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满天星右手寰宇
找到教职后的一点思考(下篇)

找到教职后的一点思考(下篇)

作者: 琥珀家的玉衡 | 来源:发表于2023-04-22 11:05 被阅读0次

    28岁的初春时节,头衔从Dr. 晋升为Professor。在夏天正式入职为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之前,趁着面试的记忆还很新鲜,想写点尙有价值的自我总结。

    分为上下两篇。这里是下篇。

    微信公众号文字同步更新,插图排版略有差异

    下篇是非常主观的个人思考,分为六部分,不限专业但主观局限性依次递增,粗体字 标注重点。(适用性比较广泛的教职申请流程和经验在上篇

    万字汇总美国教职申请的流程和经验,阅读时间可能较长。

    此篇特别声明: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不同,通向成功的道路也各有不同。笔者作为岁月长河里来去无迹的小水花,一世只贪和光同尘,湛兮似或存。下篇只适用与笔者性情、追求相似的人群,不为了理论对错,只提供可参考的看法和意见。

    下篇内容目录:

    1. 收到口头offer之后

    2.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2.1 有策略地请教
    • 2.2 建立人际关系

    3. 选择学校

    • 3.1 美国大学分类
    • 3.2 公立与私立
    • 3.3 排名重要吗?

    4. 其他因素考量

    • 4.1 地理因素
    • 4.2 政治倾向
    • 4.3 课程项目

    5. 适合最重要

    • 5.1 自我定位
    • 5.2 什么时候思考定位
    • 5.3 明确求职目标

    6. 种族和性别

    • 6.1 交流的能力
    • 6.2 谈吐的气场
    • 6.3 英语的应用
    • 6.4 了解美国教育体系
    • 6.5 Red Flags

    1. 收到口头offer之后

    这部分其实也属于申请流程,但在专心申请时,不需要提前了解,所以放到下篇。

    在最后一个shortlist candidate结束campus visit后,短则1-2小时,长则1-2天,searching committee就会有所定论了。如果隔了一周还没收到消息,可以礼貌地问一问进展,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学校的第一选择给了别人。

    收到口头offer可能是一个电话,然后会收到正式的邮件,邮件里会把工资、补助、benefit等信息列清楚。有不清楚的,随时发邮件询问。

    这里注意,直到合同上签了字了,才算是真正拿到offer了,否则我们完全有权力继续campus visit、继续面试、继续和其他学校谈判。

    我的建议是绝对不能立即取消接下来的行程,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但也要适度,因为学术圈很小,我们希望与所有学校保持友好的联系,不要太过分。比如一个学校合同都发给你了,你因为在等另一个学校的回复故意拖了一周,然后回复第一个学校说我不签了,这就不太好了。

    在得到邮件offer后,我们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要查AAUP(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annual report,上面会有去年的全美教职工资信息。我们会发现工作多少,取决于称谓、学校地点、颁发的最高学历、宗教等诸多因素。和全国比没有意义,主要关注同类型可类比的学校,找到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的工资,看看自己收到的offer是不是合理的。

    注意,永远都要negotiate!!!!我们涨工资都是按百分比的,所以起步非常重要。就算特别特别合理、特别特别符合心意,那我们可以少要一点,比如5% - 10% raise。如果偏低,那就需要数据和足够的理由为自己争取到更高的raise。如果一开口就多要个10w+这种离谱的,学校可能会withdraw offer。

    第二件事要列start-up funding,一般是包含lab/technology、professional development、office setup等等。Start-up funding通常有时限,一般是入职后3-5年内要用完,具体时长要问学校,过期作废。总额度学科之间差别很大,小几万到几百万的都有,毕竟各学科需要的仪器差别甚大,比如我作天文就不需要什么lab,只需要很好的电脑,但有的同样是天文领域,还涉及化学实验,那就需要昂贵的实验仪器了。

    学校一定会往下减的,不可能往上加,所以,我们要给自己留足了余地。这话的意思是,我们需要的、可能需要的、万一需要的,都要往列上去,写的越清楚越好。我作为只靠电脑就能工作的人,start-up funding写了15页,每一项的申请理由和应用都写得很细,哪怕有些在我看来可能是理所当然的。最后除了预留的缓冲金额,其他全部拿到了。

    接下来就是和学校谈判了,谈妥当了,学校直接发来合同,我们签个字,一切尘埃落定了。这个过程一般会比较顺畅,只要要求合情合理,并且跟学校解释清楚,学校也会尽力满足我们的需求。

    可能导致offer被撤回的,一是离谱的要求,二是透露出想待个两年走人的念头。

    2.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前面提到过,跟我同期竞争教职的朋友们都比我经历丰富,无论是postdoc时长、科研经历、教学经历、还是service。天文领域比较尴尬的是,至少同一类型学校的求职者基本是同一拨人,圈子还很小,基本大家都有共同认识的朋友。所以,我拿到offer的同时,很快就从别人口中知道谁没拿到offer,或者谁去了别的学校。

