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很喜欢毛姆的一本书——《刀锋》,喜欢主人公拉里晃膀子的生活态度。这本书因此被小明排在了最喜欢的三本书的第二名。小明最近的生活很规律,上班,下班,睡觉,起床,能看书,能下棋,感觉这些元素构成的小天地也很富足。所以小明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这辈子做一个废人如何,看书、下棋、不追利、不追名,快乐度日。
“做个废人的想法如何?”小明在起草完第一段之后发手稿给小蓝看。
“我觉着做一个废人很难。”小蓝和小明约到了咖啡馆见面,小明之前进行过一次有趣的尝试,一本书换一杯咖啡,小蓝还欠着小明这样的一杯咖啡。
“是财务的自由吗?”小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财务自由是第一步,但是能实现这第一步的人也很少,因为我们对于财富的追求很难有个界限,多少是幸福的边界?哪些欲望是合理的?这都是要落回到自我拷问的问题。”小蓝觉着财务自由更像是一个伪命题。
“那第二步是什么呢?”小明继续自己的追问。
“第二步是即便财务自由了,你如何享受自己的自由?或者说你如何践行自由?”小蓝之前看过赫胥黎《美妙的新世界》,感觉那样的新世界也蛮可怕的,人失去了与世界挣扎的真实感。
“我觉着这两个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定义的快乐与幸福是什么,如果这两个问题没有在生命实践中不断界限,我们永远不能享有自由,因为没有边界就没有自由。”小明觉着这两个问题的难点不在于下定义,而是在定义之下的实践。
“但是我觉着厘定自由也只是第一步,这是处理人与物质世界的问题,我要什么,我不要什么的问题,但还有一个人与人的问题,人与人的关系、责任。”小蓝将自由限定在了人与自然界的范畴。“我们可以选择朴素的生活,我们可以选择流浪的生活,那我们如何面对一种焦虑,那就是我们放弃了我们的责任而产生的焦虑,我们没有承担关系网中的角色,而是选择了逃避,比如父亲对子女的责任,丈夫对爱人的责任。”
“人与人的问题总是复杂异常,无论对个体,对生命进行怎样的界定,以爱联系而成的关系却是我们一生难逃的羁绊。哲学家讲伦理、心理学家讲动机、经济学家在计算,放到人与人的问题上都会显得脆弱不堪,要么将人性推向无边的黑暗,然后追求极致的利己主义,要么以爱之名,升华到一种宗教式的博爱,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小明觉着对人性的探讨、对关系的探讨类似于人类求永恒的追求,是一种对秩序、安全的努力。
“我觉着人与人只有处于联系之中,我们才能称之为人,我们才有真正的真实,因为并没有一面镜子可以探照到我们自己的内心,因为没有谁脱离了人群我们还能说他是谁。聚众取暖不止为了生存,也因为在他者处发现自己。”小蓝喝完了最后一口咖啡,牵着小明的手回家。
男人与女人,人与人,如果没有了这种温热紧密的联系,一切的精神胜利都像是干瘪的树木,象征着枯萎与病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