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美学:天地有大美

作者: 郑雨 | 来源:发表于2020-07-23 12:00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与美初遇

我的人生中第一次接触美,准确说来是接触到美的抽象概念,是在金钗之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课文中遇到了“美”。

美是什么?是漂亮吗?假使一样事物,我认为是美的,别人却不以为然,那么它是美还是不美?个中问题困惑于心,不知如何发问。

最终,我敲开了村里一位大学生的窗户。她不直接告诉我美是什么,而是带我去堤岸上逛游一遍,她问:蝴蝶美吗?牵牛花美吗?我答美。当被问到为什么美时,我却回答不上来。

时隔多年,我已不再记得她的原话,但是她所表达的道理,至今仍然影响着我——我们之所以会认为一种事物美,是源于骨子里的欣赏,而无法诠释,是因为被美的模糊特性所吸引。

无论是文学之美,抑或是音乐之美,更甚是天地之美,唯有让我们感觉到欢喜的,就是美的意义所在。

当然在肯定我们内心中的美同时,不去否认别人所判断的美,是一种珍贵的习养。过去的几年里,我对灯光秀无比着迷,包括光的元素、设计,连同光点投射的方位,都令人叹为观止。

然则随着视网膜中的审美渐日疲劳,我对灯光、霓虹之类的热情慢慢淡去,一是觉得光污染带给都市的污染,让人无法热衷如初;二是灯光秀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仅是起先的一刹那,过后便少有惊艳。

但是,我不能否认它是如今许多人们正在喜爱的新事物,还有它曾经作为“美”的铺陈进入过我的生活,让我如今在对美的审视和追求上更加慎重和从容。

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美即逝去

当下,我们常常感叹:美即逝去。的确,美好的事物总是鲜活的,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

如果一朵花永不枯萎,那它就只是一朵塑料花,无法谈美的姿态和生命;如果夕阳永远不落山,那它就只是一幅油画,无法谈美的瞬息万变和雄伟壮观。

我素来喜欢在热夏的傍晚到楼顶观看落日,通常白天晴浪翻涌,到天色将晚时就能够领略到一番大自然的奇妙能力,像参加一场盛大的色彩宴会,震撼无比。

空气中有一股余热尚未散去,东南方向出现一片粉色的云霞。我用量词一片,是因为觉得她像一面屏风,挡在墨蓝色的空中。想来宇宙之间,自带别样的情感表达,粉色云霞的样子略显羞涩和无力,纤弱的身躯怎都遮挡不住身后满溢的幸福色彩。

夜幕前的柔风轻轻吹拂,顺着风的方向,粉色云霞抵达西边与黄昏的余晖聚合,将天空染成一幅璀璨的永恒。

在故乡里见过无数次夕阳西下,领略过无数种万道霞光,却从没有一次愿意满足,我曾想,宇宙的背后定是有一支神奇的画笔在不断地描绘,不断地创新,方造就了如此温柔而广阔的存在。

人类社会的高科技亦在不断地创新,试图留住些什么。镜头对准夕阳的余晖,希望留住斑斓的色彩;使用延时摄影,希望记录云海涌动的轨迹,可是后来翻阅时发现,原来照片远不如人类视网膜反映出来的那般美。

时间在流逝,尘间万物都在变化,只有当美即逝去,人们才会倍感珍惜。

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美的生命力

美有生命力,像一个磁场,永远在吸引为之倾倒的同频之人;同时是一种信仰,不间断地产生着幸福的事物。只是生命力在世界灰蒙蒙一片之中不容易被人看到,人们更多地关注创造力、高速率和完成率。

