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六722:聚珍版

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六722:聚珍版

作者: 酿酒匠 | 来源:发表于2023-09-13 02:27 被阅读0次

聚珍版

沈存中云:“庆历中,有毕昇为活字版,用胶泥烧成。”武英殿聚珍版,自易铜为木之后,近闻亦多散失。顷广东新制活字版一付,以黄杨坚木为之,现已有二万余字,随时增益,大约至五六万字,可以足用。吴石华〔兰修〕、曾勉士〔钊〕两学博,仪墨农孝廉〔克中〕主司其事,将来可成一巨观也。


〔试注〕

1、聚珍版:即活字本。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修《四库全书》时,因种类繁多,耗费巨大,主管刻书事务的大臣金简乃建议刻制枣木活字摆印书籍。乾隆准其所请,并改“活字”名为“聚珍”。为此,制成大小活字25万余枚,既经济又简便,事半而功倍。中华书局创制仿宋体铅字,排印书籍称“聚珍仿宋本”。

四库总目提要记载:“金简实司其事,因枣梨繁重,乃奏请以活字排印,力省功多。得旨俞允,并锡以嘉名,纪以睿藻。行之三载,印本衣被于天下。金简因述其程式,以为此书。”

金简著有《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记述印造经过,内容详备。以后各地仿效,有14个省用木活字印书,以诗文集居多。其他如绍兴府、常州府、徽州府等地的几千种家谱,十之七、八为木活字本。木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古代盛行,仅次于雕版印刷。

2、沈存中:沈括字。

3、庆历:(1041年十一月–1048年)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北宋使用该年号共计不到8年。

4、吴石华:吴兰修(1789–1839)字石华,原名诗捷,嘉应州(今广东梅州)人。清藏书家、学者。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官信宜县训导,出任粤秀书院监课、学海堂山长。笃好文史,喜治经学,自称经学博士。建书楼于粤秀书院,藏书3万余卷,名为“守经堂”,其中有宋元本及旧抄手校本,纸墨奇古,藏书之名与曾钊并称。自称:“岭南地湿,易长蠹鱼,藏书无至二百年者。吾家守经堂藏书数量多于勉士,而旧椠不及焉”。陈昌齐为他作《守经堂记》,称他四部之书已初备。刊刻《岭南丛书》;著《端溪砚史》、《桐华阁词》、《南汉记》、《宋史地理志补正》、《荔村吟草》、《学海堂集》、《学海堂丛刊》、《南汉金石志》、《吴兰修词选》、《石华文集》、《方程考》等。

5、曾勉士:曾钊(1793–1854年)字敏修,号勉士,广东南海人,道光五年拔贡生,曾任钦州学正,笃学好古,《清史稿》有传。

6、仪墨农:仪克中(1796–1837)字协一,号墨农,又号姑射山樵,其先山西太平(今山西汾城)人, 父官广东盐运使司知事,遂为番禺(今广州)人。少有奇气,读书过目成诵。嘉庆二十二年(1817)阮元督粤修《广东志》以克中为采访。道光十二年(1832)广东典试官程恩泽于遗卷中发现他的文才,得中举人,任广东巡抚记室,道光十四年(1834),他受广东巡抚祁埙委托,至芦苞河疏通灵州渠,积劳发背疡,小愈又主持建惠济仓,达旦不寐,疾发而卒。仪克中工诗,善画,山水浑厚,取法王恽。著《剑光楼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六722:聚珍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ry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