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新精英训练营
03|《选择的悖论》| 如何科学的做出正确的选择?

03|《选择的悖论》| 如何科学的做出正确的选择?

作者: 宇落非凡 | 来源:发表于2016-06-08 08:56 被阅读878次
    文:宇落非凡

    01 《选择的悖论》相关信息

    作者: 巴里·施瓦茨

    字数:19.2万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版次/印次:2013年3月第1版

    所属图书类目:心理学

    02 选择的悖论》思维导图

    选择的悖论

    03  《选择的悖论》主题

    More is less,Less is more.

    04  为什么我们无法做出明智选择?

    理论上来讲,大多数明智的选择都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你的目标;

    2.评估目标的重要性;

    3.列出可能的选择;

    4.评估哪个选项最能达到你的目标;

    5.选出最佳选项;

    6.根据选择的效果调整你的目标以及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以便下一次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实际上,即便在选择有限的情况下,要走完这套标准流程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果,选项增加,作出明智选择要付出的努力就会倍增。这就是,为什么选择的机会会从一种福分转变成负担,同时,这也是我们不能作出明智选择的原因之一。

    下面我们就按照做选择的步骤,感受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扰。

    做选择的第一步就是,问自己”“我想要的是什么?”

    从表面来看,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但是,仔细想想,这个问题,似乎不简单。

    想要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就必须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和自己内心对话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明确地知道每个选项给我们的感受如何。而每个选项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大多数时候取决于我们过去的体验记忆。而过去的体验记忆,由第1个因素决定:

    第1个因素:峰终定律(Peak-End Rule)。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与终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差不多没有影响。

    科学家做过很多实验,从实验结果来看,无论是预测自己对某件事情的体验,还是我们对过去体验的记忆都不可靠,不能正确的反映事情发生时我们的真实感受。然而,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期望又偏偏主宰着我们的选择。

    所以,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选择的第一步,往往会成为困住我们的一大步,所谓的”万事开头难“,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不管,不论第一步多难,一定要迈出第一步,确定下目标,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暂且不论,先定下来。毕竟,错了,我们还收获了经验,不去做,我们将一无所得。

    确定了目标,我们就要去收集信息进行决策。

    决策的过程中,我们会受到第2个~第9个因素影响。

    第2个因素:拇指规则(rule of thumbs)。原指木匠不用尺子,而直接伸出拇指来测量木材的长度或者宽度,比喻依靠经验和直觉做判断,又称“经验法则”。

    第3个因素:可获得性启发式(availability  of heuristic)。人们判断推理过程常常受到可获得的记忆的影响,倾向于认为容易想起的事情比不容易想起的事情更常见。

    第4个因素: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沉锚效应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第5个因素: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同一个问题的两种逻辑意义相似的说法会导致不同的决策判断,当消费者认为某一个价格带来的是“”损失而非“”收益时,他们对价格就非常敏感。

    第6个因素:心理账户(psychological accounts)。人的头脑中存在一种心理账户,会将现实中的客观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作出不同的决策。

    第7个因素: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第8个因素:沉没成本(sunk cost)。由过去的决策导致的、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决策改变的成本。

    第9个因素: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人们更愿意持有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而不愿意用它交换另一个可能更好的替代物。

    看到这里,我想,你一定会感觉到蛋蛋的选择忧伤。

    选项少的时候,也很容易犯错,选项多,复杂程度高的时候,犯错的可能性就回不断增大。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每个选项仔细琢磨、全面推敲,随着需要做的决定和选择的数量越来越大,决策难度会大大增加。决策难度越大,犯错的概率就越高。犯错就要付出代价,大多数时候,我们所付出的都是小小的代价。但是,有些时候,犯错会让我们付出很大的代价。

    付出的代价越高,犯错就会让人感到越痛苦。整个过程如下:

    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做选择→犯错的可能性更大→犯错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看到这里,我想,你更会感觉到蛋蛋的选择忧伤,而这种选择忧伤,会让你从“选择者”转变成“捡拾者”。

    选择者,是在决策前积极思考各个选项的人,所考虑的是生活中什么是至关重要的,在具体选择中孰轻孰重以及所决定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后果。选择者,十分清楚某项选择对自己的意义,并且知道,可能没有一个现成的选项令人满意,如果想得到更好的选择,那就应该自己去创造机会。

    捡拾者,在他们看来,生活中的选择犹如音乐电视中的影像匆匆而过,捡拾者能做的就是抓住什么算什么,却又希望自己抓到的是最佳选择。事实上,在决策的时刻,不会有人举着牌子,郑重地告诉我们,这个决定由多重要。

    这部分,通过认识以上9个因素,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无法做出明智选择?”。

    下一个部分,我们将详细了解人如何做决定,以及每个决定需要付出的代价。

    05 你是最大化者、满足者、还是完美主义者?

    确定目标的时候,你是选择最好的那个,还是说足够好就行了?

