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婚姻育儿
【周日读书】何时女人不再是wo-man

【周日读书】何时女人不再是wo-man

作者: 郑一文 | 来源:发表于2017-05-21 23:15 被阅读140次

    在英语里,男人是独占“人”的头衔,叫做“man”。而女人,则要跟在男人后面,成为“wo-man”。

    在生物学上,男性和女性是平等的两种性别。但在实际的世界里,性别是有尊卑之分,女人不过是“第二性”。

    科学阐述这个现象的,是女权主义经典之作《第二性》。

    《第二性》分第1、2两部。

    “女权主义”这词,已经被说滥了。我很早以前就听闻这部经典大部头,但一直提不起兴趣去读。

    最近燃起读此书的兴致,源于一个小误会。

    今年年初,著名主持人窦文涛邀请几位国内文艺圈大腕进行一场访谈,内容是关于当今女性如何处理婚姻、事业、孩子等问题。三位名人来自不同年龄层,其中一位是90后未婚的美女作家。

    那位小姑娘大谈女性要干事业、保持独立人格。当然,一个还没谈对象、没结婚、没生孩子的小女生,光是人生经历都不足以说出个所以然。小姑娘搬出女权主义权威人物波伏娃,引用她作品《第二性》里一句话,大意是女人混得不好还可以退回家庭里。

    令我刮目相看的,不是这个还没结婚生育的小姑娘,而是《第二性》。这番话,深深刺激我这个家庭主妇的内心。我不甘,但又找不到辩驳的依据。

    我气呼呼地找来这本书,把《第二性-Ⅱ》翻了遍,尤其是关于成年女性、已婚女人、母亲等章节,特别认真地读。通读下来,居然没有找到那句引言。

    但这个小误会,令我读了一遍这部经典好书。


    波伏娃最初写《第二性》,是在1948年在法国杂志上连载文章,次年结集出版、引起关注。作者动手写这本著作之前,已经在青年时期长达20多年关注女性问题,搜集文、史、哲甚至当时流行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等资料,无一不是为这本思想作品打下基础。波伏娃直到中年时期,才着手系统地书写女性话题文章,就是今天看到的《第二性》。

    作者本人坦然,在她开始写《第二性》那个年代,女权主义已经泛滥了、没啥可说的。但她仍然有话想讲。她要讲的,不是自己或身边朋友的经历,而是各种各样的有关女性的作品言论中挖掘女人的真正定义。不像当下的爆款文章,举几个“我有个朋友”人生故事就轻易下结论。相比之下,这部作品引用例子非常丰富,从男性作家写的小说到女性个人传记,从虚构小说到新闻报道,从文学作品到哲学著作,包罗万象。

    虽然《第二性》自诞生以来近70年,书中所描述的法国社会风俗跟现时有些差别。但认真一读,发现女人的自我意识、社会地位以及面对的困境并没有明显进化,现代的女人跟70年前的法国女人没什么差别。当年女权运动带领下要工作、要独立的女人们,她们关心的问题,在今天的中国,依然还没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中国暂时没有类似《第二性》的作品,系统地阐述女人“第二性”意识的形成(童年、少女时期、性启蒙),以及全面展示成年女人的各种处境(已婚女人、当母亲、社交生活、从成熟到老年)。但是,为了一睹这部思想巨著的风采,暂且忍受一下中译本的拗口文笔,以及跟如今社会脱节的小说例子,还是值得的。

    虽然作者波伏娃终身未婚(实际上她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定下终身伴侣),但她阐述婚姻之于女性有很多厉害的见解,“大部分女人今日仍然是已婚的、结过婚的、准备结婚或者因没有结婚而苦恼”。这句话虽然有点刻薄,但到了21世纪,连大都市的女性都逃不出这个怪圈。

    作为单身女人,波伏娃不得不为同行感到焦虑——“一个单身女人是一个社会意义上不完整的人,即使她在谋生;她的手指上必须有一只结婚戒指,才能获得一个人的完整尊严和充分权利。特别是,怀孕只有在已婚女人身上才受到尊敬;未婚母亲仍然是丑闻的对象”。

    波伏娃阐述女性的性别意识时,花了很大篇幅展示,女孩子是如何形成一套“第二性”的意识。如果没有功夫细读这些章节,可以看看书中关于婚姻的章节,同样印证女人低人(男人)一等——“男人不大关注自己的内心,因为他接触整个宇宙……相反,女人紧闭在夫妇共同体中:对她来说,是要把这所监狱改变成一个王国。她对家的态度……通过变成猎物来获取,通过退让解放自己;她放弃了世界的同时,却想征服一个世界”。

    作者从爱情、婚姻、家庭等方面,引用大量的例子,发现女性将“自我”看得很低。相较“第一性”男性,他们会把自我、事业更为看重。““爱情”这个词对男女两性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拜伦说得好,爱情在男人的生活中只是一种消遣,而它却是女人的生活本身。”在过去的社会,尤其是没有工作的已婚女人,将孩子视为她的全部。“如果作为妻子,她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作为母亲,她就能成为这样的人:孩子是她的快乐和生存理由。”

    这样的结论放在今天显然有失偏颇,毕竟现代女性除了丈夫、孩子,还有自己的工作或事业,不至于将自己绑在婚姻和家庭上。但作者想表达的是,女人在深层次意识里面,留有多少的空间是给自己的,而不是依附在其他事物上呢?直到今时今日,已婚女性群体里,能够不把孩子、家庭当救命稻草紧紧抓在手里的人,仍然不多。《第二性》是想让女性读者自问自答,什么时候你能像男人那样把自己的内心当成整个宇宙。


    中国的已婚女人读此书,多少会觉得与自己生活相去甚远。最水土不服的恐怕是书中没有婆媳关系。

    我想起一个段子,两三年前还在社交媒体一度盛传。大意是,媳妇年薪多少,跟她在家中地位有着奇妙的关联。如果媳妇年薪低于普通工薪阶层,那么她将是下班后带孩子之余还要伺候公婆;如果媳妇年薪等同于当地平均水平,那她会有公婆帮忙带小孩、偶尔有怨言;如果媳妇年薪高于普通人一大截,那她每天下班后会有公婆做好的可口饭菜、也不用操心带孩子的事。

    这个段子,当时传遍整个朋友圈,尤其是已婚的职场女性。几乎我每一个女性朋友,在各行各业干着技术岗位的女同学都转发这条段子。似乎这条段子说出大家的心声,至少年轻女子都认可。

    受过高等教育、有工作事业、有赚钱养家能力的女人,都认可这个段子。在现在所谓“女权当道”的社会里,这是很矛盾的事实。这说明:一,职场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依然由男性说了算,只不过有年长的女性同胞(比如婆婆、亲妈)来执行男权意志;二,现代女性幻想靠金钱来提升在男权社会的地位。

    是否媳妇赚钱多了,就能够在公婆、丈夫面前有地位,这个有待验证。但至少反映一点,现代女性,依然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女人,仍然是“第二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的人依然有必要读一读上个世纪的女权著作。看看同样是一张白纸的婴孩,为何女婴最终成为男人阴影下的“第二性”。

    读完此书,方明白书中第一句话“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日读书】何时女人不再是wo-man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nv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