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蕙心

【旧知】
一直认为的高效人生就是在工作中,每天的积极主动+合理的休息+坚持复盘和反思,为第二天的高效上课准备着。再有个愉快,可以追剧的星期日,工作时忙碌,休息时娱乐。很典型的认为学习和放松是分开的!
在学习上,我是比较能够专注的,往往一坐就是三个小时+,但是长期坐下来,导致学习上的另一个缺陷:思维不够发散,因为学习的内容大都是专业性质的,很少是感兴趣的,所以,这种学习总觉得是自我压抑般的苦行僧的学习状态。
我也想过,如果在学习中有心流的出现,那么这个学习过程,必定是享受的过程。但为什么用上“苦行僧”三个字呢?说明了在平时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我是被动的,不情愿但又没办法不得不学的,典型的受害者心理。
【新知】
今天读Angie《学习力》的第三章,对号入座了一下发现自己的人生还是未被激活的人生。
1,人生处处皆学习,出去旅游放松,总是会认为与学习无关,其实不是的。把学习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为学习创造新鲜的玩法,而不是充满着无趣味,整个人生的状态也会被无限激活。
2,如果人生被激活,可能会有的表现:
(1)“我先试试吧,总有办法可以解决的。”
我的解读:先行动起来,勇于试错,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我们不讨论问题,本身有多难,我们只讨论详细具体的办法。”
我的解读:把焦点放在问题的详细具体的方法上,而不是把焦点放在困难上。
(3)“犹豫无法做出选择时,我就选那条最难的路试试。”
我的解读:生活中,我们总是偏向于选择简单的问题,因为完成起来轻松,其实选择困难的可以适当激发我们的斗志,取法乎上,那么尝试过困难的之后,其余的都不是问题。
(4)“我忙得没时间神经病。”
我的解读:这是对激活状态下的生活最好的解释,充实而忙碌。
(5)“学习进步才是我生活的常态呢,不学才感觉难受。”
我的解读:通过学习上做的一点点小改变,试着把学习养成当成生活的一个习惯。这个时候是享受学习、掌控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以受害者的角度认为自己是枯燥的学习生活中的苦行僧了。
【行动清单】
1,心态上转变,学习是一个可以培养的微习惯,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2,遇到事情,方法总比困难多。行动起来分解问题,讨论具体的方法。
3,需要做出选择时,尝试着选择难的,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
4,下载forest,享受专注的学习,以主动的姿态掌控学习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