    如果你只能接受最好的,那么你就是个最大化者(maximiser)。最大化者,要确保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最佳选择。可是,又有哪个选择才是绝对的最佳答案呢?唯一可能的方法就是穷尽所有的选择。在浏览过所有选项之前,最大化者无法做出选择。要是不把所有商品都作一番比较,他们就无法确定自己买的是不是最划算的。最大化者的决策方式意味着一项艰难的任务,而随着选项的增加,这项任务会变得越来越恐怖。

    如果选择选择够就好,那么你就是满足者(satificer)。满足者,满足于足够好的东西,而不去想还有更好的在后面。满足者也有自己的标准,他们会苦苦寻觅符合自己标准的东西,一旦找到就立刻收手。

    最大化者,追求的是绝对的最佳选择。满足者,最终会为很不错的选择感到满足。

    最大化者,更容易成功。满足者,更容易幸福。

    最大化者和满足者,通过一些测试,可以很明显进行区分。

    而,有一种人,通过测试,跟满足者容易区分,但是跟最大化者却不太容易区分。没错,这种人,就是这部分未提及的第3种人:完美主义者

    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如果他能够做的“更好”,就不会满足于做的“够好”。即使他取得了无人能及的成就,他依然持续不断的挑战自己,想做的更好。对于成功来讲,做一个完美主义,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完美主义者和最大化者,都希望做到最好,不过作者认为二者之间还是有明显差别的。尽管两者都有着非常高的标准,但完美主义者可能从来不认为自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最大化者则认为这个最高标准是可以企及的。

    完美主义者和最大化者不同,他们既不抑郁,也不会充满悔意。他们可能不会为自己做的事感到非常快乐,但起码比最大化者更快乐。

    06 为什么总是不满意自己的选择?

    原因一:自主权——主观幸福感的负担

    这个时代很多人推崇选择的自主权和自由,很多人会觉得得到“自主权”,会让我们更快乐。因为,通常来讲,我们需要的东西就是我们喜欢的东西,就是能够让我们愉悦之物。

    然而,目前很多有力证据表明,“需要”和“喜欢”,其实是由两个完全不同的大脑系统掌管的,两个系统之间可以协作,但大部分时间,两个系统是单独运作的。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需要选择,但是当我们真正拥有选择权时,却未必真的想要选择。同时,如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作出选择,生活就会比我们想象中更糟糕。

    原因二:机会——选择一个就意味着失去另一个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样的道理,选择一个机会,意味着放弃其他机会,这对于我们来讲,是经常面临的难题。

    这样的难题,对于满足者来说,一般不是问题,因为他们追求的是"足够好",而不是“最好”,所以,一旦他们选择了一个机会,就不会为放弃其他机会而崩溃。并且,满足者不会满脑子都是虚构的完美世界,不存在各方面都极具价值的完美选择,也就不需要费神权衡。

    这样的难题,对于最大化者来说,往往是个大难题。实际上,让最大化者感到更为不快、生活满意度更低、或者更加抑郁的原因,就是放弃的机会恰恰是最好的机会。

    原因三:后悔——向下拉扯的力量

    当你做了一个选择,但结果并不好,或是你发现有更好的选择时,恭喜你,你很有可能后悔了。

    后悔,对于不同人来说,意义明显不同:

    对于最大化者来说,一个东西无论多好,如果发现还有更好的,就会后悔当初没有选到那个更好的。

    对于完美者来说,发现没有选到更好的,说明还有提升的空间,能提升就更能接近完美。

    对于满足者来说,肯定会有更好的选择。Bug,  who care?

    原因四:适合——原地踏步的快乐跑步机

    人们对快乐的追求,就像在跑步机上跑步一般,无论如何努力都前进不了,而且必须不断努力才能维持相同程度的快乐感受。

    其实,快乐并不等于一切,主观感受也并不是我们生存下去的唯一理由。生活,不仅仅只有喜,还有悲;不仅仅只有主观感受,还有客观存在。

    如果生活在一个悲多于喜的阶段,适应就非常有益,适应可能是唯一可以给予我们力量与勇气,让我们坚强活下去的东西。

    如果生活在一个喜多于悲的阶段,适应就会打击我们享受好运的尝试。我们现在的社会,物质生活有了明显提升,也给了我们自由的权利,但是我们似乎并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那种满足,反而烦恼和困扰更多了。比如,“今天吃什么呢?”

    原因五:比较——满意度的4重诅咒

    回想一下我们过去的生活,当我们评价某种体验时,一定会进行下面的一种或多种比较:

    □ 跟希望得到的体验相比

    □ 跟预期中的体验相比

    □跟近期的体验相比

    □跟他人的体验相比

    上述比较,使得体验具有相对性,要么变得更坏,要么变得更好。

    上述比较中,跟他人比较,可能是“比较”中最重要一个因素。“我做的怎么样”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我们的经验、目标以及期望,但这种问题几乎从来不被提及。实际上,”我做的怎么样?“后面的注释总是”跟别人相比“。

    同时,我们已经知道,选择越多,要收集必要的信息并作出决定就越困难。而收集信息越困难,就越依赖于他人的决定。所以,过量的选择会迫使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可是,跟别人比较的越多,我们越会收到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往往是消极的。