    我觉得自己能在极短的时间里成功上岸,一是自我定位明确,把自己擅长又喜欢的能力展示到极致,二是加了一点运气成分,并且抓住了机会。这两点需要自我剖析和诊断,因人而异,笔者自认为自己的经历参考价值不大,所以想和大家分享第三个很重要很重要的成功因素——请教与交流。

    2.1 有策略地请教

    我博后老板经常念strategy以及它的各种变形,万万没想到我有天也用上了这个词。

    从12月决定开始申请到3月签署合同,四个月中跟我有过关于求职meeting的人,总共二十多位,包括2个好友帮我看文书和模拟面试、我爸妈听了我中文版的teaching demo、1个教育学在读博士,其余都是美国的Dr./Professor。

    每到面试的新阶段,我都要和平均7-8个人详谈一次,每次至少30分钟。意外地是,每个人都会给我不同角度的意见、推荐不同的书籍和资源,可以说是不间断地刺激我的各种灵感。同一个答案,我得到了7-8种不同的反馈和意见。就算有的信息我当下没有直接用到或是领悟,但我会在面试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原来先前讲到的是这个点啊。

    所以,我在求职过程中,一边在挖掘以前积累的知识,一边不断地上着速成。每周都要空出来整整两天,和各种mentor/professor/Dr.安排meeting和聊天的时间。

    这里要注意,教授们能给的是反馈,而不是答案。和准备面试一样,在请教之前,我们自己要做好充沛的准备,确保咨询的问题不是谷歌能轻易解决的。没有把握是否合适请教的问题,先从关系最近的人问起。

    大家的时间都很紧张,我们要尽可能高效地沟通。我虽然会给context告知对方我在准备什么样的面试,但不会对同一个人罗列出我的全部问题,而是有策略性地针对询问。

    因为教授们或者mentors擅长的地方各有不同,就算同样科研做的很好的人,有的人更擅长编程,同样的数据分析,人家编得快,程序也跑得快;有的人更会写东西,无论是paper还是proposal,都写得又快又好。

    请教对方的长处,我们的收益也会最大。那么,如何请教到对方最擅长的领域呢?我们自己首先要有一双捕捉别人优点的眼睛,其次,也要把心中的疑问细化或具象化。

    举个例子,请教别人如何做好presentation,是个非常泛泛的问题,得到的也会是泛泛的回答,不仅很没效率,也会显得我们自己缺乏经验。我们可以具体到哪一类的presentation问询,是public speech还是department seminar或是conference talk。但更好的是挖掘本质的skillset或特性,比如询问特定audience的background、slides文图比例、根据我的表述take-home message是否清楚等等。

    在上述例子里,我们还会发现有的人slides做得很漂亮,有的人能很轻易地让领域外的人也理解background knowledge,有的人谈吐清楚紧抓听众的注意力……他们都很擅长演讲,但具体擅长又不同。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具体的小问题,对应请教到某个人最擅长的领域,双方都能高效地使用meeting time。

    2.2 建立人际关系

    我请教的人之中,十几位都是我在过去半年间新建立的connections。我博士和博后的两位导师只和我长聊了negotiate阶段的注意事项,之前都没有谈过面试的问题,给我帮助最多的都是新熟络的教授们。

    至于为什么没有动用在美七年间积累的人脉,主要是我决定申请的时间太晚、决心太小,并非背水一战。申请前期,我只想浅尝下市场的滋味,跟我mentor讲的是,我是来积累失败经验的。等到出乎意料地走到了申请后期,感觉远水解不了近渴,再熟的人我也要花时间补充讲述之前的经历,不如继续发展我身边的人了。

    这个过程的额外好处,是提前训练了一对一会话能力。之后我能在面试meeting上和陌生的教授们聊很久,也得益于这些无意间的加急训练。

    Building connections是逐步递进的过程,一般最开始是,自己最舒适的圈子不能给到所需要的帮助时,便通过自己的熟人搭个桥,认识熟人的熟人。有时候,熟人会主动说,“虽然我解答不了,但是某某或许能帮助到你”,自然完成引荐。大多时候,可能需要我们主动一点,如果对方的回答我们并不满意,可以道谢后问问他们有没有推荐的人选,适合我们聊一聊认识下,毕竟我们自己在这方面学识浅薄,需要和很多人求教。

    没有搭桥也可以,我们要根据平时观察加上一点背调,拓展思考谁比较适合回答我们具体某个问题,这个过程其实和我们准备线下面试individual meeting时非常类似。我们reach out时,要说明白具体缘由和motivation,为什么突然联系了这个人,比如相关的经历和领域,或是过往的交集。

    寻求帮助最坏的情况,不过是别人不回信息,或者直接拒绝了,没什么大不了。

    和build new connections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是维系 connections,无论最后求职结果如何,道谢和keep posted是最基本的。在我签约后,一上午发了大约四十份邮件。除了通知并再次感谢求职过程中帮助到我的人,还联系了博士期间关系很好的教授们,以及本科申请博士时认识的一些教授。这其中有几位,我至今没有当面见过,但多年来一直与他们保持联系。

