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去

作者: ywz方圆 | 来源:发表于2018-02-25 05:58 被阅读544次

    袁文长

    早起,烧一壶开水,掬几片嫩芽,沏上一杯茶,悠悠地坐到书桌前,或反思昨天做过的一件件一桩桩以及照过面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或翻看昨夜没有读完的仓央嘉措的诗和纳兰容若的词;或展纸研墨续写朋友叮嘱的书作。早起喝茶,这已是多少年养成的生活习性,已然定格成旧照。

    忽然想起禅家“吃茶去”的公案。从谂大师是得道高僧,前来开悟者络绎不绝,而大师对来过的人、不曾来过的人、甚至是一直随从自己身边的人,凡问,只回答三个字“吃茶去”。一千多年来,世人为这三个字不知耗费了多少笔墨,搅尽多少脑汁而去参悟其精神。也许真的有人因“吃茶去”而顿悟人生,达到人性的彼岸,可是,芸芸众生仍然是一边“吃茶去”一边仍在红尘中接受生活的煎熬。都在名利场,几人识真味?

    儿时,父亲和我说过,他在给姑母家当放牛娃时,最渴望的事是跟姑父一起到集镇上喝茶,而每次喝茶,便要五更起床,担八十来斤重的柴草,行走十几华里田间小径,卖掉柴草获得几枚铜钿后,才能到茶馆里喝上大碗茶,吃三两点心。尽管付出许多汗水,只能得到几许的茶饮,父亲仍是乐此不疲。我的童年常有机会吃喜茶,所谓喜茶即是孩子出生九天后的庆祝宴会,在我们家乡十分普遍,也为乡人看重。只要有这样的机会,祖母买二斤红糖,带上我去吃喜茶。茶是什么样的滋味我全然记不起来,只记得佐茶的红鸡蛋十分诱人,是一个鸡蛋快速地两口吃下,在吞咽困难的时候才大口大口的喝茶。而其中的茶叶多半是新春嫩绿的柳叶揉制而成,苦涩而不乏青气。生活中,茶翁之意不在茶,全在裹腹之食物也。

    饮茶是中华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起于神农遍尝百草之际,定型于汉代杨雄等人词赋之间,因茶圣陆羽而盛于唐代,宋元明清而又使茶文而化之起来。而今,茶又可作为一种民族记忆,以国粹身份流行于街巷和家庭。茶有何益?茶有大益。这句广告词滥觞于今,实是化古而来之。且莫说《茶经》如何诠释茶对于人体养精补气之功效,且莫说《本草纲目》对用茶以清汤入药的注脚,于古诗词而言,一是皎然三饮,即: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二是卢仝的七碗茶,即: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如此吃茶怎能不如陆羽所言“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是的,只要有家乡的溪水冲泡一碗茶,官位何足道也?金钱何足道也?

    当然,“吃茶去”自古是不同的人吃出不同的味道而已。有人说“吃茶去”表达一种心境,凡事平淡为之,以怡然自得的胸襟应对纷繁的世事,端座茶室,口啖清茗,世事于我如何?也有人说“吃茶去”是一种体验,世间诸多事物如要领会其意,必然要亲临其中,通过反复实践而获得真切感受。茶的滋味只有自己不断地品尝才能感受其香甜苦涩。其实,“吃茶去”心境也好,体验也好,均已成为世人生活的一部分。记得《红楼梦》中有妙玉煮茶一段,写得十分精彩,贾母要吃老君眉,茶形细长,喻为长寿,茶汤清淡,喻为清静;刘姥姥可吃六安茶,叶片厚实,喻为忠厚,茶汤浓绿,喻为生活丰富;给宝黛钗烹茶的水也要与其他人有所区别,多用陈年霜露或雪水,以喻晶莹剔透,冰清玉洁。即使如此,他们终究都是吃茶,只是各人吃出的是自己的生活况味,有人吃茶而不去,有人吃茶而去也。茶之道或许只有自己才能品出,那是真真切切的人生之道。

    赵朴初先生一生嗜茶,号称茶篓子,所作两首饮茶诗或可能与更多的人分享,其一: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其二:阅尽几多兴废,七碗风流未坠。悠悠八百年来,同证茶禅一味。

    朋友,若知人生真谛,丢开身边所有凡务,让我们一起“吃茶去”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吃茶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rk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