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视频,视频中的小姐姐拉着小妹妹当美妆模特。
小姐姐轻车熟路的用起修容笔,粉刷,睫毛夹,口红,眼线液在给妹妹上妆。
抹上粉底后姐姐说我没有粉饼,妹妹把自己咬了一半的面包片给她当粉饼……
姐妹俩互相帮衬,把自己打扮得美美哒,引来诸多网友关注。小小年纪就那么“臭美”, 长大了肯定是个小仙女没错了。
有人也因此提出疑问:“孩子还那么小就懂得打扮自己,是不是太早熟了?”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孩子从2岁多之后就开始有了审美意识,3岁以后开始进入审美敏感期。
有的女孩偷穿妈妈的高跟鞋,用化妆品,格外关注自己的形象。
处于审美敏感期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各种美的东西,也特别关注自己的形象。
这时,我们父母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
- 1 -
孩子的审美敏感期,你发现了吗?
在某节目中,戚薇的女儿lucky被问及长大以后最想做什么。
她眼神发光,毫不犹豫的回答:“做化妆品!”
古灵精怪的lucky偏爱口红,对各种化妆品的名称脱口而出。
此前戚薇在客厅化妆的时候,她就很兴奋的说想要这个粉饼,这个口红,那个睫毛之类。
或许是因为她知道化妆品能够使她变美,所以从小就种下“美”的梦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一个自我意识萌发的孩子呀。
当孩子跟我们吵着闹着要穿这个不穿那个,觉得这个美,那个丑时,我们不用太惊讶。
她正进入审美敏感期,抓住机会好好引导,可以她一生与美相伴。
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研究发现,孩子因为受到内在生命力的趋使,这个阶段开始产生认识美,追求美,在长达二年左右的时间里都特别关注外表这方面。
顺利的通过这个阶段,孩子的心智水平就会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层面。
孙瑞雪也曾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提到:“成人的气质是由儿童期间的审美导致的,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
审美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能更好感受生活的美,学习创造美,也会使孩子更加活泼开朗、积极乐观。
- 2 -
尊重审美敏感,爱好也能发挥到极致
国外有个4岁的小女孩美恩被网友称为“世界最萌设计师”,连大名鼎鼎的纽约时装周都邀请她去参加。
小女孩从小便对各种各样漂亮的衣服感兴趣,常常心血来潮把围巾和床单围在自己身上,打造出不同的造型。
妈妈安吉看到女儿的这一举动充满了欣慰,她悉心听取女儿的想法,还买来彩纸、胶带等,鼓励她设计衣服。
美恩得到了妈妈的鼓励之后更起劲了,她尝试着把心目中的衣服设计出来,用美术纸、包装纸作为原材料,用胶带和胶水黏合。
此外,妈妈还特意找出明星礼物的照片给女儿看,陪着她一起去户外寻找灵感。
有一次她们去了水族馆回来,小美恩突发奇想做了一条鲨鱼裙。
当裙子被设计出来的一刹那,连妈妈都惊呆了,雪白的裙摆,别致的丝带,穿上去尽显优雅和高贵。
在妈妈的引导下,小女孩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审美敏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到了极致。
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女孩一定能够在服装领域有一番更大的作为。
在审美敏感期里,父母对孩子“爱美”的天性给与尊重和肯定,保护孩子对美的好奇心。
孩子很可能会在探索美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甚至会成为职业或事业。
审美能力不是天生存在,后天的引导和呵护更为重要。
很多时候,孩子缺的不是审美能力,而是父母的一颗善于尊重和保护的心。
- 3 -
爱美不是错,不让孩子追求美才是错
很多家长会有一些忧虑和担心,怕孩子从小注重打扮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盲目否定和打击。
主持人董卿提起她小时候喜欢照镜子,但父亲会说:“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每天花在照镜子上的时间不如多读点书。”
父亲不仅不让女儿照镜子,还禁止董卿穿新衣服,甚至不许母亲给她买新衣服。
因为每天抑制着对美的追求,拼命学习,董卿坦言,父亲的行为曾一度让自己非常自卑。
爱美不是错,强行压制孩子追求美,危害至深。
试想,当孩子看着同学衣着光鲜、魅力四射,反观自己,朴素无华、毫无生气,内心怎能维持平静?
