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教育
孩子的生命不是追求成效的工具

孩子的生命不是追求成效的工具

作者: 大桂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10:59 被阅读683次

    应试教育最大的症结,在于它把生命变成了工具。数学要学生细心,语文要学生认真,物理化学要学生勤奋,英文要学生大胆,可是细心、认真、勤奋、大胆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好不好。这些品质只是为达到结果所需的工具。于是,每个老师,都不断地督促学生尽量地把自己的生命工具化,以达成目标。这是反生命、反自然的,结果当然会招致生命本身的反抗。于是,学生自己很想努力,很想学好,可是他们就是努力不起来,也怎么都学不好。因为他们的生命本身在排斥。

    我们应该关怀生命本身,而不是一个外在的功利化的结果。体制教育最大的弊端,就在这里。

    读经教育的一大错误,在于它从读经教育,走向了应试教育。功利化毁了它自己。

    新教育看起来很有成果,孩子们又听话又能干,整齐一致,做出很多高难度的动作,但是我对此表示深深的担忧。我见过最整齐一致的集体,就是军队,而统治军队最有效的力量是恐惧。我担心,这些听话的孩子,从小是被恐惧感支配的。这是中国教育的两个极端,极端地放任自由,和极端的控制支配。这两个极端在一个维度上保持了统一,就是极端的功利——效果至上。

    效果重不重要?重要。只不过,效果是自然而然的。故意奔着它去,就会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我们的着眼点,不是在效果,而是在生命,换言之,在开发孩子的性情。

    以前我们总说,只要性情开发了,成绩自然好。这些话说多了,我也就觉得跟没说一样。别跟我说这些有的没的,拿课程出来。于是我自己开始设计课程。课程做了一年,我才返璞归真,发现这句话是真理。只不过,这句话,很容易被什么都不作为的人用来为自己辩护。

    此外,我还发现,从办学者的角度,机构往往希望有一套模板,来脱离老师个体的经验和能力,去超然地发挥效用。机构希望丢开老师,而一些有影响力的老师,则往往希望自己能够影响机构的决策。机构抛开老师,肯定是不行的,没有真正的老师,就不可能有好的学生、好的教育。而老师想要支配机构,这种想法一产生就错了,因为老师不可能支配机构,甚至不可能支配他自己之外的任何一个个人,包括学生。因为他的经验是他自己的,就算他想给也给不出去。机构和老师只有去除浮躁,谦虚下来,把最高的位置让给道,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有的成绩,不过是指向道的一个路标,自己所有的努力,只在成为其他学习者走向道的桥梁。这样,才有机会真正入道,与道合一,自利利他,产生更伟大的价值。否则,一切不过是私心在启用,自欺欺人、误人子弟罢了。

    体制的孩子,“入”不进去,因为他们接受的东西太多太杂,堵塞了入的空间。他们的心往往都很不安,身往往都很躁动。我们塞给小孩的东西,只是在他们原本的聪明和欲望的基础上,进入他们的头脑。这样的教育,只能任聪明而不能开智慧

    中国传统的教育告诉我们:小儿修安。我们也知道:道不欲杂。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些其实都是教育的大原则,大方法论。能安定才能认真,能专一才能发散。

    小孩子怎样能产生安的感觉?第一,有安心的老师;第二,有适合的学习内容。对于小孩子来说,老师的陪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才是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方法的变化。陪伴,就是与他一起喜悦地经历。就算是单纯地读书,老师也是可以获得喜悦的。老师的喜悦来自于什么?你看,这个弱弱的孩子,他开始有了精神,大声地、重复地读,他是那么安心,越来越自信,好像整个人都发出了光芒。孩子气质的微妙变化,向好的改变,就是老师喜悦的来源。

    孩子的喜悦来自于什么?看到自己读书遍数不断增加的积累感,得到老师的欣赏的目光,得到老师的小小奖励,摸一下头,贴一个贴纸——生命本来就是要求成长的,这种成长的要求,在教学中很多时候需要一种外化的体现,遍数的增加,贴纸的增加,老师口头的、肢体的鼓励、读书字数的增加……等等。这些外化的小计量,是呵护小孩生命成长的善巧方便。但如果由此而走极端,把教育变成数据化管理,KPI分析,那又真的是舍本逐末、买椟还珠、捡芝麻丢西瓜了。

    需要分辨的,是我们的心。要让性情心做主,不要让虚荣心、功利心做主。如果老师的喜悦,来自我的学生读书声比别人班大,我的学生比别人的学生听话,所谓“竞争带来进步”,那我们的教育就会被偷梁换柱,由生命、性情而转向功利。这些微妙处,是至关重要的地方,老师不可不反省、明辨。管理者所能做的,就是安老师的心,但无法代替老师的自我修行。

    要让小孩子修安,就不要教很多很杂的东西。不是说不要教很多东西,只要一门读经就可以了,而是说,学习的内容不要平面化地叠加。语文+数学+英语,最后算总分,这就是平面化地叠加。语文满分120分,数学100,英语80,这仍是平面化地叠加,只不过不是平均化而已。孩子生活在中国的土壤里,从小应当好好地学习中国文化,剩下一些留白的空间,则给他们自然地生发,这样才有本末。而学习中国文化,从小时候开始,最适合的角度,是从记忆力开始着手