    得道多助,多助得道,这是一个完美的良性循环。教授们帮助我并不能多得奖金,我也不属于他们组里的学生。但他们给我的纯粹的善意,大概是我留在卷生卷死的学术界的原因之一,我会希望有一天可以回馈给他们。

    所以,我会强烈建议大家主动寻求帮助,多听听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提升并完善自我。更重要的是,保持感恩帮过我们的人,并将这份善意传承给我们的学生、朋友、mentee。

    3. 选择学校

    选择哪个学校,跟读博、工作、友谊、婚姻等一切重大人生选择一样,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个人三观、性情、目标紧密相关。只要适合自己,没有对错之分。

    这里先大致客观介绍美国大学的两种大致分类,最后细聊点我本人的主观看法。

    3.1 美国大学分类

    美国大学可以分为重科研和重教学两类。无论重哪一个,另一个不能太差,比如前者讲不明白课,后者论文数量为0。

    重科研的学校可以直接谷歌搜索R1 University,定义是“R1: Doctoral Universities – Very high research activity”,R2 类似但都是医学院。这两类学校因为要支持doctoral graduate students,尤其大部分是公立学校,对候选人的科研资金要求高。线上线下面试都会集中于科研成果、未来方向、资金计划、与系里教授合作、学生博后的招募预想等等,基本不会直接问关于教学的问题,可能会问diversity问题。

    重教学的学校大部分为私立,一般没有博士生,有的项目会有硕士生。比较不差钱,教授能带资进组最好,不带也没关系。面试会集中于教学方法、科学培养、课程开设、本科生科研的方向。

    美国教授的工资一般都是9个月,平均分成12个月发放,缺的三个月是暑假期间。

    重科研的R1学校因为要求教授有科研资金,所以夏天三个月等同于教授用科研资金给自己补上的纯科研时间,没有教学任务;

    重教学的非R1学校夏天三个月也没有教学任务,时间上更加自由。教授可以像R1类学校一样申请科研资金,或者申请自家学校的research funding,夏天拿着钱带本科生科研。也可以夏天不带学生,那就跟学生一样放暑假了,爱干啥干啥,免费独自科研也行,只要能完成较低的科研指标,怎么干是自己的事。

    美国教授评终身教职的标准都是三样:科研、教学、服务,但各项比例会有所差别。最终的评审之前,大部分学校都会每隔一两年内部审核一次。

    重科研的R1学校,教授每学期通常只上1门课,只要教得别离谱就行,重点是科研成果。我曾见过R1学校的教授课上的一般、服务也一般、人品更一般,但照样能拿到终身教职,因为科研项目也众多、资金雄厚。教授的科研资金批下来,学校要分走至少一半的,对能挣到钱的人,不可能不给终身教职。

    重教学的学校大有不同,教授每学期上2-3门课,教学质量必须要好,学生反馈都会在成绩发布前提交,领导和系主任也会每年或每两年听一次课。科研要求比较低,基于学科而区别对待的,但都不难满足。只是在刚入职的两三年,上的课大多是不重样的新课,一年9个月全部在备课,这个时候夏天的纯科研时间就变得尤其重要。

    这里有两个常见误区。

    1. R1类学校重科研,但并非研究院。通常学生很多,教授负责的课程会包含几个研究生的小班教学、二三十个本科生专业课、以及百十来人的入门课程。随人数递增,教学方法不尽相同,虽然教学成果要求低,但实际会影响到招收学生,以及自己的工作日常,所以仍需一定的教学能力和兴趣。

    2. 非R1类学校看似单纯地重视教学,其实同等关注面试者的科研方向,以及能给学生提供的科研机会,至少在天文领域是这样。尤其在面试过程中,不能只谈教学方法,一定要展示出自己的科研能力、能给学生的项目、以及未来科研潜力。

    上篇讲过,申请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学校从文书到一面问答再到二面聊天,要准备完全不同的两套应对内容,一则以科研为重,一则以教学为重。

    举个例子,对于重科研的学校,博士或博后带学生做科研、发论文是完美的教学经历,还能展示必要的科研advising能力,单独带过一门完整的课程是锦上添花但并非必须;

    用同样的经历申请重教学的学校时,需要把重点放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效果、学生的进步等等,而非单纯的科研成果。而且,这样的经历通常力度不足,还需要向一整个班级的学生单独负责过至少一门完整的课程。

    3.2 公立与私立

    上面提过,R1学校公立居多,非R1私立居多。同类型学校中,因为竞争太激烈的时候,无论公立还是私立,我们经常没得选,所以这项不是必要考量项目,只是附加项目。

    公立大学顾名思义是依靠政府出资的大学,实际资金可能公、私各半,这个分具体学校。

    公立大学学生人数通常比较多,各学科的入门类课程能轻易达到百十来人。以本地州内学生为主,美国人去离家很远的学校读书没国内这么常见,除了社会环境和教育理念的差别,学费也是决定因素,本州会有很大的学费优惠。

