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
1)深呼吸——缓解急促的呼吸,紧张、生气、焦虑时的自我调节,打起精神和彻底放松的好方式。
2)腹式呼吸——瑜伽中一种基本呼吸法,关注一呼一吸中找到身体的感知能力,把飞速运转的大脑制动下来,专注活在当下。
2.饮食
1)早饭一定要吃。
2)选择低脂高蛋白食物(蔬菜、谷物类复杂碳水化合物):能效高,能够提供稳定血糖。
3)定期进餐,两餐间加餐(坚果等低血糖食物),少食多餐。
4)食量限定:不饿也不撑
3.喝水
定期喝水,补充体内水分,让肌肉更好地发挥作用,防止血黏度增高。
4.恢复
找到能让自己能从工作和生活中短暂抽离、享受到放松的方式,短暂滋养中恢复精力。
寻找到这种仪式,发展为习惯。
5.锻炼
超出舒适区的锻炼,通过短期的全力以赴与休息交替进行的间歇训练,让身体免疫力变得更强,精力更充沛。
6.睡眠
早睡早起,白天高强度工作中穿插小睡(30分钟以内)。
7.脉动
短日节奏:90-120分钟为一个周期,规律性的负责我们的机敏性。将短日节奏与精力转变联系起来。
8.自诊
精力不济的原因要从4方面因素着手,好好审视、记录自己每日精力消耗,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9.改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做好心理准备,任何好习惯的培养都需要刻意练习。起初需要更多意志力和注意力,会有间断反复,要允许自己短期犯错,重视长期坚持不间断。
10.任何改变都离不开微习惯的理论支撑,我们一起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