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孟子》(十三)尽心上篇6——君子有三乐①:原文注释3

《孟子》(十三)尽心上篇6——君子有三乐①:原文注释3

作者: 知非非非 | 来源:发表于2024-02-17 23:11 被阅读0次

【原文】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fèn)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suì)然①,见(xiàn)于面、盎于背②、施(yì)于四体③,四体不言而喻。”

【译文】

孟子说:“广大的土地与众多的百姓,是君子所想要的,但是他的快乐不在这里;站立在天下的中央,安定四海之内的百姓,君子乐于做到如此,但是他的本性并不表现在这里。君子所拥有的本性即使理想完全实现,也不会增加一点,即使穷困隐居起来,也不会减少一点,这是由于本分已经确定的缘故。君子所拥有的本性,仁、义、礼、智都根植在心中,它们产生的气色是纯和温润的,显现在脸上,洋溢在背上,延伸到四肢,四肢不必等他吩咐就明白该怎么做了。”

【注】

①睟(suì)然:清和润泽的样子。

②盎:充盈。

③施:延及。

相关文章

  • 《孟子》感言集之140:君子有三乐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尽心章句上下》,其中对“君子有三乐”颇有感触,君子的三大快乐,从孟子的视角看,都是一种正...

  • 《孟子》海说82:君子有三乐

    《孟子》海说82:君子有三乐 尽心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上天造物弄人,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不同,造物...

  • 经典里的修身之道:古代君子以何为乐?

    《孟子·尽心章句上》上记载,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

  • 教育知识简答题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由来 最早提出:《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但称王天...

  • [红尘国学]“君子三乐”

    文/落幕红尘 《君子有三乐》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一乐家庭幸福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 作品原...

  •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语出《孟子: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

  • 家教

    《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

  • 《孟子·尽心上》21:本分

    《孟子·尽心上》21:本分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

  • 《海说孟子》修订版106:附文(3)

    《海说孟子》修订版106:附文(3) ——回顾孟子一生的“三乐智慧”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

  • 君子的三种快乐

    《孟子》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ò)于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十三)尽心上篇6——君子有三乐①:原文注释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eh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