    公立大学的教授能享受州政府给的很多教育、补贴、医疗福利,比如子女上本州立大学免学费等等,还能享用州政府的科研资金。科研资金对R1的学校尤其重要,州里的科研资金申请难度远远低于NSF、NASA、proposal等等资金。

    但对我们不太友好的是,很多州政府下拨的科研资金是国籍限制,连带的本科生都只能是美国人。相比较我们的美国同事,就有点吃亏。

    私立大学规模通常更小,但有名的私立大学学生也很多。通常来说,课堂上学生人数较少,学费较贵。学生需要上很多不同领域的课程,跨专业或者双专业的情况非常普遍,与教授们的关系更近。教授们的福利取决于私立大学本身和所在的学校联盟,私立学校通常有强烈的自我历史和校训风格。

    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面试过程中都可以问下学校对科研资金的抽成,40%-60%都很常见。这个比例一般是全校统一,不能negotiate,但可以了解,帮助我们择校。

    公立与私立还有一些隐藏区别,基于我个人主观经验,分享一个我所见到的关于freedom of speech的例子,仅供参考。

    我在某私立学校读博时,隔壁系地下室的一个房间门外有天突然贴上了很多标语,比如,“Criminals and immigrants are not citizens”这种直接把移民和罪犯划等号,看似只是反移民政策,根本上说的是白种人高人一等。我那时还不太懂美国社会或校园的运作,只能当作没看到,离那个角落里的房间远一点。

    后来是一个平时安安静静的美国同学突然在slack上问起,别人有没有注意到那些标语,随后channel里大家开始讨论,决定将这件事告知学校。三天以后,海报都没有了。学校的回复是,员工思想自由,自己家里随便贴,但办公场所是学校所有,不可以贴这种海报,学校有权开除他们。

    而我在了某公立学校读博后时,本科生请了某知名白人至上组织的创办人来学校做讲座,还预定了校园上的一个fancy的大讲堂,作为参考,诺贝尔奖得主来访时就在同一个教室里做了公共讲座。

    学生反应到学校高层,学校的回复是,校园上的建筑属于state property,要包容freedom of speech。最后讲座还没开始,在楼外爆发肢体冲突,学校这时出面控场,表示因为发生了violence所以要取消讲座。

    其实,freedom of speech和教职的tenure是同样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个人对抗权威的权力,前者是保护民众之于政府,后者是为了保护教授之于学校。现在衍生成了民众彼此伤害的借口,以及教授欺压学生的保护伞,这两种衍生物笔者都经历过,读者们可能同样见识过。

    当然,上述例子并非论证私立大学优于公立,只是提供一个参考点——公立大学更容易躲在州法律后面,私立大学自主话语权比较重。至于学校是否真正能保护少数裔的利益,与公、私立没有直接的联系,完全是校方的态度和学校的风气。

    3.3 排名重要吗?

    简略的回答是,重要也不重要。主要两个决定因素,一个是自己的职业目标,另一个是自己的三观和性情。

    先讲职业规划。我个人觉得排名本身不重要,关键是排名背后意味着什么

    一个排名好的学校,意味着生源可能更优秀、科研资源可能更加丰富、能合作的教授可能更多、课程安排更合理等等。

    对于实验科研的人来说,排名好的学校更容易支持昂贵的仪器和宽敞的实验环境等等;

    对于希望培养出一流科学家的人来说,排名好的学校更容易吸引对学科感兴趣且擅长的学生。

    从这些角度,排名很重要,因为排名决定了我们未来能否成功、能否实现职业目标。一个热爱科研的人,尤其是需要实验支持的学科,可能会需要考虑跳槽,甚至多次跳槽,也是合情合理的选择。

    从另一个角度,对于热爱教学的人,排名应该不重要——这可能是我自己的bias,我会认为,教学的终极效果是能让学生低进高出,不管他们背景是怎样的,贪图生源只能说明自己教学能力不足。

    关于跳槽,这里要特别提醒,在negotiation阶段,只要条件合情合理,基本不会出现大问题,最可能出现的大问题,就是流露出这个学校是跳板的念头,offer会被撤回!!务必注意!!!

