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零零后跃跃欲试,九零后抢占职场舞台,八零后也开始退居幕后,七零后六零后更是日渐凋零殆尽、堪比凤毛麟角的时代悄悄到来,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不适也异彩纷呈。
职场上的管理也遇到了风听不懂雨的语言、更不了解冰雪的心思的尴尬局面,很多人都在苦恼:代沟太深,人难管了。
我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一种态度,也是我们探讨的起点。
发现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的问题,另外一半的问题只是敢于直面和自我反省,则解决方法自然浮出水面。
首先,代沟是存在的,也是客观的。这个问题在每个年代都是存在的。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社会总是在飞速发展变化的,一代人比一代人更加优秀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就会有差异、有代沟,这些差异和代沟只是把不同年代的思想、文化、行为忽略了各自时代而存在的。
代沟和差异放在与之对应的年代,都会代表当时最认可、最先进的时代特征。
其次,如果我们认可他们的主流思想、行为的基础,那么就等于我们认同了是我们自己偏离了、我们的认知和理念也会渐行渐远,直到出局。
第三,相信这样一句话:没有不合格的下属,只有不称职者的领导。
第四,综合以上,下属难管或者Xo后难管的原因就找到了:是我们自己错了。
当然,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主流,不讨论个别、非主流群体和个体特例。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错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讨论下一个层面的话题,如何让难管变为好管,走出困局。
管理的结果表现往往是管得住和理得清;管理的核心对象都是人,那么如何管住,其核心就是人,而不是事。
我常说:处理一个业务不难,建立和更新一个流程标准也不难,搭建一个平台或体系更不难,难在弄清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错了的时候,实际就开始了自我改变,完成自我改变之后我们就面临如何改变下属的问题:
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们,弄清他们的生活需求,职业追求,以及他们对上级的要求。只有这样,才有思考问题的基础。
管理者展开这样的问题思考模式常见的有三种:高位思考、换位思考和低位思考。
高位思考会提升管理格局和思维境界,换位思考会交换角度,理解对方,低位思考会体谅下属,了解需求。
学会思考的方式,搞清上中下各层级的需求,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会发现:是不是自己已经好久没有表扬过下属了,甚至连一句“很棒、不错”都已经很久没有说过了;更不用谈物质的激励和激励方法了。
如果我们把不花钱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能做好花钱的事情呢?而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从不理解和无法沟通到无法理解和无法沟通的“代沟”。
潜意识里的代沟比鸿沟更深,阻力更大。这个代沟是人为设定的,而非不可逾越的。
长期的不被理解、压抑、更没有得到任何激励的下属如何会在工作中取得有效互动和相互支持?他们心中只有一条:让时间走的快一点,早点下班,让这些落伍的管理者明天就退休才好。
这样的思考,就是思维的转变,管理好下属还需要辅助以激励、成长、职业规划、利益分享等等各种要素。但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管理不好下属是我的错。
孙悟空永远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原因何在?只是如来佛的佛法无边。佛法就是管理法,转变为思维,就能找到方法。
这样以来,面对下属,你就是如来佛,只是需要修炼佛法,找到对应的紧箍咒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