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别人。一句鸡汤,但确实能说明精髓之处。没有了反馈,生活就变成了一成不变,没有了反馈,还会有生活的多姿多味吗?
显然,一切都化为乌有。所以,笔者认为让反馈来的更猛烈一些吧。只有更猛烈一些,才会有认知上的改进,思维模式的递进,也就会把握更多的时间,用在追逐更有意义的生活上去。
很多时候,我错以为,反馈就是给别人挑毛病或是赞美之声。这是特错大错的,一个低质量的反馈,永远只是在一个人说话。
什么是反馈,顾名思义,反过来帮对方给到对方真正需要的东西。这里有可能是赞美,也有可能是批评。但请你记住,给到对方真正需要的东西。反馈的精髓之一,就是给到对方真正需要的。从这一点上来讲,反馈实际上就是一种高质量的沟通的体现。
我们在生活中,在职场里,经常会看到或者亲身经历到,沟通难以下去的现象。情绪化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戾气之一,或者只考虑自己没有考虑到对方,或者只在积极维系对方情绪,而把自己粉末倒置。最终往往搞得一身疲倦,垂头丧气或者在朋友圈随意发泄几句情绪不了了之。
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因为任何一种沟通,都应该建立在自尊体系之中,也建立在更好的说出,对方愿意相信的话语之下,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悟道。
多年以后,我才明白,自己的差距在哪里。首先我没有真正弄明白对方的需求,以及我也知道怎么接话,和对方产生良性关系上。
说我行我素,有点不合适。说找同频的人,又有点小众。说白了,我给不了,对方需要的那个点。而不是因为,对方和我地位有多悬殊或者能力有多大,而拒人之千里之外。
反馈是一种沟通。去年有一期《当代陕西》时,有篇专栏讲的是一个优秀的老师的成长经历。这位西安交大的老师,他一直在寻找多年前对他帮助过的一位老师。后来这位交大的老师如愿找到了当年帮助过他的老师。他告诉这位老师,当年你对我说:“即使没有机会读书,也不要放弃学习的机会,你可以在工厂里借别人的书,完成自学。”就是这样一句鼓励的话,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这位院士,记住了老师的话,始终没有忘记读书,即使在艰难,也没有忘记老师临别是对我说的话。
而这位院士,多年以后,如愿找到这位老师的时候。这位老师,告诉他,我只是说了一个当老师应该说的话,没有对你有什么特别的。
这是反馈吗?是。这个老师,太伟大了,人格伟大,职业精神崇高,都显示的具体而直接。这就说到了第二点,反馈的精髓之处,还在于告诉对方,应该如何去做。一个好的反馈,不但要有共情般的表扬和批评,更要给对方指出一条改进的路。给对方,指明下部应该如何去做,才是王道。
我们在电视里,在体育比赛里,在教育别人,或者被教育别人的时候。我们其实都会,扪心自问,这个他,表现的好还是不好。这个演员,演的太好了。演得好,说明入戏,表达到位。这个教练,我刚才对母亲说的话,好像母亲很开心,最近她情绪非常好。
一个善良的人,空洞而乏陈。而一个懂得让别人更好的人,才是善良的高级,生动而鲜活。
而当我们去告诉别人该怎么做,或者别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说对了点,给到了对方想要的。这个大家都应该好好思考,如果给对了,你将越来越重要,因为反馈就是一种关系。
一个善于反馈的人,他的人际关系总是风生水起。现在大家,都在谈领导力,谈沟通,谈如何建立关系。其实建立关系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学会反馈。而这反馈,就是建立关系的方法。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人与人关系很复杂,谁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朋友呢。说这个话的人,不在多数,我也常常面临着这样的灵魂拷问。其实这些问题,没必要去多想。把劲用在有用的事情上,才是王道。
人与人的关系复杂,这是事实。但结论是,人与人关系复杂,你就不去生活了吗,不去工作了吗,不去创造更好的自己了吗?不对!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把事实当成结果来看待。
在笔者看来,复杂我管不了,接受就好了。但我能把我能做好的事情,做好才是最正确的。我帮助他人,或者我能给到他人有用的价值,他人自然会和我建立良性链接,这全凭打铁还需自身硬上。
其实反馈,说来说去,唯有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游刃有余的高质量的活着。
反馈的再好,不如躬行提升自己之上。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就是,有人期待奇迹,而有人在创造奇迹。
接受反馈,或者反馈的再好也罢,都不是最主流的。最主流的还是自己,自己的修养,学识、能力、身心越来越成熟才是王道。当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时候,你注定会是一个显而易见且高明的反馈者。
毫无疑问,责无旁贷。共勉。
看肢体在唐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