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今看《傅雷家书》,傅雷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名其妙的gossip (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有些新鲜的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 ',不论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我们当然不能和傅雷这样的家庭相比较,因为傅雷是享誉文坛的大翻译家,儿子傅聪是风靡世界的著名钢琴演奏家,这是一个文风卓伟的知识分子家庭;我们为什么不能和傅雷这样的家庭相比较?因为他们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儿子,都和我们有同样的家庭结构,都是一样的父母教导儿子,儿子孝敬父母。
普天之下,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离不开家庭的牵绊。为人父母者,都需要教育子女。子女在接受家庭的教育后才能更好地接受社会的培育,然后成人成才回报父母回馈社会。
家庭教养无所谓贫富低贱高贵的环境区分,如果不注重教育,再高贵再富庶的家庭也会出现颓废之辈;如果父母有仁爱慈良之心,再贫穷再低贱的家庭,通过敦敦教诲也有可能培养出栋梁之材。
家庭教育古代指家庭中的礼法或家长对子弟进行的关于道德、礼节的教育,现代多指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子女在家庭接受的影响和教育,一个人一生初始化教育,对于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慢慢累积的结果,演化成一种个人素质,即家教。
中国人由于注重家庭,在民间有《家训诗》、《二十四孝》等故事。较为正式的还有古代学人的家训集。经常以姓氏做为家训名称,如著名的《颜氏家训》就是北齐颜之推所传给子孙的,现代人则多以《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为范本。
今日中国的家庭教育,基本上还是由长辈传授家中的经验、人生的历程给晚辈学习。
父亲算是初通文墨之人,对礼仪道德有些许了解。但后来囿于生活的艰辛和视野的狭隘,只能以他浅薄甚至肤浅的自我经历教育我们。甚至,父亲会把生活赋予他的无情和命运给他残酷的击打,都变本加厉地潜移默化转化给我们。
于是,我们学会了在饥寒交迫中求生的本领,加强了在遭受苦难时保护自身的本能,提高了不断改变自己生活质量的能力,但是我们却变得越来越市侩、自私、贪婪。
我的胸怀也渐渐变得狭隘,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任何人任何事都以利益第一。如果自己处于劣势,不是拼命去争夺,就是怨天疑人。我甚至比父亲还刚愎暴戾。在这个越来越开放的世界,我却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越来越保守。囿于狭窄的环境而不自知前路已经越行越狭,居然还洋洋得意地为所欲为。
父亲正好是一面镜子,我不能再从他身上吸收前进的养份,但从他身上看到我的缺陷。父亲没有能力把我培养成栋梁,我身上的劣根性却不能再传递给我的下辈。
有人说“一代人可造就富翁,三代人才能熏陶出绅士”。今天的我能做好的,就是把我自己身上发现的劣迹彻底去除,把能和这个世界融和的东西,凝炼成符合社会发展的家庭教养,传承给后辈,让他们成为对世界有贡献的人,这才是我这段时间和在父亲相处以来最大的收获。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86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