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桂马赛后的第四天,15日,在慢跑到5~8k时发现右腿得了髂胫束综合症,按照之前的学习,调整了训练计划。加强肌肉拉伸和按摩,增加臀中肌力量训练,跑步减量减强度。
11月25日,百马半程,状态良好,132完赛,创造半马PB,平均配速424,比赛前后髂胫束都没发现问题。
12月9日,广马,25~30k,不知什么原因,飞马35让我滑跑了5k,当时整个人都在努力调整身体的平衡稳定,心头也飞过一丝担忧,膝盖不稳,髂胫束怕是麻烦。结果完赛后走到拉升区就开始猛的一下疼痛起来。
按之前的方法继续训练。12月23日,黄埔二期,这次是在30k时发作,当时是突然停下来补给喝水,走了两步就立即感觉右腿膝盖疼痛,最后黄埔是降低配速完赛。
不过,在这两个月的比赛乃至训练实践中,都发现一个疑惑点,就是跑步强度问题,跑得越慢越痛,反而很快上配速的还能跑很久,甚至还出现了用6分30秒的配速热身跑2k都跑不下去,居然能用4分左右的配速完成5组间歇跑……
一顿百度又把这篇老视频翻出来,http://m.open.163.com/movie?plid=M6UVR31IR&rid=M6V0ANDHP
然后才发现最后面的训练内容当时居然没仔细看。
下面重新整理一下髂胫束综合症的防治康复:1、拉伸。
2、按摩放松。
3、臀中肌力量训练。
4、要进行类似于间歇跑的高强度跑而不是低强度慢跑。最后这点是这两个月实践疑惑点。
按本人的实践,这种高强度配速只要不低于M上限,基本可以避免跑动中出现疼痛,至于这种高强度跑跑多少合适,就还需要实践验证了。目前按本人的看法,给出如下意见:
1、充分动态热身后,尝试用M配速进行跑步不少于15分钟,如果髂胫束不痛,今后的训练就可以采用这一配速作为训练下限,过程中如果疼痛,就提高配速,直到找到跑动中不感到髂胫束疼痛的配速。
2、如果是M配速,今后训练多以M配速进行,每次控制在30~60分钟,如果达到T配速,那就20~30分钟,如果要达到I配速,就只好练间歇跑了。训练的量要比之前的量要先减少50%进行训练。观察训练后身体表现,无异常无加剧,就可以按10%原则增量。
网友评论