    再讲自己的三观和性情。

    Tenure-track position一个很现实的吸引力是稳定的收入,不是所有人对科研或教学有强烈的偏好,或者对于教职岗位有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那么,排名高低也是个很现实的因素。

    比如,好面子的人肯定注重排名,高排名的学校哪怕压力大了点,但一想起自己的名望和地位,就有了动力。在排名低的学校里,哪怕资源并不短缺,也总觉得别的学校更好,经常感觉烦躁,因为始终得不到真正需要的那一点,其余再好也看不到。自古以来,因不得赏识而郁郁寡欢的才子大有人在,这都是人间很正常的事。

    这个时候,排名重不重要,取决于一个人的三观和性情。没有是非对错之分,择校最关键的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自己放弃的东西可能是别人的宝贝,类比于科研上,我不在乎的数据可能是别人的课题,都是相似的道理。

    比起考虑排名,我们可能需要先明确自己在乎什么。

    最后说一个点,我们可能会同时拿到排名更好学校的non-tenure track (比如research professor, teaching professor, visiting professor…)和排名不出众的tenure-track。我所有mentors、导师、认识的教授全部认为tenure-track职位高于一切,包括在我看来很注重学校排名的教授。

    不过我个人看法是,我认识的教授都是天文领域,在相对没有这么卷的领域,也许会有别的说法,这里只把这个观点分享给读者们,关键还是2.1章节里讲的——多多询问自己专业的前辈们。

    4. 其他因素考量

    从此开始,以下篇章完全为个人主观断论,请参考特别声明,选择性阅读。经历不同看事情的角度自然不同,笔者是纯粹分享个人经历,给大家增加数据点,多提供一个看事情的角度,不是来理论对错或者说服谁的,初心只希望能真正帮助到你。

    我觉得pre-tenure工作压力很大,生活上要尽量让自己顺心舒适。每个人的三观、性情、适应能力都大有不同,所以,考量因素也会大有不同。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什么“应该”或“不应该”的成分,关键是找到与自己契合的未来。这里以自身为例,罗列一些择校的零碎考量因素。

    4.1 地理因素

    说到地理环境,有人会担心,如果学校位置比较偏远,自己又是单身,未来成家不容易,家里长辈催促得再紧一点,生活压力直线飙升。再比如,喜欢美食或逛街的朋友在美国大农村一定很绝望,最后只能不断往附近城市里跑。

    地理环境也是我个人的考量因素,但与上述例子不同,因为个人家里没什么结婚生子的压力,平时很喜欢骑马、下水、逛农场的生活,所以反而希望避开大都市。

    我更在意这个地点的纬度,作为北方人,我适应不了南方或者只是偏南方的气候,但也不希望太北,担心冬天日照太少容易精神萎靡。

    4.2 政治倾向

    我很关注当地的政治倾向,家里人则关注当地的安全程度。

    基于我非常主观的个人看法,对于极端的蓝党,我顶多认为他们与我的思路太过不同,平时不愿聊天;但对于极端的红党,我作为少数裔外国女性,会本能地心生恐惧。

    类似或者相反的偏好都没有对错之分,每个人都只能负责自己的长期身心安宁。

    总之,我非常挑学校和当地居民的关系,以及当地的政治倾向。理想情况下,学校最好是思想开放、学校领导层有少数族裔的私立,位于蓝州,最好是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这种等级的安全。

    现实肯定要更加复杂一点。

    首先,州是蓝的,不代表学校所在地域蓝的。比如,华盛顿是绝对蓝州,但蓝是因为西雅图,华盛顿州东部属于红透了的地方。

    其次,虽然那里的学校内部整体很蓝,但当地居民很红,特定系里的氛围也未必适合少数裔。我在各种campus visits的旅途上,见过很多离谱的情况,比如,离某学校10分钟车程的人家挂了非常极端的标语,或者某学校所在镇的主街上有很多粉笔写的歧视性大字,再或者,某系里几十年间有且仅有一个女性tenure教授等等。

    学校具体的情况,1) 可以通过人脉了解,比如找找身边或者同校的学生、教授有没有从那个地方毕业或长大的,2) 在campus visit上多多观察,3) 在campus visit上多多问询,问的话不要太直白地问人家的观点,但凡观点都有bias,我们可以问问一些关于学校service、outreach、师生日常的facts,比如通过了解系里教授和学生的commute方式,就能了解当地出行和安全程度。

    4.3 课程项目

    比如,我选择的学校都有已开发完全的天文类课程,我可以教入门级别的物理,不可以教量子力学、流体力学等这种我多年没有用过且不感兴趣的课程,同时,课程自由度高一点,最好有望远镜/天文台给我随便玩。

    再比如,我博士期间曾经带本科生去南非待了三个月,非常喜欢那段经历,所以希望学校能有教授可以参与的study abroad/foreign study program,让我可以定期公费带学生出去见世面,并且挖掘新的交流学校,比如国内高校等等。

    具体项目和其余考量因素因各自专业和喜好而异,笔者的经历仅供参考。

    5. 适合最重要

    刚开始申请时,我们会觉得只要有个offer就得抓住,哪有挑三拣四的空间?但后期心态会渐渐平和很多,甚至突然飘一下。尤其在经历了几个campus visits后,我们可能会出现心态的转变。

    从最开始惶惶不安地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到后期可能尚未得到明确的offer但已经确定了自己在市场中的价值,我们会真正进入双向选择的状态,会挑剔每个学校的缺点,并衡量自己日后的生活。

