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孩子聊聊职业

《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孩子聊聊职业

作者: 应俊的成长沟通室 | 来源:发表于2021-02-15 16:09 被阅读0次

本期推荐影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

导演:叶君、萧寒

本期教育主题:了解一种职业

今天给你推荐一个纪录片,它的名字叫《我在故宫修文物》。故宫,故宫就是紫禁城。

今天要讲的这个纪录片的主人公,他们是一群在北京最中心的点上班的一群人,在哪呢?就是紫禁城。

这个地方地铁也去不了,汽车也开不进去,只能到了它旁边的门那,骑着自行车去,平常的工作都在平房里,故宫也没有楼房,但是他们每天接触的东西都是国宝级的,价值连城的东西。

这部《我在故宫修文物》,它是一个电影,同时它也是一部三集的电视纪录片,几年前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过,就是讲一群文物修复工作者,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很多人一听这个职业当时就觉得,哇,这个好神秘。听起来和我们平时的工作不太一样。

文物修复者

咱们先说文物修复,都修复什么呢?

比如在故宫的组里,有石器钟表组,修钟表的,也有陶瓷组,就是把那些陶器和瓷器破损了以后要修好的。

所有的文物如果有破损,都是靠他们来修复,他们每天接触的都是距离现在好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贵重的东西,他们都能奇迹般地把它修复好。

你觉得一个陶瓷罐,损坏了以后还能复原吗?

有人会说“能复原倒是能复原,但会有些裂缝。”

对,往往修复以后还能看到裂缝,但是咱们今天介绍的这群人他们修补的很多比如陶瓷之类的,经过他们的手,就好像没被摔破过一样,就跟原来是一样的,所以他们是非常厉害的。

文物修复有它的特殊性

从业者要和这些文物打一辈子的交道,要求心要静,坐得住,相对其他的很多工作来说,这个工作更需要人们的细心、耐心、细致。

这个在电影里好多文物修复工作者都提到了这一点,干这行要坐得住,可能会面临很多诱惑,但是还要坚守本心。

其实我们为什么推荐大家看这个电影,包括看这个三集的专题纪录片,我其实更推荐你们看那个三集的专题纪录片,我觉得它可能比电影还要描述得更好一些。

借助这个电影,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有关职业的话题,可以和孩子聊聊这些:

你感兴趣的职业是什么?

为什么是这个职业呢?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个职业,那个时候会什么样子呀?

一般这个职业要做些什么呢?

我们可以在哪里更好地了解这个职业呢?(相关的书、相关的影视作品、相关的从业者、相关的招聘信息,相关的职业要求等)

我们现在可以为这个职业(目标)做些什么?

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看上去很好玩挺有意思的职业,你去网上搜有意思的职业。

比如澳大利亚大堡礁守岛人啊、巧克力的品尝师啊、地铁推手啊,还有很多。

那些都只是图个新鲜,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广泛的大家可以从事的职业。

《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面的文物修复师,听起来也是很稀奇的工作,但是每一个稀奇的东西背后其实都有它普世的道理。

职业品质

说起文物修复师,会让人觉得很景仰,感觉身上好像有一种光环。

他每天见国宝,每天触摸的都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东西,无价之宝。但是你看电影你就会了解,你看不到的背后有些什么,是这些人能够耐得住寂寞,几十年如一日就做好一件事情。

现在有一个特别流行的词叫“工匠精神”,你听过没?尤其在日本、德国,有很多工匠,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情,做到了一个极致。我觉得这些文物修复者工作的精神,就是“工匠精神”的代表。

李宗盛《致匠心》广告_好看视频

很多时候要面对很多很枯燥的事情,比如他们电影里说了,给破损的画上色,一干就要干几天甚至几个礼拜,外面可能有很多好玩的事情,有很多诱惑。面对那么多诱惑,能坐下来待的住的都不容易。

比如我对电影里有一位文物修复师印象很深,他本身是学艺术的,大学学艺术的。他在签劳动协议,要进到这工作以前,他其实当时很犹豫,他在院子外面的走廊徘徊了很久。

他犹豫的是,他如果签了这个协议来做文物修复师,他的人生就会面临一个非常大的改变,因为他在大学里面是班上学艺术专业最好的学生。

你知道搞艺术是要搞创作的,但是文物修复师需不需要搞创作?

他恰恰要求你不能在一个文物上随便搞创作,你恰恰是要遵循原来的样子把它做好,它不允许有任何的艺术创造方面的发挥,你得沿着古时候的东西走,当时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当然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做这个工作。其实做任何工作都是一样。有舍才有得。

你比如说我们看电视,那些体育运动员得冠军的时候,很荣耀,对不对。但是他们平常也放弃了很多东西,忍受了很多东西,平时训练的艰苦啊,受伤啊。

比如你学校的老师,很多人觉得老师是个轻松的工作,但是你没看到好的老师,他们要把课讲好,往往也是经过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不断地更新知识,沉淀,在课堂上实践,才能真正的变成一个好老师。

这些都是我们说的“工匠精神”。

包括现在孩子们上学,学英语、数学,哪一个不是需要耐着性子才能学进去呢?

要想取得好的,优秀的成绩,并且能够持续取得这个成绩,都是需要能够沉得下心。

所以看这个纪录片,除了了解不为人知的这些文物修复的工作,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他身上看到要把一个职业做好,所需要的很多可贵的品质。

当然看完这部电影以后,除了了解职业精神之外,了解更多的职业,本身也是挺好的。

其实我们说给孩子平常要介绍更多的不同的职业都是干什么的,但是你光说好像也体会不到,我们可以借助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包括一些纪实的片子,来让孩子了解各种不同的职业是什么。

比如我记得有一个纪录片叫做《寻找手艺》,也是一部纪录片,有好几集,你可以在里面看到很多中国快要失传的手艺和继承人。

有部日本的《早安秀》,从里面可以看到新闻工作者平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什么。

比如像了解运动员是怎么过的,有部电影《飞鹰艾迪》。

以上这几部电影都可以推荐给大家看,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关于运动员的生活。

飞鹰艾迪

补充点知识

前面说的文物修复,其实在中西方,修复的观念是有些差异的。

我刚才说陶瓷罐,碎了还能修成跟以前没碎一样的样子,这是咱们中国修复文物的传统,叫做“修旧如旧”。

什么意思,最终修完了以后,这个东西,和古代的样子最好差不多,不要看出来有这个修复的痕迹。

但是在西方也有个学派认为,叫做可以辨识的修复,也就是说修过的地方要和之前的用料材质有所差别,他的理念,就是要让别人看出来,这就是修复过的。

这是两种不同的文物修复的理念,当然两种都各有优缺点,现在中国的文物修复慢慢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了,为展览和研究提供了便利。

所以你也能在博物馆看到很多明显有修补痕迹的东西。因为一个东西破损了,也是它的历史。

好了,其实有很多职业,如果你们感兴趣,都会发现它们很有趣,但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些职业的存在,这些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我们应该为他们鼓掌,给他们更多的鼓励。

欢迎你现在就去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

故宫

好,今天这个话题就聊到这,我们下次见。

更多家庭教育内容,关注先见·幸福家学 年后我们有更多精彩的活动等着大家。

喜欢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记得点赞赞赏 我呦~给我鼓励继续分享~

大家新年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孩子聊聊职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wp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