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社交电商:阶段重构,巨头的非平行战场 3
二、YouTube 社交电商
作为家喻户晓的UGC视频社区,YouTube平台方、KOL、广告主、品牌方、平台间三者之间的循环在自然形成、平台干预下趋于成熟形态。2018年,收入超过六位数的YouTube频道数量增长了40%以上;2019年,YouTube越发在成为影响力营销、社交电商中的标杆案例。
早前,为粉丝数较高的Up主推行会员制,并与衍生品销售平台Teespring合作,帮助粉丝数超过一万的Up主开展衍生品销售业务,在视频正下方“衍生货架”(Merch Shelf)上,提供t恤、帽子、手机壳等20多种的衍生品,供粉丝购买;这一功能也首次将YouTube打造成可供购物的平台。
例如,《小蜘蛛卢卡斯》的创作者推出主角小蜘蛛的衍生品,并在短短18天内售出了6万多份,利润超过100万美元的利润。
KOL带货在YouTube美妆、消费科技、儿童玩具社区尤为盛行,事实上,纵观YouTube 所有UGC, 最受欢迎的类别一定包括产品测评、“开箱”、购物分享,让视频观看本身带有极大“种草”的属性;不过,即便KOL带货盛行,仍存在一定的不可控问题,虽然全新的购物功能与KOL营销并不相悖,但为更广泛的非KOL内容素材提供了全新的商业化可能。
过去,视频中商品推荐,只是以描述栏中附带商品链接的方式进行推广,用户需从原先页面跳转,对于用户体验干扰性较大,按照谷歌营销大会上拟定的计划,新的购物功能和广告呈现形式是在视频下方加入相关商品信息小框,点击即可直接购买;
同时,就谷歌购物为用户全新推出的个性化主页而言,平台将让观众按照自己喜欢的品牌、所需功能对产品进行筛选,并便于观众统一阅读产品评论和观看视频,谷歌举例说“如果你想买一套新的耳机,可以在购物页面输出“无线”或“索尼”等关键词筛选。
与Instagram的图片为主的可购物标签嵌入不同,以动态视频为主要内容的YouTube还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更具沉浸式、交互感,场景匹配更灵活的电商功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