    我会建议提前考虑清楚什么最适合自己,这里以个人专业的教职现状作为例子。

    从天文学科角度,缺少工业界直接对口的职位,学术上也是应用价值少的“信念感”类专业,能选择天文专业,都少不了坚持钻研的热情,而且,全人类都普遍喜欢天文,导致科研和教学双重卷,某些subfield科研尤其卷。

    从学校职位角度,天文并非物理平台必修课程。有独立天文系的美国大学屈指可数,R1类的一些物理系根本没有天文方向,非R1更是如此。和一些实验类分支科学不同,天文的很多科研与其他物理方向并无合作的可能,很多学校只要招进了一两个天文教授就够了。天文又并非新兴行业,导致坑位不仅少,还得等老前辈们退休让坑位。

    简而言之,就是人多坑少,市场饱和到不行。我了解过的申请人都会同时申请R1和非R1的学校,准备两套文书,我也得到了如此的建议。

    我的建议可能与前辈不同,因为R1和非R1的教授生活是截然不同的,领域越卷,这个差别越大。就算自己不主动选,极其恶劣的求职市场也会迫使我们做出选择。

    5.1 自我定位

    热爱科研的人适合进研究机构或者R1。

    有人会以重教学为主的学校当跳板,但前两年要准备很多新课,就算拼命三个月,科研数量和成果一定做不过全职科研的postdoc。如果领域没那么卷,会有一定的flexibility,但像天文这种领域,相较于花在备课上的经历,对R1学校来说,不如指导学生科研、带学生发论文的完美经历,而且没法自由地去开会、建立人脉关系。就算做postdoc时教一门课,也是相当地浪费时间,一整学期基本什么科研也干不了。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喜欢教学,可以和postdoc老板商量guest speaker一堂课,甚至一周的课,这样也能直观地感受出上课准备要花多少时间。

    热爱上课和小班教学的人显然适合非R1,但哪怕早早打定主意要教学的孩子们也要注意,现在天文连非R1的学校都prefer postdoc experience,对科研也有要求,彻底放下是行不通的。

    我算是能拿到天文教职的最浅资历了,也有一年多的postdoc经历。我有认识的美国同学,博士期间就热爱教学,毕业后做了一年的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简称VAP,一共教了5-7门整课,教学经验满满,人也很好,结果颗粒无收。所以,在比较卷的领域里,哪怕非常热爱教学,我个人不建议做VAP纯粹积累教学数量,还是选择能教一学期课、且能指导学生论文、且能发文章的postdoc最好,强调带学生科研的优势,以及自己身兼教学、科研双重任务的能力。

    如果不知道自己明确热爱什么,那就想想自己最讨厌什么。比如一批作业就头疼,那还是少教学的好,再比如忍不了科研的isolation,那还是多跟学生互动的好。再想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更具体的,我热爱什么、擅长什么、在乎什么、厌恶什么、不能舍弃什么等等,以此来决定适合我们的是什么。

    想不明白可以先开始排错,从实践里总结;想得明白,就不要在错误的人和事上浪费人生了。

    5.2 什么时候思考定位

    基于我个人经历,我会建议这个选择不用做得太早。四年前的我对未来的规划与现在截然不同,那时的性格与现在也截然不同。只能说生死和岁月(还有疫情),足以重塑一个人的信念。过去不可追,未来不可测,我们只能专注于当下的自己。

    我的经验是,博士期间多留心点,别太偏科,给自己留个后手,像天文这种领域是铁定要做postdoc的,那postdoc期间选择更合适。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面对不适合的岗位,我们处处碰壁;面对适合的岗位,我们会信手拈来,成功和幸福的概率都大大增加。

    从眼前的申请来说,对于一个很卷的领域,不适合的学校从一开始就没必要申请,因为从第一步开始就有过剩的qualified candidates了,我们针对一个面试体研究到透,把自己的擅长和热爱展示到极致,得到offer的概率其实大于广撒网式求职。

    话虽如此,可求职的焦虑必然会驱使我们多多申请,也没关系,但要保持住心态。

    5.3 明确求职目标

    如果所有学校连一面都没给我们的机会,确实有可能是我们的问题,原因可能是文书里有red flag,也可能是自我定位、择校有问题;

    如果有了面试(尤其是campus visit)但没有拿到offer,那一定是不合适。这绝对不是自我安慰,或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找教职的过程,学校在暗我们在明,很多暗藏的条件不会写在广告里,甚至会有对方可能也没意识到的主观bias。

    举个例子,我有位同领域的美国朋友前几年非常想进某个研究机构,主观上觉得特别合适,面试也很顺利,但没有拿到offer,后来联系了几个熟人的熟人,知道了这个研究机构的理想的新人形象。我朋友跟我讲,他们想找的是“arrogant a-hole”。