我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多关注学习,少关注外貌。”
“打扮得那么好看有什么用?考试能加分?”
……
事实上,美的打扮还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获得欣赏和认同,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快乐。
联合国儿童公益基金的实验也为我们证实了“以貌取人”是有依据的。
一个6岁的女孩Anano穿着整洁、时尚站在广场上。
路人们纷纷表现得非常和善,陆续有人过去问小女孩是不是迷路了,需不需要帮忙。
第二次, Anano换了一身脏兮兮的衣服出现在同一座广场。
结果,她站了很久,一直到实验结束,都无人问津。
同一个孩子,穿着打扮不同,受到的待遇也不同。
有这样的一句话,虽然直接,但很有道理“没有人愿意透过邋遢的外表,发现她美好的心灵”。
得体的外表和迷人的气质,是人际交往中的首要名片,能够为让孩子创造更多机会。
外部的肯定和支持,是孩子自信的来源,而美好的外表则是影响外部印象的重要因素。
美能让孩子内心充满欣喜,自信满满。
父母的鼓励和赞扬,能给孩子追求美注入巨大的动力。
- 4 -
培养孩子的美感,让生活过成诗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对待孩子也一样,孩子不是不懂美,而是缺乏父母恰如其分地引导。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抓住孩子的审美敏感期,陪着孩子一起发现美,让美在孩子心底生根发芽。
1. 从穿搭开始,尊重孩子的选择
赵薇的女儿小四月曾被网友吐槽穿得很土,赵薇在采访中说:“都是她自己穿,没人管她,小姑娘都是只要鲜艳的就好”。
赵薇在节目中表示过,希望能给孩子平等的成长空间,没有太多说教和干预,鼓励孩子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引导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小四月也在不断的自我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眼光,现在小四月大了,出落的漂亮又大方。
新闻中的马来西亚籍小男孩不到3岁就成为了穿搭达人,他挑选的墨镜、围巾,到鞋子都展现了他的时尚品味。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被赞赏的。
孩子更是如此,孩子再小,也一定能从别人的喜欢、欣赏、赞美的态度中感受到自己是美好的,是值得被珍惜的。
2、用游戏减少破坏力
女儿进入审美敏感期以后,好多爸爸都会被女儿逮到做模特,上美妆,作为爸爸内心很“忧桑”。
我们当然可以放飞爸爸被孩子“蹂躏”,但也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来减少破坏力。
比如给孩子买一些玩偶来满足她化妆打扮的需求,在家里给孩子布置一个专门的空间给孩子乱涂乱画等等。
尽量挑选适合儿童的颜料和材料,为孩子的爱美创作安全护航。
3、 告诉孩子:美是外在,更是心灵
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好的内在和修养就像一本内涵丰富的书,让人翻开一页忍不住再翻。
黄磊的女儿多多是公认的小美女。
妈妈孙莉曾在微博晒出多多的化妆照:一眨眼的工夫,被我逮住了,别美了,快睡吧!
多多不仅外表美丽,同时游泳、钢琴、话剧、配音样样精通。
这离不开多爸多妈用心的栽培和引导,让孩子明白真正的美是内外兼修。
相对外在,内心和精神上的富养对孩子有着更深远的影响,善良,勤奋,感恩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美品质。
美不仅停留在表面,而是由内向外散发出来的一种迷人的气息。
带着孩子接受古诗词和音乐的熏陶,去画一幅美妙的画,把家里布置得舒适大方,典雅别致,生活便增添了诸多色彩。
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提高孩子的品味,父母的引导和鼓励可以使孩子在高级品位上走得更远,。
而有着高品位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的道路上,即使没有父母的扶持也会走的更顺畅。
一个孩子,从小生活在书香的家庭里,不会对德薄才疏的异性有好感;
一个孩子,幼时受过高雅艺术的熏陶,不会被事物绚丽的外表而诱惑;
一个孩子,儿时接受正确三观的养育,不会受世界纷杂的观点所困扰。
保护好孩子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引导孩子发现美、欣赏美,美就会悄无声息地沉浸在她的生活里。
不管她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这种美好都会伴随她一生。
孩子,愿你在平凡的生活中保持一颗爱美的心,让朴实的生命焕发出别样的风采!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