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轼为何能横渡命运多舛的河

苏轼为何能横渡命运多舛的河

作者: 云深处_82e4 | 来源:发表于2022-05-02 10:23 被阅读0次

    苏轼,这一文学史上最耀眼的明星。数百年来,探讨、学习甚至想成为苏轼那样的人不。

    特别是对于身困境的人来说,都想用苏轼的经历,来鼓舞自己去摆脱困境,逃离磨难。

    苏轼虽一生历经磨难,但他始终能怀有一颗豁达、悲悯、慈爱、乐观的心。我们可以仰慕,可以学习,甚至可以刻意的练习,但是,我们终其一生也不会成为像他那样的人。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能在痛苦中感受到一丝温暖,这是苏轼他本身内在生长出来的力量。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要说灾难,就连在生活中,哪怕是别人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一个无意的眼神。有时也会刺痛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的心情陷入谷底,甚至内心所感受到的伤害,足以让自己几天,甚至几个月都无法恢复过来,更不要说遭遇多大的磨难了。

    可是苏轼他能做到,而他的做到是从内心深处升发出来的行为,并非学习借鉴别人的。因为拿来的东西,它本身就是脆弱的,是经不起一次一次狂风暴雨来袭的。

    苏轼的达观,根植于它有一个丰厚而富足的童年。

    还是那句老生常谈:“”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来治愈家庭。”肥沃的家庭土壤给了苏轼丰沛的内心,这也让他幸运地拿到了人生最佳的剧本,这个剧本的名字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我们每一个人手中,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剧本。一个眼中是你好、我也好的人,他看到的都是生活中的阳光,看到的是人间的真情和温暖。

    他对别人始终褒有是好的想法。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当这别人好的念头升起时,感恩之心定会生发,而当别人都是不好的念头升起时,他的内心会生长出愤怒、怨怼心。

    苏轼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才华光耀千古,是因为他的亲人,把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给了他。

    而这些宝贵的东西,给了他跨越人生磨难的内心的力量。让他豁达、达观的风骨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

    母亲给了她善良、仁爱和同情的品质。

    苏轼的母亲虽然出身名门望族,并且他身边最重要的三个人,都是光耀千古的人。

    有多少人羡慕她身上的这些光环,培养了一门三豪杰,她是多么的成功和幸福,她的一生可谓是成功幸福的一生。

    生活是残酷的,苏轼的母亲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幸福快乐,相反她对于自己本身来说,她的一生是不幸的,更多的是她感受到的是生活中的辛酸和磨难。

    苏轼的母亲虽然出身名门望族,但是因为与娘家的矛盾,她选择了忠于自己的丈夫,与娘家从此彻底断绝关系。

    我想她的这一个进退两难的痛苦决定,带来的伤害会让她的内心千疮百孔。

    另外,自从她嫁给苏洵,家庭一切事务基本是她自己一个人操持着。丈夫苏洵生性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他常年在外游历,基本不顾家。

    就是这样的一位母亲,却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滋养了自己的儿子。

    母亲给了他柔情、慈悲和爱。

    苏轼家的院子里有一种桐花凤,平时很难看到。但是它们却成群结队地出现在苏家的院子里,街坊邻里很是羡慕。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那是因为苏轼的母亲很痛恨杀生,嘱咐家里的小孩、奴仆谁都不要捕捉鸟雀。

    苏轼把桐花凤的出现,看作是母亲行仁孝之道的结果。他说:“其实没有什么,只是人的诚信罢了,鸟雀之所以不敢接近人,是因为人往往做出的事,比属蛇之类更加残暴的事情。”

    母亲从小给他树立了为真理,不惜以死抗争的人生价值观。

    年幼的苏轼读到忠烈之士范滂,为国赴死的故事,深受感动。于是去问母亲:儿子将来如果要做范滂,母亲您能答应吗?”母亲凛然回答他:你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对孩子的生死抉择面前,一个母亲能做到全然鼎力的支持,这样的事情,能有几个母亲有能够做到?

    不要说生死这样说事情,即便是一些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有时我们也很难做到无条件的支持。一个人所有的选择当被无条件的支持和接纳时,他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会心有担心、害怕、恐惧,甚至是心有余悸。

    这是一种做事情时必须要具有的内心的力量。

    父亲给了他洒脱、自由、真性情。

    《三字经》有言,“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年少并不爱读书,直到27岁那年,他才开始下定决心发愤图强。苏洵的自由、散漫要从其父苏序说起。

    苏旭认为苏洵才智过人,不应为科举考试中的诗词、句读束缚。知子莫如父,旷达的苏序给了苏洵野蛮自由的成长的空间,让他烂漫洒脱的天性得以自由地舒展,而他也把这一性格传递给了儿子苏轼。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这样评价苏轼的祖父:“这位不识字的老汉的智慧才华,原本是在他身上深藏不漏的,结果却在他的儿子身上光荣灿烂的盛放了。身心精力过人的深厚,胸襟气度的开阔,存心的淳厚正直,却都潜存在了老人的身上。

    而这顺利成章代际传递到苏轼的身上。

    苏洵用心陪伴孩子探索人生,使得苏轼胸襟开阔,旷达大度。苏洵是一个有趣的父亲,而拥有有趣的父亲,是孩子一生最大的精神财富。

    他是孩子的玩伴,也是孩子的密友。他带着孩子们探索未知,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即便是将来遭遇不幸,孩子也能心怀美好,旷达以对。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有这份开阔明朗,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天才的种子,必须配上肥沃的土壤,他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天才。

    苏轼家庭的土壤,给了他内心充足的力量和外看待外界的美好的能力,也造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

    苏轼的祖父、父亲、母亲给予他的精神滋养,足以让他在人生的大海上化险为夷,乘风破浪。

    最后用苏轼的《定风波》做结语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为何能横渡命运多舛的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wm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