    笔者要再次声明,这里的观念没有对错之分。我朋友眼中的“反派”形象在search committee看来,可能是一个自信、强势、聪明、有才干、极其优秀的“正面”的人,只不过,二者的观念天壤地别。就算我朋友得到了offer,在不适合的环境里工作,日后一定度日如年,但整个面试过程中完全没有这样的线索,只有事后想来有点蹊跷的细节而已。

    自始至终,我们求职的目的是,让真正契合我们的学校热爱我们,而不是让所有学校都喜欢我们。一个不合适自己的职位纯粹是折磨,看起来一两年时间不长,到时候再跳槽。等到度日如年的时候,就懂了什么叫永远。经济上暴富点还能幻想辞职后的人生,但学术圈哪有暴富一说。

    人能坚持下来的,是被迫经受的苦难,不是主动选择的不快乐。不要去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将别人眼中的荣光活成了自己的桎梏,得不偿失

    6. 种族和性别

    从笔者纯凭兴趣选的专业上,大致可以揣测,笔者对人类之间的破事儿真没什么兴趣。之所以要聊这种争议性的话题,是因为近期听闻了些很丧气或歧视性的观念,几年前也听到其他专业的同学类似的言论——认为种族和性别是国人找教职的根本阻碍。

    每个人的经历决定了每个人的看法,在你我眼里再正确的事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肯定(请再次重温特别声明)。在此,笔者只是希望能以我所见所闻,和过去几年的观察,给大家填一些参考点,讲讲求职普遍需要的soft skills。

    6.1 交流的能力

    与人交流的能力,是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门槛。

    我博士期间见识到美国本科生能把一张slide说上半个组会的能力,还有聚会上不间断地聊天。我们不要学他们oversell,但要学习人家的表达能力。

    我认识的成功上岸的中国师兄师姐全部很能会话,无论他们私下到底外向还是内向,但meeting和电话会议上都非常能讲,完全没有片刻的冷场,英文即便有口音,但完全能听得清楚、跟得上,声音很高扬。最关键的是有外向、可主导对话的气场。

    事实上,交流和气场对于美国人也一样。

    我先前提过我认识的一个美国同学,上过七八门课,科研经历没有我多但也挺好的,申请起步比我早很多,教学经验丰富,但最终一个offer 都没有。我们共同认识的教授分析说,我一讲话就很有热情,我同学给人太过冷静的观感,可能会被误会成不感兴趣。

    想来我作为学生,与candidate见面时,能言会道的人留给我的印象更深更好,不分种族和性别。

    当然,爱说笑也有弊端。以我的经历为例,我和一些的教授谈话时,对方慈祥大于友善,我有种被当成小孩的听感,不太把我当成平辈同事。

    只能说,普遍而言,能主导对话的人,比冷静话少的更容易先找到教职。在我们先入为主地认为肤色和性别决定了我们的求职走向之前,先想想我们用英语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否能与美国人抗衡。多讲多说多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完全可以练成。

    6.2 谈吐的气场

    气场除了内向、外向,还有自信与高傲之分。

    有的人很聪明很自信,对自己的研究和生活都很明确,接触后发现是个友善的人,第一印象却会有冷眼看人的傲慢感,仿佛自己无所不知,就是全场最优秀的。中国人有时思考多一点,话少一点,或者不太善于接对方的话头,也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这个情况在男性身上更为常见,不分哪国人。虽然可能内心软萌,但谈吐间太高冷,或话术唐突。

    想解决或者自我测试的办法很简单,我的众多mentors之一就鼓励我多问问别人“How do I come across to you? ” 看起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平时其实很少有人这样问,回答也常常出乎我们的意料。

    这个解决方法应用范围很广,本质是切实地意识到,自我定位与别人眼里的自己未必是同一个

    当然,求职也讲一个运气,也就是适合我们的学校今年是否招聘。比如我在章节4.4提到的例子,一个自信而强势的聪明人就很适合我朋友落选的天文机构,展示出傲慢感是加分项。

    只能说,普遍而言,平易近人的风格更容易找到教职。多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也有助于未来人生,不仅仅是求职而已。

    6.3 英语的应用

    举个例子,我以前开会时,经常碰到几个日本的天文学家,都略有年长,人非常好,科研也非常厉害,但他们的报告我听不懂。除了slides的风格以外,主要是英文口音太重,虽然很流利。我会点半吊子日语,听感更差,因为经常恍惚我听到的是英语还是日语。

    对比之下,我面试时见到的日本教授英文非常利落,口音是不可避免的,但我能听得非常明白,而且我的半吊子日语反而成了拉紧关系的好处了。

    我们的英语多好,既不是托福雅思分数,也不是别人评价就能定义的。在我读博的同一时期,有很宽容的人觉得我英文说得非常好,和母语人士没有区别;也有个种族+性别歧视的老教授在我做informal presentation时,只要我导师不在,不停地挑我英文的茬儿,我后来但凡有他在的场子,说话必在脑子了过一遍再讲。

