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东莞和传销这两个词又火了,倒也谈不上被大家给娱乐坏了,因为这两个词好像一直都贬义的。
而且只要写东莞和传销类的文字都很容易出爆文,更容易上黛玉早晚报,对此我曾经简信过黛玉,黛玉说这刚好是选题的需要。
好吧,我就看不得你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好好的东莞就因为扫黄打非成了全国的焦点,最近好几篇东莞的文字,《我到东莞去》、《我来自东莞》、《我在东莞等你》等等。
这可能也是一个选题的需要吧,问题是东莞就那么好、那么适合你们的选题么?
承认吧,你们在想到东莞时就在有意无意的利用了一些里边暗含的东西。因为东莞是“幸性都”,小姐多,很多人一提起东莞就想笑,笑什么呢?大家都懂得。
东莞可能存着这种现象,甚至很严重,当地人也在极力摆脱这种形象,可是在大家的文字里都在消费东莞,这样真的合适么?
这里边还有一个词很早之前就被玩坏了,我也曾经写文章批判过,那就是“小姐”这两个字。
以前小姐有有权有钱人家的女儿的尊称,普通人家的女孩哪有资格称小姐,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谁要娶位大小姐,那就是娶了白富美、高大上啊。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姐成了妓女的代名词,成了十足的贬义词,你要是见了哪个女孩喊小姐,人家不抽你两个大嘴巴子,回敬一句“说什么呢,叫谁小姐?你才小姐呢,你丫全家都是小姐!”更别说谁娶个小姐了。
传销这个词最近直接火爆的自己都受不了了吧,打开电视新闻,手机各种app、自媒体,都在讲着传销惊心动魄的故事。
关于传销的故事千千万,每个人好像都能说上点什么,但是好像每个人知道的也都仅限于那点扣钱扣人扣身份证,拉人头从亲朋好友开始……
传销不是一天两天了,全国都呈现星火燎原之势,政府也一直在宣传打击,可是效果真的很不乐观,而且更有好事者把传销分成了北派和南派,武侠剧看多了吧?这是在闹着玩呢?你咋不分一下是甜口还是咸口,是鲁味还是川系,得嘞呗,有那功夫还是怎么注意别被骗吧。
简书也出了征文,想趁着传销的热度再添一把火,没办法,这是时下的热点,是潮流,别的平台也如此。
有意思的是不论新闻还是自媒体,一提到传销就是“打击非法传销”,难道传销还有合法的么?非法传销这个说法算不算有语病呢?既然定性传销为一件坏事,一件违法的事,为何又要加“非法”二字呢?就像小偷,是不是也得说成“非法小偷”,流氓是“非法流氓”,真的值得斟酌。
热点现象和词语是无法避免的,大家跟风也是正常的,而且热度很快会被另外的热点代替,就像前阵子讲《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现在忙着讲《我的前半生》、《战狼2》和吴京,没办法,来不及让你思考,像一阵风一样的来了,很快又会被另一阵风替代。
东莞黄色事业不是一天两天做大的,想改变形象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且这种现象还会持续。
这次打击传销会像一阵风一样很快刮过去,但是传销却不会因此而彻底瓦解,直到下次出现一个类似李文星的事件,然后大家又再次将传销推向风口浪尖。
东莞和传销持续了二三十年,每次都在被清扫和打击之中,但是这些年却越闹越大,这次估计也很难彻底清除,多年后,我相信江湖上仍然有东莞和传销的传说、故事和身影。
我们能做的就是别让东莞和传销娱乐化,我们不缺跟风炒作爆文了,缺的是思考,如果真的要写,也希望真的是带着思考在写作,而不是一阵风的借这点事当卖点,哗众取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