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保护学习愿望之泉‖《建议》54

保护学习愿望之泉‖《建议》54

作者: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 来源:发表于2024-02-28 12:01 被阅读0次

    儿童学习愿望犹如细小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

    这些源泉需要不断的汇合才能成为未来愿意学习、爱上学习的江河湖海。

    这些细小源泉最怕的是对学习的冷淡态度。

    抵御冷淡态度的最佳办法是让孩子们在付出紧张的精神努力中发现真理,是发现真理时收获的那份激动和惊奇,以及背后慢慢潜滋暗长的兴趣。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帮我们梳理出的呵护、培养孩子们爱上学习这一复杂又极其简单的思维活动背后的底层逻辑。

    然而,堵塞学习源泉、扑灭兴趣火花,最容易跌入的坑就是一味的要求孩子们识记背诵,一味的为应付老师检查而单纯的再现知识——死记硬背。

    疏通愿意学习的源泉,就要设法让教室和外面的世界沟通起来。教室里有四堵墙,墙外是气象万千的世界,万千世界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奥秘,这奥秘中蕴含着儿童思维和创造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一,教室外

    在孩子们进入教室之前就该着手学习愿望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提醒也亲自带领团队,在入学前一两年就带着孩子们到“思维的源泉那儿去旅行”,到花园里、树林里、湖岸边去,让孩子们的眼睛“看见”世界。

    用眼睛捕捉世界里一切引起他们兴趣爱好的东西,这会燃起孩子们眼睛里亮晶晶的火花,这火花代表着孩子们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让人开心的,是知道的越多对应的就会有更多不理解的东西,就会促使孩子们积极的思考,进而对知识的追求意愿就会越迫切,而这份迫切正是对一切新知的特殊敏感性,正是思考的原动力,也是未来兴趣的源泉。

    二,教室内

    到了学龄期,来/回到教室里,需要对大千世界的诸多新知进行梳理、归纳,这时候需要一定数量的识记,只是这里的记忆(包括背诵)要将记忆的努力和思考的努力结合起来,在对背诵材料若涉及的及周围世界的现象规律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出孩子们智力的发展能力。

    我总是喜欢用“死去活来”这个词,这里的“死”其实就是前人总结出的方法规律(旧知识),我们站在已有的旧知的基础上,借助于自己的理解、思考的基础上,获得个人独特的新知,然后,新的能力也就从旧知中“生长”出来。

    如何做到,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给予及时的点拨和引领,能够把教室内和教室外打通,教给儿童观察自然界的方法,教会他们读书,教会并培养他们爱钻研、爱思考,儿童的智力生活就能在书籍中发生并得以提升。

    这其实就是一种独立阅读的能力,这阅读既包括自然界的“无字之书”,也包括教室里的“有字之书”。在此基础上,孩子们独立阅读的能力就能在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到特殊的作用,会影响他们学习态度的正向发展。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开始于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开始于儿童对人的道德高尚和伟大的向往。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多阅读人物传记?伟大人物的榜样示范带动作用,是一种长线影响

    一个人能够在童年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教育这扇大门在他面前展现的就是一副让人心驰神往的魅力画卷。

    三,讲出来

    有了教室外的真实景象的刺激,有了教室内的循序渐进的培养,接下来就是学以致用,这“用”包括讲出来,还包括写出来。

    通过阅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而激发出孩子们的思维兴趣,就好比是把土地整理的极为平整,然后撒上知识的种子就能发芽、开花、茁壮长大。

    这时候,一定要抓住一个特殊的节点——让孩子们张开口给别人讲,给同学、给家长分享他从生活中、书籍中,教室内外所所接收到的让他感到激动的事情,这种锻炼会让孩子在智力上变得更丰富,有可能未来发展的志向(也叫flag)立起来,孩子们给别人讲述的思想越多,他自己的思想就会变得越丰富。

    务必训练孩子们“讲出来”这个动作不断的重复,以致成为习惯。

    讲而优则写。

    写还有一个在高大上的词叫创作。

    创作其实是独立思维的一个阶段,在创作过程中,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能认识到自己思考的欢乐,体验到作为创作者精神上的满足,这时候就能把学习的愿望这个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呵护好,不断的为它提供滋养,这样我们的生命和美这棵“花”就永不凋谢。

    不管是讲出来还是写出来,都是一种付出的过程,而付出的力量能够和自尊感链接接起来,这其实就是一种劳动,是脑力劳动,让人快乐的、诱人的,自愿的劳动。

    就像此时此刻,我把读过的内容梳理出来,按照自己的思路再重新进行编排,就是一种成就感,一种自愿的、喜悦的劳动。

    而欢乐,尤其是自愿劳动所带来的欢乐,才是人自尊感的源泉,这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反过来,务必要防止付出了劳动,却看不到结果,要及时反馈。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的火花就会慢慢熄灭,再让他付出写作业、读背书等脑力劳动,就错过了敏感期。

    因为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中所取得的胜利的欢乐。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54节《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最后语重心长的提出:为人师者的工作就是要有巨大的耐心和信心,来呵护、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深以为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保护学习愿望之泉‖《建议》5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dx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