    小孩子是无所谓独立的感受力、思维力、自制力的,孩子的这些能力完全来自于老师的加持。老师的沉稳、平和、灵活、细心、耐心及文化素养,一点点地醒觉着孩子的各种内在的力。所以陪伴孩子的老师,对这个孩子影响最大。我尊重每一个班主任,不论她有没有经验,做得怎么样。只要一个与孩子朝夕相处的人,真正承受着每一个孩子给她带来的命运,那么她就是了不起的。

    单纯的智力开发课程,例如科技等,会取得表面的效果。但是,如果这些课程让孩子依赖这些现成的工具,那就不是好事。其实,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这个课程的老师。一些副科的老师,比如科学课、综合课,他们身上的客观、稳定、耐心、幽默感,相比于主科老师的倦怠及情绪化,简直是孩子生活中的一缕清风。所以,他们的课受到孩子的喜爱,也是自然的。但若有一个真的懂得孩子、体谅孩子、关怀孩子的主科老师,那这个老师在孩子生命中的位置则是副科老师无可取代的,为什么?因为他和孩子的生命链接最深。

    从记忆力一门入,不是说只做这一门的事。而是要时刻注意,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段特点,要时刻以记忆力为入口,来合理建构整体的课程,以开发孩子的性情,成长孩子的生命。入进去以后,再做“生发”的工作。怎么生发?有无相生。

    有,是根据记忆的内容,拓展地讲一些故事、知识,开阔孩子的视野和思维;

    无,是抛开记忆的内容,做无关的事,比如画画,体能等。

    无关的事,可以给孩子充电,让孩子们有关记忆的内容,变得更加有力而清晰,也让孩子的生命呈现出生态的一呼一吸的健康和美感。

    国学大语文做了一年,后面几次课程的感觉没有前面几次好。为什么?因为规模和面向的扩大,我们慢慢忽略了性情,而把主要的精力集中于内容的开发。其实内容只是桥梁,不是目的。这个问题一旦模糊了,急于把课程做得更加产品化,市场化,课程就变了味道。在课堂上,对于听课的学生,我们是讨好他、满足他,还是纠正他、教训他?都不是,应该是了解、关心他、帮助他。但因为我们的心笼罩不了每个学生,不能真正用心于每个孩子身上,支持他们的成长,所以我们和他们的生命链接就很浅,学生的课程体验也很浅。

    生命的体验浅,那做主的就是欲望与本能。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学生自然会追求更有趣的内容,更爽的互动,更多彩的成果。这就是不断地向外。如果国学大语文走向了这条往而不返的路,那就真的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后来,几个朋友把他们的孩子交给我,让我周末教一教,不管教什么都行。我尝试教了以下内容:

    作业辅导、文言故事、应用数学、线条画、国学常识、象形文字、经典诵读、体能训练。

    我发现,小孩最不喜欢的,就是写作业。表现为写作业动作慢,效率低,没兴趣,注意力容易分散转移。作业带有上文所述的平面化分科的特点,小孩的头脑里面塞满了乱乱的知识和各种强迫性的指令,这让他们的生命无意识地反抗,所以他们是普遍有些厌学、畏学的。

    小孩子跟不上的,是应用数学。表现为头脑转不过弯,想不通,算错,理解不了。小孩子学习数学,据我观察,大半是在吃天赋。有的天赋表露早,如很多女孩子,数学就好;有的表露晚,如一些男孩子,结果后来居上。但这个上下波动的过程,给孩子带来了多少苦恼!

    小孩子喜欢做的是抄写、读书、体能。这三样不是智力的活动,而是意志力的活动。而历史故事、画画等,就成了一种调和、放松。再加上一点留白的时间,整个学习的结构就形成了。这样安排,高效、快乐、实在。

    当我着眼于孩子无意识的意志力的训练时,我感受到他们的生命在慢慢地起着一些变化。比如,在读书的时候,反复20遍,令他们的心越来越安,越来越快乐;在做体能的时候,高抬腿100次,让他们身体很放松,也让他们的大脑与身体恢复了协调。在抄写诗歌的时候,他们也有一种积累感和踏实感。画画让他们有空间感和美感。老师的喜悦平和,也让他们更加自信和快乐。

    这些实践的历程和体验,让我确信:

    如果我不能完全地关心、支持小孩,我不如不教他们。

    如果国学大语文离开了性情,离开了以生命接引生命的初心,仅仅剩下课程内容,那这样的内容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价值。

    脱离了性情,方法就像丢进水里的种子,撒得再多,一无生机。

    关心孩子的生命,把心放在孩子的生命成长上,就不要被结果控制,也不要被标准支配。

    对于应试教育也好,对于读经教育也好,对于其他教育也好,性情的投入就是点石成金的手指。

    生命成长教育(而非功利主义教育、成功主义教育)的效果或者结果是什么?它不是一个答卷、一个数字,而是家校、师生共同投入自己的心,形成一种息息相关的共同感受和互相关怀的文化。那时,光会照进每个人的生命。我们不再孤独,不再害怕,不再怀疑,而是彼此信任,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谨以此文,作为国学大语文一周年总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的生命不是追求成效的工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rd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