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旅行·在路上读书
不以感知为目的的旅行,都是耍流氓

不以感知为目的的旅行,都是耍流氓

作者: 喻立明 | 来源:发表于2017-05-18 18:44 被阅读287次


不以感知为目的的旅行,都是耍流氓

01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特别是在一个人们越来越不愿意看书的年代,出去走走,好像包治百病。

恍惚间回想起14和15年那会,虽然没读几本书,但好歹去了一些城市,于是内心没那么惶恐。可谁知年纪在增长,收入在提高,阅历也在丰富,但不仅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连出去走走的时间,也没了。

所以这次的斯里兰卡旅(chu)游(chai),我的内心还是很激动的。这种激动,自己从发朋友圈的频率就可见一斑。毕竟我没读多少书是很多人知道的,我可不想再被他们知道我竟然也没走过什么路。

拍照真是个了不起的技能呢。翻了一本书,去了一座城,都可以拍成一组照片。不仅看照片时收获了美感,被点赞时精神上也获得了享受。也只有像我这种拍照水平差,又眼红于该技能的人,才会写写碎碎念吧。毕竟,这成了为数不多的,可以证明自己也是在路上的方式之一。

02

有不少朋友觉得出国多好啊,不用自己掏钱还能出去玩。对,如果一般情况下的出差,确实还不错。只是,我这次是去收拾烂摊子的。我从一开始就有抵触情绪啊。吃不好睡不好是其次,重要的是,我是明知道问题基本无解,却不得不去,简直是”风萧萧兮易水寒”。而一旦有了情绪负面,很多事也会跟着搞砸。

直到有一天,我蹲在路旁想问题,隐约听到”你是中国人吗?”喊了两遍我才听懂,原来是一个当地学生,会一些中文,于是聊了一会。他们条件远落后于我们,但是依然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这样的人足矣让我惭愧。

那几天,我去哪都背着大包。有次找座位时,包打翻了一位女性的咖啡杯,衣服上也溅了一些。正道歉时,她老公说”It is ok,and you guys are guests。”就这么一句话,我被感动到了。我到处在因为自己的情绪而犯错,却一次次被他人原谅。

晚上,我一般会留出一些时间聊天。有朋友竟然一点一点陪我聊到北京时间02:30,最后说了一句”我不能自私的占用你的休息时间,早点去休息。”我真的佩服这样的视角,这样的为人处世。

稻盛和夫说,外界的现象都是由内在投影而出。自己带着消极的想法,往往都没好的结果。自己常怀感恩,会发现好运一直未曾离开过

03

时差,可真是个让人讨厌的东西。说时差讨厌,不是说它本身有问题,而是它有两点会让别人不舒服。这也解释了什么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其一,我心里很清楚,北京与科伦坡时差为2小时30分,但我在科伦坡时,还是经常不知道时间。为什么呢?因为手机是根据当地网络自动显示时间,而手表却不会。

本来,无论选择谁我都可以得到正确答案,但因为有了两个参照标准,就经常困惑。我们不都这样?自己有个答案,还要问一问二问三,最后浪费的都是时间。有的时候啊,去做就是了,对错自己都可以找到出路,问的越多只会导致越不敢迈步。

其二,我们经常模仿大咖,精确的规划每天每时甚至每分需要做的事,日常安排表写的比作业还漂亮。每完成清单上的一件事,满意的打一个勾,就好像少了一个负担。可是我们真的理解了时间管理吗?

对,大概你还不知道,让时间管理火起来的人,在你还没能深入理解它时,又自己写出”时间是不能被管理的”,已经开始玩精力管理与知识管理了。你和他们观念与认知的时差,才是值得注意的时差。

04

我应该算是我朋友圈里比较"堕落"的人了。看着他们那么拼,我时常会想,一个人,真的会习惯长久高强度且睡眠少的工作吗?身体也会跟着调整而不紊乱吗?

从深圳到香港,从香港到新加坡,从新加坡到斯里兰卡,一起花了差不多12个小时。第一天晚上,只能勉强睡了几个小时。

第二天,除了在办公室开项目会议,就是在车上去另一个地方考察。下午提前定好了闹钟,等中国时间晚上八点发文。晚上本打算休息一会,想着下一篇文要赶紧写了,不然可能不太有时间,于是回酒店后继续码字。结果是,写了些自己都看不下去的文又删了。

第三天,先是奔波了几处,后回办公室,一直谈到下午三点多,才被强行拉去吃午饭。晚上回去后,脑里仍是一团浆糊不想写字,所以选择了看书。奈何书看的恍恍惚惚,时常要翻回去重看。

书是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正好有一段挺不错:人们时常羡慕猫,觉得猫闲着快活啊。那你倒是去变成猫好了。谁也没有求你们那么忙碌啊。人们自己制造出好多麻烦事来,疲于应对,却整天喊累死啦,累死啦。

我本以为扛得住啊,我还年轻呢,一天只睡几个小时没问题。毕竟我虽不是国家领导人,也可以日理万机,可不,永远有一堆事等着我做呢。可谁知,不仅渐好的上火又加重了,做的几件事也都糟糕透了。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毕竟这是自找的。最怕的是,自己某天,也一边跟打了鸡血似的停不下来,一边还矫情吆喝自己累。真实上演"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05  

去科伦坡前,朋友给我分享了一些斯里兰卡的注意事项,其中之一是当地不发达,时常会有小孩找自己要钱的事。

我以为我去的是首都,不会有这样的事。谁知,第二天晚上就碰到了。那晚吃完饭后,打算去商场逛逛,未必会买些什么,所以只带了卡。刚出酒店不远就被几个孩子堵着说”money money。”我说自己没带钱他们不听,幸好当地路人解了围,而我怕类似的事继续发生,也就打道回府了。

那晚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带了钱,又会给吗?给了一个,会有第二个,会有第三个,甚至会有一群。不给,你看那些小孩天真无邪,但又不像吃的很饱很健康的样子,又会心里难受。这时,你怎么办?

06

有朋友问我要这次旅行的照片,不是我不给,是真的没怎么拍。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记录生活的方式。有的用摄影,有的用画画,有的用乐器,也有的,用文字。

我是属于用文字的那一类而已。我也相信,不管是哪一种方式,最后总能抵达一个彼岸。


喻立明,92年的金牛,陌生人眼里的文青,好朋友眼里的逗逼。只想以自己的眼光,去看这身边的世界。若我的文能让敬爱的你有些许共鸣,便是最大的反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以感知为目的的旅行,都是耍流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te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