但若置于广阔天地间,美将有无穷尽的力量,过滤掉外界的嘈杂,专注于平静的生命力。

专注一朵花的盛放,直至完成;专注于一只蛹的蜕变,直至破茧;专注于一条江河的奔流,直至汇聚成海。

在一片叶子下凝视,思考人生的进与退。绿叶从来不争,如同生命的底色,最原始时是素简寻常,不管姿态如何,皆努力生长,不与大树争高低,不与繁花论美丑,做本真的自己。

在一朵花前驻足,信仰万物最初的模样。茉莉的洁白与芳香,来自于一粒小小的种子;玫瑰身上长刺,却也惊艳世人,留有余香;蔷薇淡泊清丽,故而避世生长。世间的美千千万万种,她们的前世与来生,美丽成迷。

相信美的生命力,相信美能够赋予这个世间许多欣喜的因素。

听说蓝花楹飘落,人们纷至沓来,只为将这一场飞舞的繁华尽收眼底。每个经过那条路上的人都会停留仰望,赞叹她层层叠叠的蓝色的妖艳,又对她终将落入尘土而感到惋惜。

相信美的生命力,是可以汇聚许多同频之人。蓝花楹适应时令生长,秋风起,繁花落,人们不远千里而来,只为在她的臂弯之下热泪盈眶,为这美好的一世送别。

天地间的万物,用自己的姿态、生命完成着自己,也在向人们折射出物道的哲理。人们能做的,便是用心去感受美,以及相信它必将轮回的生命力。

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天地有大美

两千多年前,老子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他认为,美存在于天地之间,为天地所具有。人们若要把美了解透彻,必将放眼于天地之间。天地之间有大美,在于鬼斧神工之精艺,在于无穷无尽的自然变化。

如果云海高不可攀,不如驱车赶往人烟稀少而圣洁的土地,那里云海澄澈触手可及;如果星星零落东西,当你直面浩瀚星河,也会敬畏那一尺的宁静。

如果溪水潺潺而流不够浩渺,还有大海的潮涨潮落令你遐思;如果绿地清浅不足放眼,还有草原的广阔无垠邀你驰骋。

了解美,就是置身于美,用力去感受。相信美的生命力,对美好的事物保持热忱,同时也明白美即逝去,应当格外珍惜变幻的微妙感。天地有大美,同在于斯。


作者简介:郑雨,南粤港城人。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以文言与白话穿插的表现手法,执笔于烟火日常和诗意人生;心中有光,步履不停。作品散见于《湛江晚报》《大众文化休闲》《C位》《女友》文艺别册等报刊杂志。微信:Tsangyu0726

相关文章

  • 物道美学:天地有大美

    与美初遇 我的人生中第一次接触美,准确说来是接触到美的抽象概念,是在金钗之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课文中遇到了“...

  • #美学赋能师#天地之大美

    #美学赋能师#听课作业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的理解有两层,一是天地有大美而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 大美利生,延纳百福——大生延福堂之上梁、立柱

    《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大美,乃大功德,大功业。天地有大美,覆载之美也,利及万物不言所利。大美利...

  • 万物皆是美的存在

    最近在听蒋勋的美学和文学,感触颇多。蒋勋就是一个美的布道者。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事万物中皆有美。你看那日出日落,...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文:道玄斋主 庄子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山不言高自巍峨,水不言深自柔和。 山水相依只...

  • 【书】美在从容生活间

    0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庄子曾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认为,美存在于“...

  • 读《华夏美学》——“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美学的建立极大程度上扩展了人们的审美对象。 庄子所言的主体人格的绝对自由是通过客观自然的无限扩大来呈现的,而这种审...

  • 字有道理:春草、夏荷、秋谷、冬雪,感悟四季更迭之美!

    庄子《知北游》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枯荣,都...

  • 天地有大美 万物有道

    天地有大美,然而却不言语;四时有明显的季节,然而却不议论;万物有生成的道理,然而却不说话。 圣人推原天...

  • 天地有大美

    今天中午,去超市购物,阳光正烈。抬头看天,蓝色天空下,漂着片片白云,洁白如雪,在阳台光的映衬下,边缘上闪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物道美学:天地有大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gc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