    我有两个解决方法,第一个方法上篇重点分享过了,练习、录音、修改、再重复,直到我们自己听得满意为止,平时就可以多练习了。

    第二个方法是参与跟美国人同台竞争的、可在简历或面试上展示的习作或演讲。

    演讲机会很多,比如科研会议,我开会时做的报告吸引了我一直想认识的天文学家,后来成了我共同作者。再或者更容易的,美国很多大学校都有3-minute thesis contest,这种毫无压力的活动当然要参加,我读博的时候去跑个场,拿了个第一回来,直接放到简历上。

    习作的话,可能相对少一点,学术论文的问题是我们都有共同作者的反馈,而且会来来回回地精修。从英文练习和评估的角度,我可能推荐一些压力更小、更容易上手的作品,课堂essay算,但是不太方便展示。

    我只能给出我自己领域的具体例子。我在读博期间接触了美国天文科普网站Astrobite,这是个美国天文本科生都很熟悉的科普网站,建站十年都没一个作者来自中国或者东亚,都是美国华裔,就很离谱。我写了篇投名状,没想到这种志愿者席位还有竞争的,最后五十几个申请里选了十几个,记不太清了,反正在2020年成了第一个来自中国的作者。

    应用英文没有问题,并不能代表我们融入了应用英文的环境。与其直接指责别人歧视,不如先排除自己的英文障碍。毕竟,相比印度、南美、欧洲等地,东亚普遍缺少英语的训练,平时很吃亏,尤其需要能展示出来的成就和肯定。

    但好处是,这个解决方式很简单,多问多练罢了。过了语言的门槛,就能展示出我们来自多元文化的优势和民族性的美德。

    6.4 了解美国教育体制

    美国申请大学和国内高考完全不同,美国人选择学校、专业、职业规划的思路也与国内不同,如果要在美国做终身教职,需要了解这里的市场和我们未来的学生。

    美国本土自然有优势,但也没关系,只要多多咨询呗,我们身边的美国同学哪个不是在美国上的大学,根本不缺人问。

    在美国上过高中、大学也会有一定的优势,一些领域卷的厉害了,又讲究“学缘”。那我们就要意识到,以这种理由刷掉我们的学校,跟我们的观念不匹配,绝对不适合。如果一个学校凭个“学缘”就超越了对我们能力的肯定,这也是一种笔者建议赶紧跑路,根本不需要试图理解这种行为。

    6.5 Red Flags

    上面说了很多,我们也做了很多,但关于种族和性别的歧视显然依旧存在。

    我上面讲过一个挑剔我英文的教授,再举个和求职相关的例子,如果发现有哪个系/项目表面上说都招,但暗中/内部标准是只招女性、或者某个种族的人,赶紧跑路,不管我们是否符合对方的筛选标准。

    这看似占了便宜,实则是绝对的red flag。很可能是强行增加少数裔比例,让系里diversity数据很好看,进去以后我们绝对不会被平等对待。无论我们有多优秀多努力,同事始终会认为我们的个人能力不如他们。这种系里的文化和氛围有大病,进去的人可倒了大霉了。

    最后分享一个我曾听过数次的论点,“白人男性身形和态度容易有intimidating之感 ,现在如果系里找了白人男性,学生会背后议论的”。

    笔者这里不想引申讨论,只想说,很少有人觉得世间公平,确实很多事情客观不公,事关自己时,感官尤其强烈,甚至足以忽略他人的受难。一方面,不该因大家皆是如此就无视个人的主观痛苦,要给自己和他人足够的同理心;另一方面,只有更努力地得到话语权,切实地致力于改变,才有望根本性地解决歧视问题。我们能做的,是在二者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小结

    说是万字总结,其实上下两篇加在一起接近三万字了。再次感谢看到这里的读者们,尤其下篇包含了很多主观臆断,感谢读者们的包容,希望无论认同与否,都有多或少的阅读价值。

    求职的四个月间,根据自己的查阅和所有mentors的推荐,我参考了很有用的视频和书,pedagogy类别和专业领域的书就不用说了,还有presentation要注意的地方,并且重温以前看过的科普、diversity等主题的书。

    正值世界读书日,我想到此篇最好的完结方式,是给大家推荐一本无论什么专业、领域、人生阶段看完都能收益的书——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by Dr. Marshall B. Rosenberg,中文翻译为非暴力沟通。

    我几年前看了电子版,打印出来又反复重温,给自己画了重点。最开始是抱着对心理学和人际沟通的好奇,后来是在世事动荡中处理自己的心态,现在是有意识的实践。功利点说,至少在面试和negotiation前学一学沟通的艺术,长远点说,这应该是人生必看的书之一,平日里多多了解其他领域的精粹有利无弊。

    花费数日撰写的总结,也正式标记了我求职旅途的终点。希望此后在文稿和人生的新篇章里,继续与大家分享好看的、好玩的、有用的、珍惜的人间万物与世间百态。

    (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找到教职后的一点思考(下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ds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