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之行(五):礼佛

作者: 许生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7-10 22:01 被阅读56次
普陀山之行(五):礼佛

      今天雨停了,正好出门。

    那天走东北边,过大乘庵,经法雨寺,到梵音洞,至古佛洞返回。古佛洞往前还有景点,那天没来得及看,今天去。吃过早饭,出发。

      法雨寺左侧有一条山路,我们就沿着这条路走。路比较宽,全是石头铺成的台阶,不陡,路上行人稀少,只偶尔有上去或下来的一两个,也有一些善男信女三步一跪拜,上山朝佛。山不高,名曰佛顶山,海拔三百米左右。一会儿就到了山顶,山顶有座门楼,上书“佛顶山”三个字。穿过门楼行不远,有一座寺庙,是慧济禅寺,建在普陀山最高处,里面香火鼎盛。出来之后,我们寻了一条旧道从山的背面走。开始还好走,越走路面越窄,后来没有路了,我们就沿着索道柱子方向下。两旁刚栽了小花,被雨水一冲,露出了小石头和泥沙,很不好走,但也被我们走过来了。

普陀山之行(五):礼佛

    从半山腰上俯瞰,岛的东北面尽收眼底,岛很小,东北面的屿尖到我们脚底下的山势走向一览无余。环岛是茫茫无涯的海水,远处还有一些小岛,山上视野开阔,不经意间窥见了不一样的风景,心里有点偷偷的乐。到了山下,时间还早,便徒步回归。

普陀山之行(五):礼佛

      路上,我发现不论是山上还是山下,这里有很多樟树朴树和其它树木,很高大,也很古老,但树形和我们那里的树还是有点区别的。我们那儿的大树,树干一般都是笔直粗壮的,大的枝桠也是直而向上的多,这儿的树木,再怎么高大,它的树干都很短,枝桠大多是扭扭曲曲向上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估计和这儿的海风有关系,海风经常吹,使得大树枝桠不断改变生长方向,从而扭曲了。普陀梵文原为पोतलक(potalaka),汉译佛典中作“补陀洛迦”、“普陀洛迦”等。此词的本义,正如最胜子所引,是“小花树山”。前词पोत(pota)是指小型动植物(a young animal or plant),后词लक(laka)是指“冠”、“前额”(the forehead)。पोतलक这整个词可理解为多财释,即“以小树为冠(的山)”。眼睛所见,普陀山也以小灌木居多,这恰恰与它处在海之中的位置有关。

普陀山之行(五):礼佛

      下午我们逛了紫竹林。紫竹林是普陀十二景之一。紫竹的外皮是紫黑色的,竹叶是绿色。有些竹子大概是发生了变化,外皮和叶子是一样的颜色了。

        关于紫竹林,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相传观音菩萨在普陀山开辟道场,兴建佛寺禅院之时,惊动了沉睡在洞中的普陀山蛇王。这条蛇王很霸道,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势,不想让任何人染指自己的地盘。当观音菩萨知道之后,出于礼貌的考虑,就变化成一位老僧去跟蛇王借地皮建道场。蛇王当然不理会这一套,把它的身体从头到尾围住了普陀山。并且故意颤动身体,搞得普陀山全岛像地震一样地颤抖。对于观音菩萨借地皮的请求,蛇王不屑一顾,傲慢地回答,此山是我们蛇王府世居之地,我是这里当然的主人,哪有什么借地皮一说,要是知趣的话赶快离开,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普陀山之行(五):礼佛

      观音菩萨见蛇王傲慢无礼,不知深浅,不给点厉害教训一下恐怕不能醒悟。就跟蛇王发起了“挑战”,但蛇王从来没想过居然有人挑战于他,于是跟观音菩萨说,你看我围住了这个普陀山,身体一动就让普陀山颤动。观音菩萨故意说,你再围绕一圈,如果能围住,就再也不提借地皮的事。蛇王一听,没好气的告诉老僧,你好好看着,我再围一圈给你看。观音菩萨一看这蛇王上钩了。就赶快制止蛇王,说如果你围不住该怎么办?蛇王心想,它刚刚才围了一圈,就回答老僧说:如果围不住一圈,就自认倒霉,离开此地。

