这个意味深...

  • 在中国屏风上:序言

    背景介绍: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〇年冬季,时年四十五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这本《在中国屏风上》即是...

  • 在战乱的中国屏风上

    书页中那个承受着苦难的国家不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那些傲慢着的,强横着的外国人不是我所见过的外国人; 那些或是拉着黄...

  • 读书丨《在中国屏风上》

    8.2阅读《在中国屏风上》 【英】毛姆/著 唐建清/译 毛姆于1920年到中国游历,记录了在中国期间的一些片段。全...

  • 《在中国屏风上》读书笔记

    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对自己的国家都有一定了解,但是这些了解也许有偏见,也许带有主观因素,也许是单方面的。我们很少...

  • 在中国的屏风上抽雪茄

    书架上有几本发黄的旧书,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人眼中关于中国人的书。其中有美国传教士何天爵(Holcomb...

  • 在中国屏风上:7. 天坛

    背景 《在中国屏风上》是毛姆为数不多的游记之一,也是一本让我一见钟情的作品。毛姆以独特的视角,从一本游记出发,带我...

  • 《在中国屏风上》:16. 修女

    背景 《在中国屏风上》是毛姆为数不多的游记之一,也是一本让我一见钟情的作品。毛姆以独特的视角,从一本游记出发,带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中国屏风上》: 50. 报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yp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