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散文
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作者: 克里KELI | 来源:发表于2018-03-13 22:53 被阅读0次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

人间也没有永远

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是个意外。我虽喜欢看各类书,但更多以小说为主,现实回忆类的文学作品更多是记录作者某种遗憾和缺失,而越发深入后总会替别人遗憾他的遗憾。

《我们仨》是意外认识的一个学姐送的,我闲置书架很久,完完全全是最近压力较大,任何过于厚重的书本都会让我头疼。而《我们仨》刚好符合我最近的需求 ,之前百度搜索它是本简简单单记录琐事和家常的书籍。

却未曾想百度也不可信。

翻书确实会有欲罢不能之感,但更多的是一股来自百岁老人的离愁别绪,最是以轻描淡写的语句记录的事情,才叫人难过。

2.

愈怕你从此不见

《我们仨》由三部分和三则附录构成,中间夹杂很多充满回忆的照片。

第一部分 我们俩老了

人越老,不惧怕生离,害怕死别。

老了之后常常做梦,梦见你们在寂静荒凉之地消失,连太阳都是昏昏沉沉临近黄昏。面对必然要面对死别,愈发担心的不是自己的消逝,我时常担心且忧惧你们就这样消失,不回应我的呼喊,不理会我的孤独,就这样走了。

第二部分 我们仨失散了

这是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梦中我们在一起,我们又相聚,最后我们又失散。

古驿道,这个意味着离别的场所,他们拒绝,却无法抗拒,甚至连询问都是都是一种犯规。

杨绛先生用了一段长长的话来渲染她的恐惧,而那些场景不正是她的境由心生。死静没有波澜的之地,云雾蒙蒙、迷迷茫茫看不见前途之地,她恐惧却只能接受既定的安排往前行走,不敢问,不能问。

于是她觉得万般无能之下,梦里她的圆圆走了,她的钟书也消逝了。

她所认为的家,只不过成了个客栈。

而她还在寻觅归途。

第三部分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回忆往事,完成我们仨的故事,是钱瑗未完成之事,也是她所要打扫干净的事。我们一路颠沛流离,经历种种磨砺,一生坎坷,直至暮年,才有安顿的居所,但老病相催,也走到了人生尽头。

三则附录中是钱瑗所作的《我们仨》的手稿,她还没写完便过世了,可一家人的温馨生活只要文章目录就好了。

还有一家来往的信件和记录点点滴滴琐琐碎碎的随手画。

3.

一步一步,一路上都是离情

《我们仨》是一个百岁老人内心最深处的悲怆和凄苦。平平淡淡的语气诉说一生,她于人生最后所寻觅的归途,或许与她而言就是顺其自然的逝去,以另外一种方式团聚。

所谓的“万里长梦”不过就是现实之下离别的真实场景,将它当作个不会醒来的梦罢了。面对父女俩相继入院,相隔大半个北京城,杨绛先生如同梦里面一般白天陪着她的丈夫,夜晚在梦里陪着她的女儿,忧惧离开,压抑的环境,压抑中绝望。而这种绝望是由内心而生的孤怆,奔走两处,只能接受现实却又无能为力。

相关文章

  • 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 人间也没有永远 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是个意外。我虽喜欢看各类书,但更多...

  • 我们没有生离,只有死别

    我不知道钱钟书是在哪里说下的这句话,只是突然想起了杨绛的那本《我们仨》。哀而不伤,温和平淡。最近一直喜欢这样的文字...

  • 2017-09-29

    没有生离只有死别

  • 2017-09-05

    没有生离,只有死别

  • 只有死别,没有生离。——《我们三》

    从此以后,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这是钱钟书对杨绛说的,生离死别,却被演绎成了最好爱情的样子。《我们三》是杨绛晚...

  • 我们之间,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不曾想,原来,小哥哥,我们之间却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生、离、死、别,真的是让人肝肠寸断的四个字,道尽了爱情的悲欢...

  • 没有生离,只有死别。

    前几天,如故里抽到一个话题。 儿时你最值得回忆是什么。 良久。 脑海里,想到的只有跟在妈妈身后在田野里挖野菜、捡棉...

  • 没有生离只有死别

    离开 我更愿意认为这只是离开 暂时的 日后总会相见 也许就在今晚 总会在以后许许多多梦境里 这 我是确定的 在梦里...

  • 《我们仨》: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我们仨》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或许用回忆...

  • 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完):魂牵梦萦

    欧阳从欢子租房的小区出来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他想到马路对面坐公交车或许可以坐上回家的末班车,实在不行就打的回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fx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