    原因六:幸福——为最佳选择付出的代价

    现在的我们,是自己,而不是父母,决定自己结婚与否以及何时跟何人结婚;是自己,而不是宗教领袖,决定自己衣着打扮;是自己,而不是政府,决定自己要看的是手机、电视、电脑等等。

    现在的我们,越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越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我们的教育,应该既有趣,又实用。我们的工作,既要激动人心,又要富有社会价值,而且还要收入丰厚;我们的 伴侣,既要性感尤物,又忠贞不二,不但有过人的头脑,还要善解人意,我们的孩子,应该漂亮,聪明又乖巧,还要个性独立。

    高期望和自责可以发生在教育、事业、婚姻等重大决定上,也可以发生在我们选择晚上吃什么的时候,就算再琐碎的事情都会受其影响。如果失望的体验源源不断,如果你做的每一个选择都达不到预期和渴望,如果你执意要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最后必将久积成疾,”什么也干不成“的信念,将把你活生生打垮。

    上面的6个因素,导致了我们总是不满意我们做出的选择。

    下面的部分,是作者给出的一些方法,用来缓解甚至消除这些困恼。

    07 明智的选择

    第1个方法: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选择上

    □ 回顾最近所做的选择,无论大小(买衣服、买厨具、决定旅游目的地、分配退休金、选择医疗方案、换工作或者换男女朋友)

    □ 逐项列出做以上选择时采用的步骤、花费的时间、所做的研究以及做选择时的焦虑程度

    □ 回忆自己做选择时的感受

    □ 问问自己,花这些工夫去做选择,到底得到了什么。

    第2个方法:成为选择者,而不是捡拾者。

    □ 少花些时间决定无关紧要的事;

    □ 用省下来的时间问问自己,在人生中的重大抉择中,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 当你发现现有的选项没有一个符合自己的要求时,不妨思考怎么样创造出更好的选项。

    第3个方法:做一个满足着,而不是最大化者

    □ 回忆生命中那些曾经因”够好“而满足的时刻;

    □ 仔细想想那些时候你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 把这些技巧运用到其他选择上。

    第4个方法:别太在意机会成本

    □ 除非真的很不满意,否则还是买常用的那款;

    □ 不要轻易被所谓的”新款或改进版“所迷惑;

    □ 没”痒“别乱抓“抓”;

    □ 不用担心选了这个,就没有办法拥有其他新东西。

    第5个方法:尽量做不可逆的选择

    挣扎于你和伴侣的爱是不是真的,困恼性生活的质量和数量是否达到平均水平,以及总是想你能否做得更好、找到更好,皆是痛苦之源。一旦做了不可逆的选择,你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已有的关系上,而不是进行无畏的猜疑。

    第6个方法:培养感恩之心

    □ 在床头放个记事本

    □ 每天临睡前,在本子上记下这一天里发生的值得感恩的5件事。有时可能是大事,例如升职,或者第一次约会,但大多数时候会是小事,比如看到明媚的阳光穿透寝室窗户洒落房间、听朋友说了一句舒心的话、吃了一条可口的红烧鱼,或者在杂志上读到一篇好文章。

    □ 刚开始这样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很傻,但如果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自然。你还会发现,原来最普通的日子里,也有那么多事情值得感激。最后,你会发现自己对生活越来越满意,不再渴望找什么“更新更好”的玩意来改善生活。

    第7个方法:告诉自己不后悔

    □ 采用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的标准;

    □ 在做决定前,减少选项的数量;

    □ 对决定的好处心存感激,而不要纠结于不好的方面。

    第8个方法:为适应做好心理准备

    □ 买新车的时候要明白,无论你买的车多好,两个月后,你都不会像现在这样激动;

    □ 少花些时间去找完美的东西,你就不会因为高昂的搜寻成本而减少从最终选择中得到的满足感;

    □ 提醒自己关注现有的事务由多美好,而不是关注他们现在没有原来那么好。

    第9个方法:控制过高的期望

    □ 减少选项的数量;

    □ 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 留心那些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

    第10个方法:学会避免社会比较

    □ 记住,“死后留下最多玩具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不过是汽车后盖贴纸上的标语,不是什么至理名言。

    □ 关注让你快乐以及让你的生活有意义的事务。

    第11方法:把选择的限制看成解放而不非束缚

    想想养在鱼缸里的鱼,生活在这个受到限制但也受到保护的世界里,小鱼可以去实验、去探险、去创造、去谱写它的未来,而不用担心挨饿或者被吃掉。没有鱼缸也就么有了限制,但小鱼可能要拼尽全力才能活命。有限制的选择和有约束的自由,使得小鱼可以想象各种美妙的可能性。

    以上这11个方法,可以缓和甚至消除这些困扰,不过要真正做到这些可不简单,需要经过大量练习并提高自制力,也许还要转变思维方式。

    但是,坚持每一个方法都会得到回报。


    08 最后

    如果,你能从头看到这里,我很佩服你,5000多字,你竟然看完了。

    如果,你直接看到这里,我很佩服你,精彩的东西,你竟然全部都错过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3|《选择的悖论》| 如何科学的做出正确的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hj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