      既然两方都有赌注了,那么蛇王就开始围起了普陀山。但观音菩萨怎会如它意,蛇身慢慢地围山,眼看着就要首尾相接。这时观音菩萨轻轻地摇动手中的杨柳枝,说时迟,那时快,普陀山长出一块石头来。不管这蛇王如何变长,石头也跟着变大,不管怎么围就是围不起来!这下可激起了,它的怒气当场就冲着观音菩萨变化的“老僧”冲了过去,并且召唤了这一块所有的蛇一起冲过去。但观音菩萨何等功力,杨柳枝一丢就瞬间就把这些蛇逼退。但蛇王还是不放手,观音菩萨现出原身,蛇王知道自己输了。

普陀山之行(五):礼佛

      观音收起杨柳枝,笑问蛇王,该如何办?蛇王有了喘息的机会,怪叫着埋怨观音暗做手脚,要讨个说法。观音知道蛇王一旦能苟延残喘就不会服气,必须再使点儿法术,让蛇王服气。于是著萨手指巨石,教训蛇王,连普陀山的石头都不知道,还敢自称是世代海岛之主,看着,知道这石头上有一片紫竹林吗?蛇王抬头一看,紫色的巨石上长出一大片紫竹,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彻底绝望了。这块巨石山就是现在称之为紫竹林的地方。

      再往前走是南海观音庙,立有观音菩萨铜像。铜像高三十三米,其中像高十八米,莲花座高两米,三层基座高十三米。铜像是金黄色的,面朝正南方,是普陀山现代建筑中有标志性的一处地方,也是普陀山最热闹的去处。此处礼佛之人众多,但都文明敬香,礼让有序。观音大士,面向大海,救苦救难,保佑世间一切众生。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礼佛之人不会错过。

相关文章

  • 普陀山之行(五):礼佛

    今天雨停了,正好出门。 那天走东北边,过大乘庵,经法雨寺,到梵音洞,至古佛洞返回。古佛洞往前还有景点,...

  • 普陀山礼佛

    孟夏时节,下点小雨还是凉凉的,小风一吹,身子不由自主缩了一下,打个寒噤,跑进屋把外套从行李箱拿出来穿上。 叫了滴滴...

  • 《普陀山礼佛》

    普陀山之行,一念之间。 驱车12个小时再加上1个小时乘船,又破了我的历史行车记录,终于抵达普陀山。我想,所有此次之...

  • 普陀山游记

    普陀山,在我孩童时期,跟着母亲经常去的一个礼佛之地。那个时候,不谙世事的我们,只知道见佛就拜,也不知道礼佛的...

  • 《普陀山礼佛》 - 草稿

    普陀山之行,一念之间。 驱车12个小时再加上1个小时乘船,又破了我的历史行车记录,终于抵达普陀山。我想,所有此次之...

  • 普陀山礼佛之旅随想

    在我们的生活里,佛总或近或远的存在着,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佛的思想总会在某种程度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小时...

  • 子丘五律 | 登佛顶山望东海【平水韵】兼谈格律诗中间两联的写作

    3月底4月初,子丘开始了为期8天的“浙江之行”。4月1日早晨到达普陀山,2日早晨登上普陀山最高峰——佛顶山,看到茫...

  • @所有人,这才是母亲节送礼正确的打开方式!

    5·14母亲节当天和信丰田送豪礼 购车即送“普陀山礼佛两日游” 世界那么大 赶紧带妈妈去看看吧

  • 去普陀山拜观音菩萨,你认为的规矩很多都是谣言

    每天去普陀山拜观音菩萨的人,可以说是人山人海。可那些年普陀山礼佛好像存在着种种的规矩,让人想去又不敢去。那都有哪些...

  • 普陀山礼佛要注意什么?

    如果大家要求愿,一定要告诉菩萨自己叫什么名字,出生地点和时间,然后把自己的心愿告诉菩萨。 普陀山的庙很多,一定要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普陀山之行(五):礼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ec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